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为中日关系的更加成熟和稳定而努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日关系论文,成熟论文,努力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至今已有25年。回顾这25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影响中日关系的基本要素大致有三,即:1)政治及安全因素;2)民间友好运动;3)经济交流。根据这三项要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可以看到25年来的中日关系跨越了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两个时期即: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三个阶段即: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深入剖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日关系的特点,对于总结处理中日关系的经验,增强把握中日关系未来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
70年代是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阶段。中日两国能在70年代实现关系正常化,并非偶然,是因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三大要素都出现了有利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变化或发展。
1.就政治及安全保障上的战略考虑而言,由于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渐呈领先态势,美国为强化其战略地位,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使追随美国外交路线的日本,被迫调整中日关系。
战后,日本政府决定利用当时东西方的对立和矛盾,依靠美国的保护和支持,实现日本的所谓复兴。为此,日本政府秉承美国意志,于1952年与台湾蒋介石当局缔结所谓《日华和约》,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采取不承认和敌视态度,使中日两国失去了正常交往的可能。
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日本政府对中国方面的努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未采取合作态度,这种状况直到70年代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发表了《上海公报》。阻隔中美正常交往的冰山解冻,两国开始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当时日本执行的基本上仍然是吉田茂时期的低姿态外交路线,即重经济、轻军备,追随美国的世界战略,以换取日本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尼克松访华后,出任首相的田中立即将中日关系正常化问题提上了议程。1972年9月29日日本政府在北京与中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日邦交正常化。6年之后,即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又签定了和平友好条约。这表明当时日本发展中日关系确实包含有适应美国世界战略的变化、联华以遏制苏联扩张的要求,这成为中日两国在70年代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基础。
2.中日民间的长期友好来往,使中日两国在70年代实现关系正常化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
中日间之所以在国家关系不正常的状态下,能保持长期的民间友好来往,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中国实行了正确的对日政策。
早在1953年9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拥护和平委员会主席大山郁夫教授时便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对外侵略罪行,不仅使中国人民和远东各国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更使日本人民蒙受了空前未有的灾难。我相信日本爱好和平的人民将会记取这一历史教训,不再让日本重新军国主义化和重新对外侵略,以免日本重新蒙受比过去和现在更加深重的灾难。”这表明中国政府坚持将发动侵略战争的少数军国主义者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别开来,立足民间外交,希望通过中日两国人民的奋斗,突破美国和日本政府在中日关系中设置的障碍,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这就为中日民间的长期友好往来,打开了大门,提供了基本条件。
(2)中日两国有过二千年的友好往来历史。
早在公元前中国汉朝时期,中日间便有了交往。这种长期的友好往来,以及两国文化之间,特别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中日民众之间形成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
(3)当时的日本民众中有相当多的人在战后对日本侵略中国抱有深刻的内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对日本战俘采取了人道主义立场,宽大处理,并遣送他们回国;对战争时期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视为己出,抚养成人,愿意回国寻亲的,协助他们返回日本。两相对照,使日本有相当多的人对日本侵略中国抱有内疚,愿意推动中日友好来减轻罪责。
(4)当时的日本存在较为强大的左翼力量。
冷战时期的国际斗争带有意识形态对立的特点,当时的日本存在明显的阶级对立,共产党、社会党等日本左翼政党通过各种群众活动反对当时美国及日本政府坚持的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策。
3.中日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经济经过恢复和高速增长阶段,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在这之后,日本开始了自身经济调整,同时在发展中磁到某些困难,这些因素强化了日本经济界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要求。这些因素主要有:1)70年代初日本经济开始转变主攻方向,将60年代的主攻方向——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变为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使日本要求将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这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界发展对华关系的动力。2)1973年秋的石油危机使国际石油价格猛涨3倍,对石油进口大国日本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迫使日本不得不千方百计开辟新的石油供应源,一衣带水、而当时石油产量又正处于不断增长时期的中国,必然引起日本的注目。3)70年代美国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增长无力,导致日美贸易摩擦日益剧烈。为了缓解这种摩擦,迫使日本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这无疑是日本经济界发展对华经济关系的又一动力。
而当时的中国为了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早在50、60年代,便在周恩来总理对日贸易三原则指示下,努力发展对日经济关系。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尤其是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要求进一步增强。1978年2月16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长期贸易协定,要求在协定有效期内使中日双方输出的总金额达到100亿美元左右。
正是上述三大要素,即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中日民间友好的发展、中日经济交流的需要,构成了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其中发生主要作用的是前二项要素,而第三项要素虽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当时的中日关系中并不占居主要地位。因此,当时的中日关系基本是民众推动的,基于政治安全保障上的互有所求而形成的关系。
二
中日关系在70年代实现正常化之后,至80年代出现一个友好发展的高潮阶段,出现这个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影响中日关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出现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进一步变化。
1.在政治及安全保障领域,出现了以下变化: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广泛发展对外交流;日本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抱有自己的期望,并从这种期望出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表示支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根据这一方针,80年代中国加速了改革开放,邓小平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1]这表明中国将对外开放视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国策之一,而发展中日关系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日本了解中国政策的上述重大变化,并对此表示支持。1979年12月6日大平首相提出对中国经济协助三原则时说:“对于中国的近代化我国将尽力协助。”[2]
日本持上述立场是有其考虑的:
首先,80年代初,中国刚刚结束文化革命,经济濒于崩溃,日本很有些人担心中国克服不了自己的困难,陷入混乱,从而损害日本。
其次,冷战以来美国一直将以西方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改造世界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是追随这一战略的。日本的一部分战略家认为日本支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能够促使中国走上西方的“民主自由”道路。
再次,希望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中日经济交流,使日本获得更大的市场。
2)苏联的扩张势头更加咄咄逼人,使日本更为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
1978年12月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次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同时苏联为了抗衡美中日美系的发展,在远东大力扩充军备,特别是海上力量。这使日本更为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1980年,日本政府首次在国会宣布苏联是日本的“防卫对象国”。
3)日本外交方针开始新的转变,中日关系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上升。在此时期,日本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经济上。实力的增强,以及因担心美国与苏联争霸不力影响西方共同的战略利益,使日本在80年代对外交方针作了新的调整,日本新的外交方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改变吉田茂以来日本外交的低姿态和被动状态。
上述日本新外交方针的特点,必然改变中日关系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如果说过去日本主要是追随美国,以及从抵御苏联威胁保障日本安全角度出发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那么现在日本则是从主动与美国欧洲中国等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的扩张态势,同时谋求日本全球性的国际政治地位,力图使日本成为世界一极的角度出发处理中日关系。战略要求的提升,使中日关系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相应上升。1982年日本首相铃木指出:日本外交只有日美、日中两根支柱稳定,才能更加可靠。并认为:“中国面向何方,对西方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3]
2.在双方政府的推动下,中日民间交流更为深入广泛。
在80年代,除了原来推动中日民间交流的基本因素仍然都存在外,中日两国政府对民间交流作出了更为重视的姿态。1984年2月,中国青联、学联、中日友协联合发出邀请信,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来华参加中日青年联欢活动。中日民间交流在80年代变得更为深入广泛。
3.中日经济合作迅速发展。
在70年代努力的基础上,到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日经济合作迅速发展。首先是中日贸易额大幅增长,1972年为10.39亿美元,1980年达到89.08亿美元,1985年达到164.4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外贸总额的29%,使中国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其次是资金合作明显增长。1979年至1988年日本向中国提供三批日元贷款,共16,149亿日元。日本输出入银行还先后于1979年和1984年向我国提供了两批长期优惠的能源贷款,共10,000亿日元。1987年日本政府还以“黑字还流”的方式,向中国提供1000亿日元贷款,用于支持中国的出口企业。1981年至1991年,日本政府还向中国提供了780亿日元的无偿资金援助,主要用于医疗保健、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领域。此外,始于1982年1月,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先后在日本发行债券。
再次是日本直接对华投资扩大。198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开始扩大。至1990年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1392项,协议金额为33.13亿美元,次于香港、澳门和美国等地区及国家,而居第4位。
又次是中日技术合作有所进步。至1986年以前,日本在中国的技术贸易进口国别中一直居领先地位。
综合以上要素,可知在此期间,中日在内政外交上带战略意义的共同利益明显扩展,加上经济合作及民间交流的扩大,推动中日关系形成了友好的高潮阶段,正是在此阶段双方达成了处理中日关系的四原则,即:“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信赖,长期稳定。”
三
90年代,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1972年以来的中日关系随之开始了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影响中日关系的三大要素发生了并非完全有利于中日关系发展的变化,使这一阶段的中日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
1.中日两国在政治及安全保障上的战略考虑出现重要变化。
1)曾经作为日本主要“防卫对象国”的苏联解体,日本的安全环境大为改善。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其外交“新思维”的指导下,缓和了与美、日的关系。1990年开始,日本不再将苏联作为“防卫对象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陷入经济停滞、政治动荡的窘况,对日本的威胁更为减弱。上述变化,使曾经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促使中日关系出现友好高潮阶段的的政治基础——中日美抗御苏联对外扩张的共同要求不复存在。这必然削弱原有的中日关系。
2)中国平息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日本明显降低了对中国改革开放将改变中国政治制度的期望。
198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平息了这场政治风波。为此,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起对中国采取了所谓“制裁措施”。之后,日本政府虽然先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取消了对中国的制裁,但日本明显降低了对中国开放将改变中国政治制度的期望。
3)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正由政治大国变为经济大国;日本努力提高政治地位,正由经济大国争当政治大国。两个国势均在上升中的邻国,相互警戒感增强。
90年代,中国并未在西方的制裁之下崩溃,在经过必要的调整之后,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程度也有所提高。
同时,日本争当政治大国的活动更趋积极。日本主张应按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对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财政贡献程度来决定各国在安理会的地位。同时在军事上也出现一些新的动向,1992年6月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关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 (PKO法)和《关于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法修正案》,为日本自卫队向海外派遣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日两国作为两个国势均在上升中的邻国,相互警戒感有所加强。冷战后经过调整的日美安保关系,实际上已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未经公开宣布的防卫对象。
4)日台政治关系90年代以来明显加强
由于对华警戒心的加强,以及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需要,90年代以来,日台政治关系得到明显加强。1991年5月,日本政府作出了两个重要决定:一是日本外务省亚洲局首次向财团法人“日台交流协会”派出干部,使这一民间组织具有了官方色彩。二是允许副部长级以下的国家公务员可以不持外交官护照,以私人身份在经济及贸易等实务性问题上同台湾当局接触。其后,台湾“外交部长”钱复及“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相继被允许访日。日台政治关系得到明显加强。
5)中日之间存在着维护东亚、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要求。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关键时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国际社会加强联系。因此,中国希望和一切国家搞好关系,希望维护东亚、亚太的和平与稳定。日本是一个能源和资源主要依靠进口的国家,其市场和投资不仅在美国占有很大份额,在亚洲也大有增加,这使海上运输道路的通畅和自由贸易的维持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日本担心冷战后频发的地区冲突危机破坏支撑日本安全的上述基本要素,因此,对维护东亚、亚太的和平与稳定表示出很大的关心。
2.民间友好运动的削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在于:1)冷战之后,日本政坛趋向保守,左翼力量大为削弱,同时左翼力量的要求也与冷战时期出现了很大不同,对中日民间友好运动的推动力量远远不如冷战时期。2)日本战后一代已成长起来,这一代人对中日交恶历史缺乏切身了解,很少有日本老一代民众中所抱有的侵华内疚感。3)随着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及国际影响的扩大,“日本人又渐渐地恢复了信心。从正门赶走的民族主义,又从后门悄悄地溜了进来”。[4]以这种民族主义为基础,日本屡屡发生否认侵略的言行。4)部分民众对中国的核政策不理解,反对中国为自卫而进行极为少量的核试验。这使中日民间友好运动有所削弱。
3.中日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出现一体化趋势。
90年代,中日经济关系获长足发展,原来中日间的经济关系以贸易为主,90年代以来已发展为由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关系。
在贸易方面,1996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突破600亿美元。不仅数额增加,而且贸易结构也进一步趋向合理,过去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大宗是原油,现在中国对日出口的工业制品不断增加。同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中日贸易结构的趋向合理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加,使中国得以增加对日工业品出口;日本则因中国购买力的增强,得以向中国出口更多中国所需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在这种背景之下,中日目前相互依赖程度提高的经济合作关系日益导致经济上的一体化,中日都不仅在本国而且在两国之间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增强竞争力,扩大效益。这使联系中日关系的经济纽带空前增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冷战以后的90年代中日关系有三大特点:
1)中日之间在政治及安全领域的对立和不信任感在上升,但维护东亚、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要求趋强。
2)中日民间友好活动削弱。
3)中日经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扩大和提高。
显然,中日关系已经从70年代以政治及安全保障上的共同要求为主导的关系,转变成90年代以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关系。
如果将影响中日关系的三大基本要素视为矢量,那么可以看到在中日关系25年来的第一、第二阶段,这三个矢量基本指向一个方向,即有利于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方向。但到第三个阶段,上述矢量却分别指向了两个方向,即有利于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方向和不利于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方向。这就使中日关系的未来出现了发展和逆转两种可能。1996年,中日关系降低到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正是上述情况的反映。
在人们已习惯于以“友好”两字概括中日关系时,冷静地揭示中日关系在第三阶段的变化,指出其存在逆转的可能,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评价中日关系的现状,并采取积极对策,防止中日关系逆转,使中日关系在经过适应冷战后形势的必要调整之后,进入更加成熟和稳定的阶段。
为此,中日双方首先必须努力在政治及安全领域建立相互信任,并将维护东亚、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要求转化为两国及其他有关国家都能接受的现实政策和行动。在这方面,以下问题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1)从根本上去除“中国威胁论”的观点。
2)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如果把这种政治大国理解为对东亚、亚太、乃至世界和平承担更多和更大责任的国家,那么这样的政治大国越多越好。问题在于,日本必须取得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周边国家的信任。为此,日本应该对过去的侵略历史深刻反省。
3)日美安保关系应该严格限定为双边关系,不应包括有威胁其他国家的内容。
4)日本必须放弃与台湾发展政治关系的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符合中日两国利益,有利于东亚、亚太和平与稳定的战略选择。
5)可以由中日及其他有关国家共同考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东亚特色的多国安全机制,保障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日两国政府应更加重视中日民间友好活动。如果说,任何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发展都应得到民众的支持,那么由于中日之间有过不幸的过去,中日关系的发展就更加需要两国民众的支持。这种支持要是被削弱,中日两国政治家在处理中日关系时的选择余地将大大缩小。为了推动中日民间友好活动的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中日应重视舆论导向,实事求是地向本国民众介绍对方情况,摈弃一切歪曲历史,歪曲现状的言论。
2)在民众中倡导健康的民族自尊心,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民族优越感及民族歧视。
3)加强广大青年的交流,使双方青年了解历史、了解中日友好关系的来之不易,了解对方,加深感情,为中日关系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要十分珍惜正在顺利发展的中日经济交流,中日经济交流由50年代小规模的民间贸易,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来之不易,而且这种经济交流正在上升为中日关系的主要基础。为此,必须防止动辄以经济手段制裁对方的倾向。
注释:
[1]《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页。
[2]《原典中国现代史》第8卷第181页,岩波书店1994年12月20日第一版。
[3]1982年5月31日与赵紫阳总理的谈话。
[4]中曾根康弘等著《冷战以后》,中译本1993年7月版第117页。
标签:中日关系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中日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