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本质规定的可变性--兼论人性论、本体论与价值观的关系_本体论论文

论人的本质规定的可变性--兼论人性论、本体论与价值观的关系_本体论论文

论人的本质规定的可变易性——兼论人的本质说、本体论和价值观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本体论论文,价值观论文,关系论文,兼论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世界上一切其他存在物不同,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然而,尽管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确地回答说:“我是人”,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确切地回答。为什么呢?因为,与世界上一切其他存在物不同,人还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存在状况,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他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使自己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也就是说,人是一种永远未完成的存在物,因此也就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

如果说“人是什么?”也就是指“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规定性”也就是指“人的本质的规定性”,那么,既然人是一种永远未完成的存在物,那也就意味着,人对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规定性的探索也不是一次定论的,它也处在未完成中;这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它具有可变易的特性。

纵观全部哲学发展史,似可发现,变易着的人的本质论呈现出三种形态。

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人的本质被规定为理性。人类出现在这个对他说来的陌生的世界上,为了求得生存,首先就要适应这个世界,而要适应这个世界,就要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性;同时,人类又并不仅仅满足于生存,他还要发展自身,即以自身的创造力去影响和作用这个世界,而要这样做,更需要认识这个世界,获得这个世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性。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人类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才要求人类不停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把认识世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人类依赖什么手段去认识世界呢?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特有的理性。理性,就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认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认识世界先从感觉开始,经由知觉形成表象,然后运用抽象思维获得概念,由此进入理性运作,在概念之间形成判断,在判断之间进行推理,最后得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二千多年来,人类的理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几乎形成了整个世界无所不包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因为此,理性成为人的本质的最早的妥当的说明,而德国古典哲学则是这种说明的最高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哲学的终结者和现代哲学的开启者,它继承了近代理性哲学的优秀成果,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能动性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自然界客观实在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论哲学。马克思发现,哲学要关注人的生活状况,唯物主义之“物”应包括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及其规律性,既然人类的现存状况呈现为异化状态,那就要改变这个社会,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那就也要积极地改变周围的自然界。依靠什么手段去改变社会和自然界呢?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具有的另一特性,即实践。实践,就是人类作用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活动。马克思还发现,不但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运用由理性所发现的关于世界的客观规律性,而且这些关于世界的客观规律性的获得也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倘若将人类的活动分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种形式,则实践活动就成为人类这两种活动的基础;因而,实践成为人的本质,成为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如果说在马克思之前理性哲学阶段,人类的理性活动在自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社会领域显得一片迷茫,那么,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阶段,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但在自然领域取得了更加巨大的成就,而且在社会领域随着唯物史现的发现,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社会改造运动,人类社会愈来愈趋向文明、富裕和人道。正因为此,实践成为人的本质的更为妥当的说明,马克思哲学就是这种说明的最高典范。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同时还内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底蕴,即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的是让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和人自身的主人,使人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个人。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马克思哲学之实践学说的目的性这一重大理论未能得到重视和彰扬,而其实践学说的手段性理论则被西方现代哲学的主客二分、主征服客模式所利用和曲解。百余年来,人类的实践活动竟呈现为如下两种状态: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界的毫无顾忌的索取和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社会的普遍富裕,而这种富裕生活不但让人日益数字化、单面化和客体化,而且也为现存社会的合理性提供了辩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哲学异军突起,提出一种关注现实人生、改善生活质量的生活哲学。那么,人类依靠什么手段去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呢?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具有的又一特性,即主体间性。所谓主体间性就是人类之间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自然界,提倡环境生态价值论,主张人类对待自然界,不但要作用、改变和索取;而且还要尊重、保护和养育;在社会领域,提倡自由和谐论,主张通过对话达到沟通和理解,以宽容的心态建立一种互相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可以看出,在当代社会,主体间性是对人的本质的十分妥当的说明,后现代哲学则是这种说明的典范代表。

由是观之,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先后提出了理性说、实践说和主体间性说。对这三种学说,首先,应当肯定,它们都具合理性。理性为人类认识世界而建立了关于世界的科学规律体系;实践为人类改造世界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富裕进步;主体间性则为维护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促使世界日益合理和人道。其次,三种学说在哲学探讨中呈现一种历时性,这就是说,在时间上出现较前的学说,其内容就显得较为单一,而在时间上后出的学说则蕴含了前一种学说,其内容就显得较为丰富。比如说,实践说包含了理性说,主体间性说则包含了理性说和实践说;它们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三者的统一更为充分地揭示了发展中的人的本质。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说似有着特殊意义。理性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强大武器,但理性活动的基础则是实践活动,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说实际上涵盖了理性说。维护现今的生活质量是当代社会的紧迫需要,而马克思的实践说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则与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说相吻合,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说实际上还延伸到后现代。从中可见,人的本质之实践说似乎具有更深层更基本的意义,只是即使如此,也不宜用实践说代替理性说和主体间性说,因为三者不但已历时性地存在,而且三者的统一,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地说明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规定性的可变易性使得哲学本体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说哲学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那么,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说明,就规定了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由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基本问题。

古、近代哲学时期,人的本质被确定为理性,而理性的功能是认识,即认识这个对人来说还显得陌生的世界,因而此时的哲学成为认识论哲学。表现在认识论哲学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之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恩格斯恰当概括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一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其第一方面说的是思维和存在谁是本质,因而是本体论问题;其第二方面说的是思维可否认识存在,因而是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由于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形成了精神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若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较为合理的观点出发,则此时的本体论就是物质本体论,而物质本体论的确立,主要着眼于(自然)存在之时间上的先在性。这一物质本体论形成于古代哲学时期,在近代哲学中得到深入说明,最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在明确说出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呈现为典型的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并使人在这一活动中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通过实践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也成为实践论哲学。表现在实践论哲学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之哲学基本问题,可称为实践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此时哲学主要解决怎样作用(和改变)世界的问题,而作用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因而哲学所研究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就转换为实践与存在的关系。比照于恩格斯的做法,实践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第一方面说的是实践与存在谁是本质,因而也是本体论问题。其第二方面说的是实践活动对人自身有何意义,因而是价值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由于实践和存在的对立,形成了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和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强调的是存在之时间上的先在性,因而其本体是在“本原”的意义上使用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而自然界(存在)的本质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揭示出来的,因而在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强调的是存在之本质的赋予性。实践本体论之本体是在“本质”的意义上使用的。

虽然马克思哲学提出了实践改造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说的价值论,但由于社会的阶级分裂和意识形态分歧,这一重要观念并未得以充分彰扬,因而现代以来,实践改造学说却演变为工具理性主义,盲目的物欲价值观占了上风,最终导致重大的实践负面后果。后现代哲学把扭转这一局面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如何扭转呢?必须从重新界定人的本质入手。后现代哲学认为,在实践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扭转实践的负面后果,就是要维护人的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所谓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就是一要维护生态平衡,二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人的本质就应被界定为主体间性,后现代哲学由此成为生活论哲学。表现在生活论哲学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之哲学基本问题,此时就转换为生活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比照于恩格斯的做法,生活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第一方面说的是生活和存在谁更根本,因而亦是本体论问题。其第二方面说的是为了确保人的正常生活,人应以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世界,因而是道德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由于生活与存在的对立,形成了传统的物欲本体论和新的生活本体论。物欲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的扭曲变形,它强调的人的活动对存在的本质性,其本体是在“本质”的意义上使用的。生活本体论强调在(人的)生活与存在的关系上,生活更根本;所谓更根本,亦即更值得关注的意思。因此,后现代哲学的生活本体论之本体是在“根本”的意义上使用的。

由是观之,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规定,可导致哲学本体论的变化。当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理性时,哲学本体论(从唯物主义的立场看)就是物质本体论,即哲学研究的本体是供人认识的客观实存的客体存在。当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实践时,哲学本体论(从马克思的立场看)就是实践本体论,即哲学研究的本体是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客体存在的实践活动。当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主体间性时,哲学本体论(从后现代哲学的立场看)就是生活本体论,即哲学研究的本体是人们为建立和维护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所持的对客体存在的道德态度。对这三种本体论,如同对待三种人的本质说一样,首先,应当肯定,它们都具合理性。物质本体论为人类的理性认识划定了确定不移的客观对象;实践本体论为人类不停地超越现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途径;生活本体论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人类自身优质生活的理论座标。其次,三种本体论又呈现出一种历时性,也就是说,在时间上出现较前的学说,其内容就是显得较为单一,而在时间上后出的学说则蕴含了前一种学说,其内容就显得较为丰富。比如说,实践本体论包含了物质本体论,生活本体论则包含了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它们之间也不是相互排斥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三者的统一也更为充分地揭示了发展中的哲学本体论。

任何哲学总要给人提供一种让人深信不移、并奉之为生活准则的思想观念;这样的思想观念就是价值观。因而,什么是价值观?其可有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即:在思想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点,养成以此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并以此观点作为判断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依据和准则。可以看出,形成固定观点是价值观的核心。然而,成为价值观核心的固定观点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必定起因于对事物(或世界)的一般看法。对事物(或世界)的一般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哲学中形成的本体论;而本体论的形成有赖于对人的本质的确定。因此,可以看出,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规定可通过形成不同的本体论而影响着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把人的本质确定为理性,形成的是物质本体论,而物质本体论必然导致真理性的价值观。物质本体论认为物质(或自然界)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实存的客体存在,因而是作为其对立面的理性(或意识)认识的对象。认识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如果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认识结论就成为真理,由此形成真理性的价值观。这种观点固定下来之后,就养成了以此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的习惯,即在看待任一问题时,总是强调它的客观实在性,看重它本身不可更移的客观规律。这种习惯随之就成为判断一切问题的标准,即在判断任一问题时,若不突出其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性,就应当给予否定。

把人的本质确定为实践,形成的是实践本体论,而实践本体论必然导致理想性的价值观。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实践活动就是人按自己的主观愿望能动地作用和改变外部世界;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存世界,总想通过主动的活动达到自己预先设想的理想世界,由此形成理想性的价值观。这种观点固定下来之后,就养成了以此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的习惯,即在看待任一问题时,总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着重人的能动活动所达到的人预先设想的理想程度。这种习惯随之就成为判断一切问题的标准,即在判断任一问题时,若不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理想性,就应当给予否定。

把人的本质确定为主体间性,形成的是生活本体论,而生活本体论必然导致道德性的价值观。生活本体论认为人的优质的日常生活是人所追求的根本。这样的生活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界成为人的生存基础和艺术欣赏的对象;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求人们之间和睦相处,通过对话达到沟通和理解,形成丰富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形成道德性的价值观。这种观点固定下来之后,就养成了以此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的习惯,即在看待任一问题时,总是强调是否顾及了人的健全的日常生活,着重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习惯随之也就成为判断一切问题的标准,即在判断任一问题时,若不突出维护人的健全的日常生活,或对生态失衡和技术理性统治持容忍态度,就应当给予否定。

由是观之,不同的人的本质规定通过不同的本体论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人的本质之理性说形成了物质本体论,从而形成了真理性的价值观:人的本质之实践说形成了实践本体论,从而形成了理想性的价值观;人的本质之主体间性说形成了生活本体论,从而形成了道德性的价值观。对这三种价值观,如同对待三种人的本质说和三种本体论一样,首先,应当肯定,它们都具合理性。真理性的价值观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想性的价值观要求人们不墨守成规,勇于超越现实,追求更富理想性的生活;道德性的价值观要求人们以道德的目光看待自然界和社会交往,力求以合睦和谐的原则来建立和维护人们优质的日常生活。其次,三种价值观又呈现一种历时性,也就是说,在时间上出现较前的学说,其内容就显得较为单一,而在时间上后出的学说则蕴含了前一种学说,其内容就显得较为丰富。它们之间也不是相互排斥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三者的统一似也更为充分地揭示了发展中的人的价值观。

概而言之,如同人是一种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存在物一样,人的本质之理性说、实践说和主体间性说,以及由人的本质引发的三种本体论和价值论也都可以说是未完成的,它们作为哲学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不仅不是认识的终结,相反,随着人类活动的无限延续,以后仍将会有新的人的本质说、本体论和价值观出现。

标签:;  ;  ;  ;  ;  ;  ;  

论人的本质规定的可变性--兼论人性论、本体论与价值观的关系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