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论文_翁娜丽

衡阳市南岳区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湖南 421900

【摘 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6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疼痛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程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观测指标两组间差异均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中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采用理智的方法面对疼痛感,可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创伤骨科;应用效果

创伤骨科是目前临床中急重症中的一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疼痛,这种疼痛感会伴随患者的整个治疗期,较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难以承受疼痛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以及病情恶化的问题,例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情绪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机体随之出现恶心呕吐等应激反应,这种情况不但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6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护理工作,实验进行顺利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主要内容讲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6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63岁,平均年龄为(43.7±7.29)岁;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年龄为(47.1±8.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数据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

纳入标准:创伤骨折部位位于膝关节及以下,患者无严重心肺、免疫性、感染性、血液、以及精神疾病[2]。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其家属表示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定时对患者的提问以及患肢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关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培训:为参与本次实验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明确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理念,从而更好的参与工作,为患者提供更有保障和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前,要对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病情、性格和治疗阶段等)进行了解记录,之后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评估在术后6h进行,每1h进行一次;(2)健康宣教:宣教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并对待疼痛感,并清楚认识到疼痛的危害以及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告知患者正确有效的缓解疼痛的办法,当患者的疼痛感难以忍受时可提供相应的镇痛药物,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及治疗;(3)相关护理措施:首先抱枕患者所处环境的舒适感,时刻保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处在一个适宜的程度,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可适当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避免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之后帮助患者做好正措施的缓解疼痛的措施,例如:适当的制动和正确的体位都可有效缓解疼痛感,合理的制动可有效减少局部软组织对的损伤,减轻疼痛感,抬高疼痛部位保持外展中立体不但可改善血液循环,还可消肿止痛,另外,听音乐、讲故事、有效按摩、指导想象等方法也可帮助患者转移自身注意力,放松全身肌肉艺以提升机体忍耐疼痛的能力[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程度评分(0分为无疼痛感,1-3分为轻微疼痛但对生活质量不造成影响,3-6分为中度疼痛感,轻微影响日常生活,7-9分为中度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获得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完成后,使用x±s表示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中的意义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根据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天数进行统计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表

3 讨论

创伤骨科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可能伴随着程度不同的疼痛感,疼痛感会促使患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不利于伤口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疼痛方面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因为疼痛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4],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疼痛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减轻经济压力,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本次实验通过对116创伤骨科病房中的患者进行分组开展护理工作,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对比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创伤骨科中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且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为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护士是团队的主导者,也是维护病人权利的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实际疼痛感受程度进行评估,之后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流程,让每位护理人员明确在各个阶段中自己的职责以及遇事应当采取的措施,尽可能使患者在轻微疼痛或者无痛中接受治疗,这样可有效缩短治疗所需时间,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全面性的相关知识储备,因此在实施护理模式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相关考核,让护理人员人情疼痛护理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可增加护患、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最后要向患者讲述正确对待疼痛的方法,创伤骨科可能由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患者要正确认识该疼痛,并且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才可能避免这一转变,在康复锻炼期间,促使患者多进行适当运动可保证患肢促学正常,避免肌肉萎缩坏死等情况发生[5]。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病房中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采用理智的方法面对疼痛感,可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青. 浅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2(5):509-509.

[2]袁世惠.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 医药前沿,2015,11(21):48-48.

[3]刘娟.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263-265.

[4]周新玲,热比亚姆·马尼苏. 创伤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作用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242-243.

[5]季节.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 世界中医药,2015,10(a02),1173-1174.

论文作者:翁娜丽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论文_翁娜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