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形成高层次服务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高层次论文,路径论文,滨海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8)02—0063—04
一、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如今,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取代工业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现代服务
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促进作用,而且现代工业的发展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到效率驱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除了依靠广泛运用科学技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提高效率的源泉,就是提升服务业、特别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能够提供原材料采购、能源供应和产品配送服务,以促进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代金融保险业、科技信息业、文化教育等行业,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风险救助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信息通讯等行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用设施和基础条件;发展旅游业将带动餐饮、交通、商业和观光农业等行业的发展。
2.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服务
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十分稠密的地方。大量的流动人口也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化教育、舒适、娱乐等精神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步上升。城市中数量相对集中的学校、体育场馆、传媒文化设施、文化产业为城市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趣,选择多种方式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全面的后勤保障,居民可以摆脱日常琐事而专心从事本职工作。
3.优化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占地面积小和占用劳动力多等特点,现代服务业的相应发展,既能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服务,使产业之间、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又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经济或社会问题,如交通、资金、就业和环境问题等;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控制城市规模随经济的发展而无限膨胀的趋势。现代化的城市作为多功能的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其发展速度,还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都将超过第一、二产业,从而改变城市经济“工业中心型”的格局,实现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为主导,这必将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更趋软化和高效化。
4.强化和完善城市经济功能
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是在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历史名胜、宜人景致、优越地理位置等逐步形成的。城市做为区域经济中心,则不仅要适应本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本市的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而且还必须具备内外贸易、物流配送、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技和咨询等多种功能,广泛进行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及与国际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组织、协调市内外的各种经济活动,疏导和调节原材料、能源、产品、资金、人才、科技和信息等资源的流动,而这些城市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大力和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可大大增进城市与世界各地的相互了解和往来,准确掌握国际市场信息,有效引进和消化国外发达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设施和管理经验,增加出口,以更多地享受后发利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有赖于高层次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和区域经济都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各种类型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作为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朝阳型经济新区。但是作为制约和决定滨海新区在新的形势下能否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依然低度化。滨海新区多年来一直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规模小、比重低。2004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仅为29.54%,低于天津市43.20%的平均水平13.66个百分点;与京、沪、穗的60.00%,47.86%、53.03%相比,分别低30.46、18.32和23.49个百分点①。随着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战略定位,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立高层次与高质量产业结构,推动业态升级,增强滨海新区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是滨海新区地位和作用的客观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了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对我国大城市而言,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正处在加速发展期,并成为主导产业。滨海新区是后起新型经济区域,要实现服务环渤海、带动“三北”及东北亚的功能,关键取决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和多种功能的基础,它的发展程度不仅制约着经济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大小。滨海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便可以强化其经济功能。这样,不但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自身综合经济实力,而且能不断增强对环渤海及其他地区的吸引与辐射。
其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是优化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滨海新区具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和近20年的发展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现代服务业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并引起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快速向现代服务业转移,现代服务业必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可以通过发达的商贸和现代物流业,缩短工业生产周期;通过发达的金融业,加速资金周转和提供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发达的科学教育业,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发达的信息通讯业等,及时准确掌握经营信息,从而提高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第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同人们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进行的。如今居民在不断提高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对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精神享受、优越人居环境等需求大幅度增长,因而引起人们对现代服务业的强大需求。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不但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为满足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人们需要更多地学习文化,参加技术培训。为解决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等生活难题,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社区和家政服务社会化,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就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第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是健全市场体系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现代服务业的超前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业、信息通讯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对进一步繁荣商品市场,发育金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健全大城市的市场体系至关重要。此外,要健全为生产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大城市现代服务业。滨海新区拥有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和较大容量的市场,是外商投资的热点,然而,要大量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还必须创造全方位的良好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畅通无阻的道路交通、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达的金融保险、方便舒适的生活服务、高效的商品流通网络和健全的市场体系等是重要方面。
三、滨海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第一,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中心位置。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快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力,使之成为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②。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应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要逐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面向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而且要超前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要致力于提高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市场调查等产品前段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其所占服务业的比重。
第二,提升基础性服务业水平,扩展新型服务业领域。提升基础性服务业水平首先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其次,对相关的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性服务业进行改造和调整。
扩展新型服务业领域,重点是发展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与战略产业,成为推动整个现代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滨海新区发展信息服务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展览、政府采购、教育等领域普遍电子商务化。此外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其次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制造业、金融、商贸、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再次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提高全区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第三,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凸现新区服务业特色。滨海新区有不同地域、不同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不同的发展环境,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要合理布局。目前规划的总体发展布局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型地带,建设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逐步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化工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功能区。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临港产业区③。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文教、邮电通讯、信息咨询以及广告会展等现代服务行业,完善金融、技术、信息、人才等市场;继续发展商业、旅游业,繁荣商品市场。这样一个产业布局调整,有利于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公用服务事业有利于凸现新区服务业特色。发挥“双港”优势,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尽快构筑起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运输、交易与信息平台,全面发展海陆空一体化大口岸物流;构筑起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与运作空间,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物流跨国公司与国内重点物流企业投资港区,发展集临港贸易、流通加工、保税仓储与分拨配送于一体的临港物流产业;要加快天津港北疆港区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使天津港早日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要完善天津港南疆港区散货物流中心的建设,加速形成临港物流中心体系。要把天津港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这不仅有利于对天津港这一核心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充分整合滨海新区及天津周边各类优势资源、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开辟国际现代服务市场。服务外包根据供应商的地理分布划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境内外包是指承包商与发包商来自同一个国家,服务外包在国内完成。离岸外包则指承包商与发包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服务跨国完成。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发包商通常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西欧和日本,承包商则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虽然境内和离岸外包具有许多类似的属性,但境内外包更强调核心业务、规模经济等;离岸外包则主要强调成本节省、技术熟练劳动力的可用性,利用较低的生产成本来抵消较高的交易成本。在考虑是否进行离岸外包时,成本是决定性的因素。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为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快发展服务外包,扩大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利于滨海新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外商投资水平,也有利于劳务输出和提高电子商务水平,同时对发挥滨海新区比较优势,为我国“三北”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和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服务外包,滨海新区要培养一批大型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推动大的跨国公司将其外包业务转移到新区,使新区成为承接服务外包的基地。
第五,健全政府规制,加强行业管理。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处理好它与第一、二产业,与城市周边地区经济,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行业内部各经营者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等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规制体系。鉴于现代服务业具有行业多,经营单位数量大等特点,以及培育现代服务业市场的需要,对现代服务业的规制应更多采用经济手段。滨海新区要依据国家和天津市法律和经济发展战略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速度、比例,鼓励与限制发展的行业,以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市场竞争、技术引进与采用、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进行指导,并通过地方法律、法规及税率等经济杠杆贯彻实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协调、健康和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规制是通过建立健全各行业协会、行业工会实现的。现代服务业特点及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直接规制每个行业和每个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行业特点,各种经济成分、各条渠道和各种经营方式的现代服务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自发或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相应的行业组织,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自行管理和调节。
注释:
①郝寿义:滨海新区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新浪财经。
②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加快发展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访吴敬琏》光明日报2006—01—09。
③戴相龙:《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求是》2006年第21期。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现代物流业论文; 现代服务业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