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菊(贵州省息烽县中医医院551100)
【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在面瘫临床上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5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药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再加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之后,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是9359%,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是7037%,实验组的平均显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更少,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手段在面瘫的治疗中较传统中药汤药法有着显著的优势,可以加速已损坏的神经恢复,能够在临床上取得不错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药;面瘫;针灸;中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41-02
面瘫的主要症状为口眼(角)向一处偏斜,俗称眼口斜歪。中医医学认为面瘫归于“眼口歪斜”、“口僻”的范畴之内。面瘫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有发病的风险,男性的发病概率较女性稍高一些。面瘫除了会对患者的说话、饮食等日常活动等带来巨大不便,更会带给患者心理上的巨大负担。现今,人们对于健康更为追崇,对于面瘫的治疗更倾向中药中医。此次试验选取了同期于我院治疗面瘫的54例患者,对其分组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诊断确诊,来院就诊时发病均不超过一月。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为(6-67)岁,平均年龄为(3231±231)岁。病程为(1-27)天。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般数据上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牵正散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药汤的主要成分为白附子5g、僵蚕10g、全蝎5g、、枸杞子13g、何首乌16g、当归15g、黄芪15g、石菖蒲10g、郁金10g、赤芍10g、川芎20g、红花10g、桃仁10g、甘草6g,水煎至200ml服下,每天服用一剂,一个疗程为10日。实验组患者则在这基准上加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位体位,一穴四针于四透阳白,表皮和针尖呈15°,分别针刺丝竹空、攒竹、头维、上星;颊车和地仓使用阳明筋经刺法;一穴两针于两透四白,表皮和针尖亦呈15°,分别进针于目内眦、外眦05寸。手法需轻柔,力度适中。
13 观察指标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处眼睑能够自如闭合,鼻唇、口角对称排布。有效:患处眼睑的闭合排布并不对称完整。无效: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实验组27例患者中,显效例13,有效12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27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体有效率为7037%。可得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面瘫病例中较为常见的是单侧发病,其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缺血神经病变或遗传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对耳垂脉搏波检测证实了本病会导致患者的末梢血液不良循环,组织部位的缺血等临床表现[1]。
中医学术上将面瘫归位筋经病的一种,一边脸部的肌肉麻木、板滞、瘫痪,眼裂变大、额纹消失、眼睛流泪,唇鼻沟消失或者变浅。
越早对本病进行治疗,疾病的病程就越短。若病程超过了3个月,中医针灸的病程将延长,甚至致使疾病无法治愈。在中药药汤的组成成分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经络、止痉挛、并长于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止痉;赤芍药、川芎、红花、桃仁能够化瘀活血、活络通络;石菖蒲、郁金能够止痛温经、通窍理气;甘草对各种药物进行调和,能够将各种药物的效果最大化。但是由于治疗并未涉及根底的病理部分,所以中药药汤的疗效一直不甚理想[2]。而中医针灸能够对这一缺陷进行弥补,针灸疗法的原理是局部取穴的“以痛为输”治疗原则。三阳经聚集之处最为显著的部位便是脸部,因此亦足阳明经的穴位为主穴位,并对地仓按照阳明筋经循路线实施排刺,从而进一步对穴位产生刺激,更好的疏通脸部的气血、激发经络的其并对面部的神经加以营养[3]。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37%。这说明中药药汤配合中医针灸在面瘫的治疗中较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加速脸部神经的功能恢复,使患者及早痊愈。在临床上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1] 黄列英,曾缓,黄东博等.针、药、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面瘫80例临床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8):27-28.[2] 王建,石爱华,王鸿雁等.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6):124-125.[3] 曾彦,李芬田.中医综合疗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思路探讨[J].医学信息,2014,(21):408-409.[4] 冯堂银.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68例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B,2014,(8):247-247,248.
论文作者:马永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患者论文; 面瘫论文; 实验组论文; 针灸论文; 中医论文; 中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