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论文_刘昀 宋保国

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 455000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会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差异化 教学模式

一、前言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信息技术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采用的教学模式非常有限,随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因此,一线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并借鉴一些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是迫在眉睫之事。作者希望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三个角度分析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

二、研究现状

1.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实现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目标。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一直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在美国信息化教育中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在英国首次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化教育是在1999年的时候,它强调要采取这项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对于信息主动获取的能力。

2.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了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于课堂教学。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考查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有效地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信息化教育的服务。

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1.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异,学生学习的资源需要软硬件的结合。这对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利弊兼顾。有利的一面在于,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使用教学软件通过教师机控制学生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时,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接受到讲解信息而不受到其他学生的干扰,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全体学生共同面对一个黑版或电子白板在获取信息时来得更快捷有效。不利的因素是,想要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在课前检测每一台学生机的正常运行,软件的快速启动,减少电脑故障的发生。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教学所不需要面对的工作量。

2.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暂时没有列入考试科目,这就意味着在实际学校教育中,对于这门学科没有过高的要求。课程设置间隔时间比较长,上课频率较低。学生一周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很容易遗忘。没有有效的巩固方法很容易使得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有时还要因为各种原因面临被其他学科教师占课的情况,所以课堂教学尤为宝贵,整个教学环节的高效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实施流程。课前——课中——课后。

2.三个维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摩擦或矛盾关系;

:相互作用或媒介关系

3.详细教学环节及基本内涵

(1)课前:巩固知识储备。

(2)测评翻转学习效果(用时3分钟)。

(3)巩固重点知识(用时2分钟)。

翻转课堂是当下最流行的教育名词之一。网络时代,由于网上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为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从长远来看,翻转课堂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所谓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对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引申和发展。它与传统学习正相反,在大家分开的时候各自通过网络开展个别化、碎片式学习(接受知识),而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或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则通过分享、交流,以深化、巩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顺应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与需要,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

论文作者:刘昀 宋保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论文_刘昀 宋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