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拱棚西葫芦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葫芦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春小拱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育苗
选用早熟高产的早青杂交一代品种,亩用种250~300克。营养土由过筛的7份肥土和3份腐熟的有机肥充分混合而成,每立方米营养土加鸡粪干2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草木灰10公斤,充分混合。播种前15天铺于改良阳畦内10~12厘米厚。整平,扣膜烤畦待播。栽1亩地需用25平方米的苗床。
2月20日前浸种催芽,芽长0.2~0.4厘米时播种。播前选晴天浇足底墒水,水渗后在畦面上划10厘米见方的方格,并在格中央挖小坑,将芽子播入坑内,上盖过筛细土2厘米高小土堆。播完后再在阳畦内铺盖1厘米厚细土。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出齐苗后注意放风,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20~25℃、夜间10~15℃;定植前7~10天,进行低温锻炼,白天15~18℃、夜间8~13℃。
二、栽培技术
定植前深翻整地,亩铺施优质粗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整地后再按行距70厘米开沟,沟内集中施入鸡粪干100~150公斤、磷酸二铵、硝铵各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施后深翻沟底,使土肥充分混合。4月初,当苗达3~4叶一心时,按株距50厘米摆苗定植。随定植随插好拱棚骨架,棚高60厘米,然后浇足底墒水,盖好棚膜。定植后5~6天内不放风,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0~12℃;缓苗后开始从两边揭开薄膜放风,棚内温度白天25℃左右、夜间8~10℃。谷雨节后揭掉棚膜。
及时打杈,后期还要摘除老叶和病叶。定植后10天左右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9~10点进行。缓苗后浇缓苗水,开始缓苗。蹲至根瓜长到10~12厘米时结束,然后开始追肥浇水,5~7天浇一次。共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蹲苗结束时进行,15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每次追施硝铵20公斤。根瓜0.5公斤左右时采收,摘根瓜后3~4天可摘第二个瓜。
联系电话:0311-58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