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00
摘要:卵巢上皮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治疗效果的最佳策略。因此了解卵巢上皮癌的病因、病理类型、筛查及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病因;类型
卵巢上皮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0%-70%。由于70%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治疗效果差,平均5年生存率仅30%左右,死亡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而Ⅰ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1],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治疗效果的最佳策略。
1病因
1.1家族史及遗传因素
在所有卵巢恶性肿瘤中,约5%~10%的患者涉及遗传因素。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家族是指至少有2个一级亲属患卵巢癌,而该家族中的女性成员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高达25%~30%[2]。
1.2初潮和绝经年龄
较多的研究证实,初潮和绝经年龄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相关。较早的初潮年龄和较晚的绝经年龄可能增加患卵巢上皮性癌的危险性。
1.3生殖及内分泌因素
1.3.1妊娠次数:妊娠次数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妊娠次数越多,发生卵巢上皮性癌的危险性越低。
1.3.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随着口服避孕药使用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性作用就更加明显。
1.4饮食
高蛋白、高动物脂肪的饮食可能使患卵巢癌的危险性增加,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3]。
1.5电离辐射
X线和其他射线以及亚原子微粒的辐射可引起多种癌症。一般认为较高剂量的照射和辐射可能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病有一定作用,但放射学检查剂量的照射在病因学中的作用仍不太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病理类型
卵巢上皮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混合型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及不能分类的腺癌等。
2.1浆液性癌
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60%,约2/3为双侧肿瘤[4]。
2.2黏液性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常为单侧,约5%为双侧。
2.3子宫内膜样癌
占卵巢上皮性癌的10%~20%,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2.4透明细胞癌 占卵巢上皮性癌的3%~5%,多为单侧。
3筛查
目前妇科肿瘤医师正致力于寻找一种有效的早期筛查卵巢癌的方法。然而,现有的一些候选筛查方法还未能达到经济、简便、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要求。血清CA125由于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能成为有效的筛查方法。有一半的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并不升高。另外,一些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感染性疾病等亦会出现CA125水平的升高,造成假阳性。一些大样本研究也评估了经阴道超声在卵巢癌筛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其特异性亦不高。为了确诊所进行的侵入性操作会给假阳性妇女带来不必要的创伤,目前不推荐用CA125和经阴道超声对普通人群进行卵巢癌的筛查。
尽管普通人群妇女患卵巢癌的终身危险度仅为2%,而高危人群则高达11%~65%,这些高危因素包括:乳腺癌病史,具有一级和二级亲属的卵巢癌家族史,BRCA1和BRCA2的基因突变,以及LynchⅡ型综合征等。因此,对于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推荐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血清CA125检测的联合应用。目前,英国一个全国性的多中心家族性卵巢癌筛查研究正在进行中,以探索在高危人群中满意的筛查策略。该项前瞻性研究以每年的血清CA125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为基础,还包括每4个月收集血清样本作为回顾性的CA125或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分析[5]。
4治疗
4.1化疗
为预防发生过敏反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在用药前12小时及6小时应口服地塞米松20mg,半小时前应肌内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推注西咪替丁300mg。一般将紫杉醇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3小时,全部输完后再予顺铂或卡铂。顺铂用药前需水化。卡铂为第二代铂类抗癌药,与顺铂的疗效相当,而非血液性毒性小。
4.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腹腔内灌注放射性核素32P和全腹腔外照射治疗。由于卵巢癌具有腹腔内种植的生物学特性,使得放疗的范围必须包括一些正常组织在内,这使其很难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卵巢癌对化疗较为敏感,人们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放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4.3生物治疗
卵巢癌的生物治疗,目前以免疫治疗为主,其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与手术、化疗等联合应用,以提高卵巢癌的疗效。但是目前卵巢癌的免疫治疗大多局限于临床Ⅰ、Ⅱ期试验,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
5小结
近年来发现一些新的肿瘤标记物,如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巨噬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M-CSF、前列腺蛋白酶、骨桥蛋白和HE4蛋白等亦显示出在卵巢癌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前景[6]。当然,它们的应用还需要大样本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全面了解卵巢上皮性癌,有利于其及早发现,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宫迎迎,胡元晶.Ⅱ期及以上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3):207-209.
[2]周立香,张虹.Ⅲ期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3,41(1):41-43.
[3]姜海珍.年轻女性卵巢恶性肿瘤41例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2012.
[4]常爱民,燕纪林,刘淑梅.序贯化疗疗法治疗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4):3781-3782.
[5]柯军,路逹,成国建.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12):1495-1498.
[6]徐世强.3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11):70.
论文作者:汪桂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卵巢论文; 卵巢癌论文; 筛查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血清论文; 危险性论文; 肿瘤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