环节间浓墨重彩,让课堂精彩纷呈论文_郑三春

——《等腰三角形复习》的案例对比与反思

郑三春 浙江省瑞安市鲍田中学 325200

一、案例背景

平常我们上课时会关注教学环节间的设计,特别是公开课或参加比赛的课,更是力求能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若能承上启下又能很顺畅,那更是高层次的境界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复习课,我们往往着重于思考知识如何再现梳理,又该怎样深化提高,分哪几部分达成复习目标等等,实际上复习课环节间浓墨重彩的设计能让你的课精彩纷呈,更能考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案例描述

拿自己失败的案例与优秀教师比对,旨在形成鲜明对比,从中有所收益。课题都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几何复习课《等腰三角形的复习》。复习课中基础题是不可少的,它能反映出本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如何应用和体现的。两节课都有基础题组的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对环节间衔接语的设计。一个轻描淡写,虽顺畅流利,效果却实属平常;一个浓墨重彩,看似互动呆板,生成却精彩纷呈。

1.案例:基础题组。

(1)已知:如下图,△ABC中,AB=AC,∠B=50°,则∠C=______。

(2)以下三边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_____。

A. 5cm 2cm 2cm B. 5cm 6cm 7cm

C. 4cm 4cm 8cm D. 4cm 3cm 3cm

(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厘米,另一边的长为4厘米,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变式: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5cm,10cm,则周长是______。

(4)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50°,则底角______。

变式: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150°,则底角______。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夹的角为4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

师:∠C的度数为多少?你是根据什么来求?

生:∠C=_50°,根据“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师:对(板书形成知识框架)。

……

师总结: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复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结合板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解等腰三角形的题目时,经常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下面让我们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实战演练。

于是仅通过廖廖数语,就转入下一个环节,安全,高效,不会被突发事件所干扰,课上得顺顺当当。

2.实战演练。

(1)已知:如下图,△ABC中,AB=AC, ∠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①BE=CE,试说明理由。

②过点E作MN∥BC交AB、AC分别为M、N。

A.当BM=5时,MN=______。

B.当BM=12时,MN=______。

C.猜想:BM、M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已知:如下图,△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AC分别为M、N。

①当BM=5、CN=4时,MN=______。

②猜想:BM、MN、C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案例通过五个基础题的训练,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分类讨论,并提醒学生在解等腰三角形的题目时经常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以防止掉入数学“陷阱”。由基础题组到实战演练,这两个环节间的连贯性在案例一中是体现的,内容的设计也是有层次感的,也能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感觉视角太窄,就等腰论等腰,显得太平谈。

时下我们的教学注重有效性。改变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状态,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我们探索如何有效教学的时候,别忘了考虑环节间的设计,浓墨重彩时,也能大放光彩,让你的课堂精彩纷呈。

论文作者:郑三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环节间浓墨重彩,让课堂精彩纷呈论文_郑三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