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计算机;高中;互动式教学
引言: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符合高中学生的自我表达需求并且满足学生需要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实时解决学习困惑的要求,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平等探索交流的课堂环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准确地为学生解决计算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输出并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接纳行为。在高中计算机的教学实践中准确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并且改善单方面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交流中提高学生对于课堂以及教师的认可度并且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并且学生可以在互动式的交流中主动向教师传递自己的学习困惑,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学生对课堂的接受与认可大部分情况下源于学生对授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动式的课堂得以实现,因此课堂也可以成为学生表达思想的场所,在师生的有效沟通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与交织,从而对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态有准确的把控与掌握,通过互动式的教学让教师在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教师的认可与喜爱[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动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成,为增强互动式交流在高中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学生与教师互动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课堂的开展首先要求授课教师要深入理解互动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的反馈渠道,在教学的实践中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保证互动教学的科学性实施[2] 。传统的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了,因此教师在开始互动式教学时要首先意识到课堂主体的改变,鼓励学生积极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教师要当好课堂的引导者,摒弃传统的提问教学选择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互动式的教学课堂环境的创设主要依靠教师的营造,在课堂中,学生的表达与参与是高于教师的课堂讲解过程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并且乐于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主题的选择、沟通过程的把控来保证课堂沟通的有效性,在加强师生交流的基础上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与学生互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表明了其表达思想、传达情绪的欲望较为强烈,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可以积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寻求同班同学的解答与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有助于学生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新问题,并且主动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计算机课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单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关注到自己未关注的角度与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广开言路的基础上互帮互助促进学生实现计算机能力的长足进步。
(三)学生与计算机互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不仅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还要求学生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得到个人计算机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工作的开展要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使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呈现化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科知识得到提高与进步是计算机课程开展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 生传递,利用知识的输入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课堂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互动式教学开展的目标,因此计算机课堂中应用互动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接收与输入,计算机知识的检验是以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展示为评价标准的,因此互动式的教学要关注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的课堂效果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既帮助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与肯定,提出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与计算机交流的应用策略以期改善当前的互动教学的开展困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10):56-56.
[2]刘仲鹏.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有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243-243.
论文作者:孙吉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高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