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工程建设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将城市潜藏的特点发挥出来,体现出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精神风貌。本文对试论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变化出现在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绿地规划新式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将正确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案制定出来。总的来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要想很好的予以实现,要学会改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这是现阶段城市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1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内涵
由于历史原因,绿化、绿地、城市绿地的含义演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存在分化,《标准》的条文解释中称“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规划绿地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被划分于绿化的用地面积;另一方面是指对于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的绿化区域。我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应该是指将自然原生植物以及人工植被作为自身存在的主要形态,主要功能作用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由各部分绿化用地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城市规划区的绿地规划系统的针对范围主要为属于城市规划范围内,城市规划空间管制所划定的“四区”绿地。主要工作是对相关区域的绿地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进行全面化的布局设定。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环境,以及休闲功能上的缺陷进行弥补解决,并对其今后的良好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有效推进城乡绿地统一化的进程。
2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在对城市规划区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通常来说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分析、以人为本三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对城市规划区以前呈现的原始状况展开分析并汇总,在此基础上掌握城市规划区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对城市未来的建设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并准确的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将措施工作、预测工作以及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系统分析原则: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相当于整个城市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延伸的子系统,在准确的了解和掌握该子系统的意义以及地位关系之后,才能将该子系统融入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和其他子系统的规划相结合,使绿地系统的规划更加完整,发挥出绿地系统具有的作用。以人为本原则: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绿地进行系统分类,构建多样、宜人的城市景观,充分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各项功能。
3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区中规划思路的分析
3.1多层次分析研究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对城市绿地提出了新期待。过去的绿地系统规划,重点是增加绿地面积,而不注重整体布局,由于绿地规划混乱,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要求。木当前,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绿地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去考量,进而作出整体化的分析研究。归根结底,绿地用地是土地诸多利用方式中的一种,具有三个特点,即景观性、人文性与生态性。按照绿化用地的三个特点,可将绿地系统划分为三部分,即景观型绿地、生态型绿地和游憩型绿地。而绿地系统的规划,是解放原有结构限制,更好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促进城市人文、社会与自然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体现规划的综合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的要求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传统观念指导下所开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关注的重点在于对城市绿化面积进行增加,却忽略了对城市绿地规划进行整体布局的重要意义,导致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具有的效果无法得到最完整的呈现。作为城市土地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对绿地进行规划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当以城市整体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保证针对绿地系统规划所开展研究工作的全面性。作为诸多土地利用方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绿地系统规划兼具生态性、景观性以及人文性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型、游憩型以及景观型三种类型。在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对城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以满足的基础上,保证自然、人文与社会三者的和谐、快速发展。
3.3可持续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精神风貌的主要体现,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方面,应该体现出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规划人员应该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可以与周围居民进行交流,对居民理想生活环境状态进行了解。规划人员可以将一些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可持续经济作为规划的内容,为居民的绿色生活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的可持续规划措施还有很多,相关规划人员应该多听取居民的意见,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绿地系统的规划质量。
3.4增加绿色区域布局的科学有效性和合理性
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绿地区域的问题主要来自于规划者对于城市自然空间和城市规划系统的限制因素的特点控制不足。城市管理者十分重视在城市中心建设大面积的绿地,但在城市周边地区的绿地被忽视了。此外,由于城市绿地区域规划方面是严格按照行政区划分布,绿地系统失去其完整性,合理性的空间格局。城市发展规划的进度与生态恢复周期的进展不匹配。在专项规划层面,城市绿地区域在中国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绿地数量,但其布局的合理性被忽略。同时,基于空间结构和绿地布局的要求,城市发展水平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往往被忽视。目前城市绿地区域规划实践的布局,存在的问题是在损害现有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以“填充”的方式来规划绿地,常常也出现了重复的布局模式。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城市,预算是十分紧张的,公园和绿色系统区域的建设资金往往是达不到预期要求。它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中一种负担不起的奢侈。然而,基础设施确实是作为一种必需品,不仅仅是美化市容,也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通过合理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老百姓可以更好地享受公园等绿地区域带来的健康环境,这应该是城市规划和开发成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的基本需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了绿色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在目前城市用地如此紧张的今天在城市规划区合理的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成为当前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在当前我国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绿地建设,把我国的城市建设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探讨[J].杜娟.建材与装饰.2016(01)
[2]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J].张何兴.建材与装饰.2016(02)
[3]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探讨[J].刘婕.江西建材.2016(20)
[4]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J].黄作之,马敏捷.江西建材.2015(09)
论文作者:张天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绿地论文; 城市论文; 系统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布局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区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