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意义探析论文_鲁晓莉

宫颈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意义探析论文_鲁晓莉

(甘肃省临夏市妇幼保健站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护理宫颈炎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乡卫生院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68例宫颈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实行我院妇科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人性化护理后总有效率97.0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中经常规护理后总有效率76.47%,P<0.05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比较显著的效果,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宫颈炎;人性化护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192-02

宫颈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慢性宫颈炎是最主要疾病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疾病形式为宫颈糜烂[1],该疾病对女性患者日后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改变,女性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促使宫颈炎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可能会扩大病情并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护理宫颈炎患者中可以提升护理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的68例样本资料均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宫颈炎患者中选取,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为宫颈炎,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在患者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目的、护理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之后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我院日后护理工作,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为两组,组数为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4岁,中位年龄(36.35±3.25)岁,其中未婚患者16例,已婚女性18例;参照组患者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3岁,中位年龄(35.69±4.65)岁,其中未婚患者15例,已婚女性19例。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包括年龄、婚史等在内的基础资料发现组间数据差异并不显著,P>0.05,统计学不存在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我院妇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术前护理,在正式治疗之前患者经常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详细阐述治疗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来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以成功案例法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中护理,护理人员以动作、眼神等来鼓舞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强患者信心,降低术中患者痛苦感。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询问患者身体情况,让患者保持充足睡眠,术后需要保持阴道清洁,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不可进行性生活,每天温水冲洗阴道,防止疾病复发,并且在谨遵医嘱下使用抗菌药物,大约服用3~5天,密切观察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若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隐私保护,因患者发病位置比较特殊,不少患者都是未婚女性,需要对其进行隐私保护,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因患者发病位置特殊,患者不能充分认识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法,不少患者会发生负面情绪以及心理压力,担心疾病恶化、术中疼痛、术后生育能力以及性生活,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阐述治疗流程以及原理,告知患者LEEP、微波治疗等不会对术后生活造成影响,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经护理后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均消失,且宫颈完全恢复,宫颈表面光滑,不存在残留病灶判定为显效;经护理后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所有改善,宫颈基本恢复,病灶大部分消失判定为有效;经护理后患者临床体征、症状以及宫颈处病灶均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收集的68例宫颈炎患者所有临床资料,采取率(%)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并且实施卡方检验,当差异显著且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经人性化护理后出现1例无效,10例好转,23例显效,总有效例数33例,总有效率97.05%,参照组患者中经常规护理后出现8例无效,10例好转,16例显效,总有效例数26例,总有效率76.47%,P<0.05,χ2=6.275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宫颈炎发病率朝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及年轻化方向发展,大部分女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宫颈炎是常见的、复杂的女性疾病,也被叫做宫颈糜烂,是因麟状上皮细胞发生脱落促使脱落面出现不成熟麟状上皮引发糜烂。白带异常多、带血丝白带、子宫内出血以及严重的痛经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后若予以早期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2]。

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等也可以预防发生疾病,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及时预防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尽可能少使用避孕药等都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人性化护理是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新型护理干预形式,从多方面给予患者护理,以便于能够获得最佳的临床护理效果,从护理人员角度而言,需要提升护理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临床工作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之间交流沟通的力度,构建良好关系,降低发生医疗事件的几率,同时为患者详细讲述有关疾病的知识,以成功案例法来提升患者配合度[3]。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在护理宫颈炎患者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4]。

【参考文献】

[1]崔久琴.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55-256.

[2]丁菊.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14):95-96.

[3]崔丽文.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合理运用[J].医药前沿,2016(4):274-274.

[4]蔡新郁.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26-1527.

论文作者:鲁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宫颈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意义探析论文_鲁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