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明钊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明钊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三楼康复科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院58例肩周炎患者,取太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和经验效穴针灸,辅助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之中药汤剂调治。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3例。结论:太阳、阳明经取穴配合局部、经验效穴,辅以温经宣痹汤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中药;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142-01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风、寒、湿三邪侵袭肩部络脉而致血凝不行、气滞不通而痛,故名“肩凝症”、“汤肩风”、“冻结肩”等。以下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8例报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58例,男性19例,女性39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2.4±13.4)岁;病程1个月以内7例,1~3月7例,4~6月25例,6~12月16例,1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8.75±3.56)月;其中左侧肩周炎29例,右侧肩周炎24例,双侧5例。

1.2诊断标准

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被痛醒,但较少肿胀。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者肩臂肌肉萎缩,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外旋、后伸、后背上抬动作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不能作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X线摄片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或轻度骨质增生。

2治疗方法

2.1中药内服

温经宣痹汤组成:黄芪30g、桂枝15g、穿山龙15g、地龙15g、威灵仙20g、防风15g、乌梢蛇10g、当归15g、赤芍15g、鸡血藤10g、制川乌10g、制马钱子5g(此两位药需先煎20min,在与其它药同煎),甘草20g(凡应用乌头类药物皆加两倍量的甘草以缓其峻烈,解其毒性)。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慎起居,避风寒。中药七剂为一疗程。

2.2针灸取穴

养老、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肩髎、肩贞、肩外腧、条口、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阿是穴,针刺后接电针机20min,每日一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操作方法:选取穴位后,先将上述穴位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用2~3寸长的华佗牌针灸针快速刺入,约刺入1.5寸左右,其中养老穴直刺0.8~1寸;条口穴直刺1~1.5寸,在针刺两穴的同时,运用运动针法,协助患者做肩部旋前、旋后,环周运动。手法完毕后,连接电针机,早期用连续波、晚期用断续波强刺激共20分钟。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程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脊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结果

本组58例中,经过1~3个疗程后,治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3例。治愈者中有22例为2个疗程后痊愈;无效的3例中病程均在1年以上,且有较明显的肌肉粘连。

4讨论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是由于年老体衰,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加之感受风寒湿邪及劳累伤损等因素所致[2]。笔者认为,本病阳虚为本,痹阻为标,人身卫气乃拒邪之藩篱,其源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内能养脏腑,外能拒虚邪贼风入侵机体。若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阻滞,脉络痹塞,痹证形成。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阻痹脉络而产生顽麻、不仁、疼痛、肿胀等症;而脉络痹阻、气血瘀滞又可影响阳气的化生及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使痹症逐渐加重,缠绵难愈。

本病取太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养老配条口穴。养老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止痛效佳。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与肩部气血舒调关系密切,以郄穴养老可调节小肠经深部气血。条口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由于古人发现它具有缓解肩凝症的特殊作用,故称之为“肩凝穴”。此二穴相配,可以从整体调节太阳、阳明经气血,达到气血通畅而痛止的效果。局部近取肩髃、肩髎、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肩外腧,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运用循经取穴法、经脉证治而取合谷、手三里、曲池,可通调经络、虚补实泻。

笔者认为本证本虚标实,本虚是阳气内虚,卫外不固;标实是风寒湿邪阻滞气血,脉络不通。故以温阳通络为主,辅以活血行气。温经宣痹汤即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为法则。方中黄芪入阳明经,善于补气升阳,而除痹痛,益卫固表,可提升人体阳气;桂枝通阳止痛,阳气得温则通,血得气则行;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赤芍和营活血,鸡血藤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风通络之功,其特点是补而不滞,活而不伤。防风能发表散风、胜湿止痛;制马钱子、制川乌均善治风湿顽痹、麻木、关节肿痛,虽为毒烈制品,正确应用,则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小剂量使用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方中重用甘草,可缓解其毒性,并调和诸药。威灵仙味辛性温,为祛除上肢痹证之要药。乌梢蛇、地龙、穿山龙搜风通络,能使隐藏于经络之间的邪气得以去除。本方祛风胜湿,散寒消结,开通经络,透达关节,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

[2] 吴宇峰.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研究现状[J].中医正骨,1999,11(3):47-48.

论文作者:李明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明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