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大连机车研究组有限公司
摘要:精益生产作为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广泛的应用于众多的生产制造企业中。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许多的企业总是无法通过精益生产产生显著的生产提升效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于精益生产的错误认知造成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生产对工艺人员的技能要求。
关键词:精益生产;工艺人员;要求
一、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
1950年,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英二对设在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的鲁奇工厂参观的基础上,得出了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不适用于日本的结论。由此丰田英二和他的助手大野耐一开始了适合日本需要的生产方式的探索与革新,这一探索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丰田创造出了三分钟更换作业法、现场改善、自动化、五个为什么、供应商重组及伙伴合作关系、拉动式生产等方式。同时,这些方式是在不断地完善中,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
2、精益生产方式的形成阶段。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确定了一个名叫“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在丹尼尔·鲁斯教授的领导下,用了五年时间对近90个汽车装配厂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在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第一次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掀起了一股学习精益生产方式的狂潮。在1996年,经过四年的“国际汽车计划”第二阶段的研究,出版了《精益思想》一书,进一步完善了精益生产的理论体系。在这个阶段,美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精益生产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主要是增加了很多IE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差异等,对精益生产的理论进行完善,使精益生产的理论更具有实用性。
3、精益生产方式的新发展阶段。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进来,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主要有:大规模定制与精益生产相结合、单元生产、及时生产、6S管理、TPM的新发展等。在这个阶段,精益思想开始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学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先后成功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行业、服务行业、民航和运输业、医疗保健行业、通信和邮政管理以及软件开发与编程等方面得到应用,这使精益生产系统更加完善。
二、精益生产的特点
1、精益生产是技工作业,人员自由移动,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实际订单的产品数量为准,减少库存,减少浪费。
2、精益生产的生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在成本意识上,按订单生产和原料准备来进行生产,成本的削减是建立在减低库存和产品在供应良种停留的时间的基础上,利用在供应链中快速流动来满足客户交货期。
3、在精益生产中,企业制造技能完备,更注重集体和团队合作,幕僚的只能仅限于职能部门且人数较少。员工拥有技能不仅需要生产产品而且还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铸造企业只有充分理解传统生产和精益生产的差别,才能进行企业的精益生产和产业改革。
二、精益生产对工艺人员的技能要求
1、树立精益生产思想
精益生产培训并不只是一线生产员工需要参与的事情,还是生产管理者需要树立并倡导的一种思想与工作态度。从生产管理者的角度培养精益思想,可以从全局与系统的角度观察发现生产过程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浪费,并予以消除,进行大规模改进运动的倡导与推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为了实现公司内部合理的传递战略目标,有效的推进精益生产,使精益生产与6西格玛相结合,将专门从事持续改进的工作人员划分为绿带(EGB)和黑带(EBB)两个等级。黑带是资深持续改进人员,主要带领绿带等精益生产人员进行深入、大中型持续改进项目,而绿带相对资历较低,但也可以独自带领团队完成局部或者短期的持续改进任务。
精益生产作为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除了公司全员的精益生产思想培养,最重要的是对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精益生产中,时间测定,浪费的判断,多能工,JIT,5S等诸多的方式与方法都需要一线员工的配合或者根据一线员工的工作方式来判断。故而在企业准备实行精益生产时,最重要的便是对一线技术生产员工的培训培养,使他们产生精益生产的思想,掌握精益生产的方法,可以识别加工、操作时的浪费,这是企业精益生产可以全面展开并可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基础。
2、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自我管理是指在缺少外部约束的条件下,为提高个人、部门、组织的绩效水平,组织成员内在表现出来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及行为。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里,员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强调的是对员工的充分授权与信任,因此,在外部监管、控制与约束相对宽松的情境下,员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精益生产得以顺利开展的客观要求。其范围大致包括:自觉加强对精益生产的理解与认同程度,提高精益思想与意识;自主学习及提高技能、沟通、协作、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自律,能够进行自我约束与激励,培养自信心,提高工作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与事项管理等。
3、培养团队精神
拉动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精益生产企业中员工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处于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团体中,事实上,在精益生产实践中,其实施的基本单元是班组,在班组内部建立各种管理小组,企业里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而几乎每一位员工也都隶属于某一个或几个团队、团队成员有着不同的背景。可见,团队精神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现实需求,是员工的必备素质之一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性、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的高效运行。
4、技术员工培训
培训一线技术生产员工精益生产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外聘专业第三方精益生产机构来公司对员工进行分批次的理论培训。主要是为了让员工们了解什么是精益生产,它的产生与应用,工具与使用方法,特别是如何辨别生产中的浪费及如何避免浪费。比如A公司的生产班组一般都是5人一班,其中一人为班长。为了避免生产受到影响,一般每次培训都是从各个班组中抽取一人进行,一个培训班的人数一般在25人左右,培训时长一天。精益生产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培训之前工人普遍对精益生产的认识是加大工作强度,安排更多的工作,经理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在通过精益生产的培训后,工人们对精益生产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抵触精益生产的推行。只有使工人们真正清晰的认识到精益生产是为了减轻工作强度的同时加大工作效率这一点,才可以将精益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真正推行下去,不然再先进有效的改进方法也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再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实际的效益。
总结:精益生产是采用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生产,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力图通过彻底排除浪费,防止过量生产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的。只有正确在企业中建立精益生产的思想,才可以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依照精益生产的眼光来看待工作,注意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并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在这一基础上,精益生产的具体管理方式和方法才可能很好的实行和贯彻下去,产生合理有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树华,鲁建厦.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邓善怡,戴良铁.精益生产变革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企业管理,2015(3)
[3]沉巩.精益多能工分析、管理及评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论文作者:刘吉川 张浩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精益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员工论文; 丰田论文; 思想论文; 企业论文; 基础上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