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霞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 年2 月-2015 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8 例进行了临床治疗研究,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的临床各项资料进行采集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造成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本身所患有糖尿病、肥胖病、贫血等因素的具体患病时间。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在58 例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较高。结论: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患者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问题的几率,使得患者的术后伤口可以更快的愈合,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96-01
在目前的妇产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问题,这种并发症的出现和术后的护理情况以及患者本身的病情情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出现也与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的手术技术有着一定的关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使得患者伤口的康复时间大大延迟,还会使得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问题,同时针对术后已经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妇产科患者,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的腹部切口可以快速的恢复。但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问题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难点防治项目,虽然在医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问题不会出现,但是相应的切口脂肪液化以及感染问题还是存在,这一并发症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使得患者的负面情绪加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本文就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 年2 月-2015 年2 月妇科科收治的58 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近3 年收治的58 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56 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 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8.5 岁左右,这58 例患者分别患有肥胖症、糖尿病以及贫血。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研究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一周后,均出现了针眼渗透以及皮下脂肪僵硬的临床表现症状,在手术刚结束的时候,患者的切口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红肿现象,而在手术一周之后,患者的切口部位会出现小面积脂肪液渗透的现象。如果在这时候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时间一长患者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脂肪液渗透问题。经检验,36 例患者腹部脂肪的厚度均在3-10cm 之间,在手术过程中,切口暴露的时间均在30-60min 范围内,就常规细菌培养的结果来看,切口呈现阴性。
1.2 方法
在对妇产科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来选取相适应的切口治疗方法。在患者进行过手术治疗之后,如果患者的腹部切口长期不能够愈合,就需要对患者切口部位的外部缝合线进行有效的拆除处理,同时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术后可以顺利的进行引流,就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切口部位附近撒上生理盐水以及双氧水,对切口附近的坏死细胞进行彻底的冲洗。
另外,为了保障新肉组织可以更快的生长出来,还需要注意对引流管内部的含有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条进行频繁的更换,在新肉芽出现后,再在切口上铺上一块高渗糖纱布,用来防止切口出现感染,在对纱布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所固定的胶带应该为蝶形的胶布,在纱布固定两天之后,需要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患者恢复的状况进行药量的增减,然后在5-10 天后,将胶布进行拆除,观察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若观察的过程中,患者的切口不但没有愈合还出现了严重的渗透问题,就需要将切口部位的外缝合线进行拆除处理,在将外缝合线拆除之后,利用生理盐水或者是双氧水对切口部位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后用纱布对切口进行有效的包扎处理。
在切口的部位适当的涂抹一些糜蛋白酶,然后在切口部位放置一块纱布,用蝶形胶带进行固定,对伤口附近的附着物进行有效的清理。在上药3-5 天之后,根据患者的切口变化情况进行换药处理,如果患者的切口出现明显的好转,可以适当的减少药量,如果切口的愈合情况并不理想,就按照原药量进行治疗,严禁随意增加药量。在换药的过程中,要采用远红外对切口部位进行照射观察,远红外的射头要对准切口的位置,并且保持适宜的距离,最佳的距离是在6-8cm 之间,每天都需要照射一次,直到切口彻底愈合才可以停止。同时还可以在治疗中采用超短波电疗技术进行治疗,每天治疗一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min,直到患者切口愈合为止。并对患者切口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全程记录。
2. 结果
该组58 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上述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其中采取常规治疗辅助高渗糖治疗患者22 例。采用糜蛋白酶治疗患者30 例,采用超短波治疗患者6 例.一期愈合患者50 例,二期愈合患者8 例,一期愈合率为86.2%;且一期愈合时间8 ~ 16d,平均(10.5±2.2)d,住院时间7—15d。
3. 讨论
妇产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针对这一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的切口处理方法来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防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对患者切口愈合造成的影响,以保障患者可以迅速的恢复健康。针对术后患者的切口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切口得到更为快速的愈合,切口的治疗效果也将提升,同时在早期的引流期间,会出现脂肪液少量流出的问题,这时需要及时对切口进行包扎处理和清洁处理,从而保障切口愈合的速度,防止后期大量脂肪液的流出,对患者切口造成的影响。妇产科手术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在对不同妇产科手术切口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切口的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
在目前的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红外线照射处理已经较为普遍,这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患者腹部的局部血液能够得到良好的供应,同时也能够使得纤维细胞可以迅速的重新生长,由于其操作简便以及治疗效果较好,因此,这种治疗技术在目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中,所应用的次数也较多,临床所起到的作用也较为突出。
该组研究中患者一期愈合率为86.2%,切口愈合时间(10.5±2.2)d,表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防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文勤.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临床诊断[J]. 当代医学.2013(27)
[2] 吴君梅, 张有新, 高岚. 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 例分析[J]. 当代医学.2013(20)
[3] 余光琼.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5 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3(12)
[4] 李慧英.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临床诊断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35)
论文作者:高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腹部论文; 脂肪论文; 妇产科论文; 手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