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区际关联与地区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制造业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4-10-1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14)06-0091-11 地区经济增长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制造业发展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制造业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制造业发展较慢的中西部地区,其经济增长水平也较慢。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差距较大已成为我国的现实国情,在区际差距过大的情形下,如何在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发展中促进经济增长,是每一位区域经济研究者极为关注的课题。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中,从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角度(即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经济增长进行解释。全要素生产率(TFP)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其组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创新等,可以用索罗余值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当全部生产要素都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仍能增加的部分。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可分析除要素投入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产业分工程度加强,区际生产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区际产业关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是否依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不得而知。将我国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衡量两地区的区际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能否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具有什么样的差别,是拉大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还是缩小了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两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侧重其核算方法的准确性,对区际关联效应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未做进一步挖掘和思考,更未将其置于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框架之下。这些不同之处正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区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利用两步回归法,从传统的要素投入生产函数模型中提取出技术残差后,区分两地区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技术进步率进行第二次回归,从而得出区际关联效应能否显著影响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对两地区经济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证模型,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是我国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根据其理论依据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地区经济增长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研究我国剔除要素投入的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的良好指标。易纲、樊纲等[1]提出了我国经济效率存在提升的四点证据,包括改革开放的制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及汇率和官方储备的变动。邓翔、李建平[2]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测算方法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地区的生产率变动进行了估计,发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紧密相关。进一步地,傅晓霞、吴利学[3]的研究认为1990年以后,要素投入对地区差距的贡献减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决定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 第二类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其理论依据包括空间集聚、地区多样化、产业集群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得文和苗建军[4]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Glaeser等[5]利用美国170个城市的1956~1987年的产业数据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表明地区竞争而不是地区垄断,地区多样化而不是地区专业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从而间接证实了不同产业之间知识溢出的重要性;王缉慈[6]提出我国发展地方产业群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产业集群内的专业供应商、转包商、熟练的劳动力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为该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力。 第三类从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地方政府及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分析,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柯善咨、郭素梅[7]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建立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检验1995~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刘伟、李绍荣[8]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增长问题,得出中国2002年以前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阻碍了农业和工业规模经济正效应的产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王新军、赖敏晖[9]利用我国197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前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饶晓辉[10]、王俏荔、唐志军[11]分别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Démurger[12]利用1985~1998年中国24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基础设施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地理位置、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基础设施的存量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以往的文献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思考。然而,我国区域经济主体较多,区际经济联系复杂,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较大。从区际联系出发,探讨区际产业关联效应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的研究在空间上可分为三个层次:(1)从省、市层面:如张亚雄、赵坤[13]利用2002年、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北京奥运会投资对北京内部、北京周边及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拉动作用。行伟波、李善同[14]利用2003~2005年中国省际产品贸易及缴纳增值税的数据,在边界效应模型中对省际贸易的本地偏好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各种模型设定下,中国省际产品贸易确实存在明显的本地偏好。(2)大区域层面:刘红光等[15]利用1997年、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定量测算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认为东部地区的出口结构,使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性产业转移,东部地区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产业模式,使得消费带动下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3)全国范围的产业层面:刘秉镰、林坦[16]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将投入产出表中制造业各行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的中间购买占制造业总投入的比重来表示物流外包率,并利用面板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顾乃华[17]应用投入产出数据,借助多层线性模型得到了提高工业投入服务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工业增加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结论。值得关注的是,石敏俊等[18]认为若一个区域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当地的最终需求,该区域的增长就体现为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若地区生产比较多地依赖区外的最终需求,则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区际贸易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若地区生产对出口贸易的依赖较深,则为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该种研究方法将区际联系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联系起来,对我们从区域间投入产出关联视角分析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启示。 我国东部地区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参与世界贸易,并依托出口、定牌加工等方式促进制造业的巨大发展,中西部地区因缺乏投资和地缘劣势,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制造业的发展关乎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与好快,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区际关联视角出发分析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既考虑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区际经济差距过大情况下的产出联动,又抓住了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重点,从而使本文在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得到对两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有益启示。 二、理论基础 本文设计两步回归法,研究区际产业关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一步,将生产要素和产出代入生产函数中,通过对生产函数的设定,得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通常意义上的技术进步率。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技术进步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区际前向和后向关联系数分别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模型估计,关注区际关联效应是否能够显著影响技术进步率。区际关联效应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即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若直接将关联系数代入生产函数中,则关联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极易受到其他生产要素(控制变量)对产出影响的干扰。 对于生产函数的设定,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rans-log生产函数)形式。这是因为,在多种形式的生产函数中:里昂惕夫生产函数(Leontief function)也叫固定比例生产函数,该函数假定资本和劳动力以不变的比例被消耗,资本和劳动力不能替代,与现实假设不符;而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本质上也来源于此,因此同样不能被选用;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建立在技术中性进步的假设基础之上,不能包容技术进步对个别要素的影响;而不变要素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假定了要素替代弹性不变,不能包容技术进步对要素替代的影响。 Trans-log生产函数采取简单的对数线性形式,对各生产要素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报酬递减不做假定,可尽量减少模型估计中的异方差、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问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生产函数的设定如下: 矩阵(I-A)的经济学意义是矩阵的每一列都说明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需要消耗的其他产品的数量,包括自身消耗的数量(正号表示产出,负号表示投入),主对角线上的数值均为正值,表示抛去自身投入的净产出,为里昂惕夫逆矩阵,设其为C,则: 将产业关联效应应用到区域之间,可分别有区际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区际产业影响力系数,区际产业感应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区域某部门为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该区域该部门为其他区域各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区际产业影响力系数是指当某区域的某产业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对其他区域各产业所产生的需求影响[18]。区际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别用RC、IC表示,其公式表达如下: 分别为R地区j产业的区际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R,S表示地区,表示R地区i产业对S地区j产业的里昂惕夫逆系数,m为地区数,n为每个地区的产业数。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自身受到的需求压力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小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强,常用于判断某产业是否是支柱产业的指标。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示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上,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表示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下游水平。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将我国分为八大区域①,将八大区域中的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京津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的东部地区。本文选取关联效应较大的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共包括9个部门,分别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中,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由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组成;纺织服装业由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组成;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由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组成;化学工业由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组成;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由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组成;机械工业由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组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组成;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由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组成。 本文使用的总产出数据来自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的总产出数据,用符号Y表示,单位为万元。 制造业各行业的就业数据来自人口与就业统计数据库,由1997年、2002年和2007的各地区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底数进行整理得来,用符号L表示,单位为万人。 制造业各行业的资本存量数据来自工业统计数据库,由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各地区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进行整理得来,用符号K表示,单位为万元。 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和后向关联系数由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整理计算而来,分别用符号RC、IC表示,单位为1。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利用三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八大区域各制造业部门的区际产业关联系数,将其表示为柱形图(如图1至图16)。 图1 东北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2 东北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1可知,东北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较大,表明该地区受到其他区域各部门生产的需求感应程度较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在1997~2002年间由近似于0.5上升到1.5以上,这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改革现代化生产,提高该部门生产效率造成的。其余制造业部门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均小于1,纺织服装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系数值远小于0.5,进一步证实了东北地区在重工业经济方面的优势和在轻工业发展方面的弱势。 由图2可知,东北地区各制造业的区际后向关联系数在1997~2007年间波动非常大,表明东北地区还未形成稳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柱产业,东北地区各制造业部门对其他区域的后向关联效应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图3可知,京津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具有较大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且化学工业的区际感应度系数保持在2.5以上,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感应水平。京津地区的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均小于0.5(小于1)。 图3 京津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4 京津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4可知,京津地区的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在1997~2007年间均保持大于1的水平,超过社会平均水品,为京津地区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对其他区域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京津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 图5 北部沿海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6 北部沿海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5可知,北部沿海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较大,区际感应度系数保持在大于2.0的水平上,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小于0.5(小于1),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由图6可知,北部沿海地区的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后向关联系数大于1,对其他区域的产业影响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成为该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支柱产业。 由图7可知,东部沿海地区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大于1,且化学工业的感应度系数最大,处于3.5~5.5之间。该地区的食品加工及烟草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际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由图8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处于0.8~1.2之间,表明该地区大部分产业的影响力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水平附近,较为突出的是金属冶炼及制品业,该产业的区际影响力力系数在1.4~1.6之间,是该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柱产业。 由图9可知,南部沿海地区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大于1,具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区际感应程度。其中,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非常稳定,保持在2.5附近。该地区的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在1997~2007年间均小于0.5,说明该类产业所受到需求压力小,对该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小。 图7 东部沿海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8 东部沿海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图9 南部沿海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10 南部沿海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10可知,南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后向关联系数大于1,影响力系数值在1.0-2.0之间,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值在1997-2002年间有较大的提升。 图11 中部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12 中部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11可知,中部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保持在2.0~3.0之间,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表明其他区域各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需求时,带来该地区该类产业部门2.0~3.0单位产出增加。除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1997年的感应度系数略大于1之外,其他制造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在1997~2007年间均小于1,绝大多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保持在0.5附近。 由图12可知,中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区际后向关联系数在1.0附近,接近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大于1,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其系数值处于1.1~1.8之间。 图13 西北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14 西北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13可知,西北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大于1,超过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其感应度系数值处于1.5~3.0之间。除了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感应度系数在2007年大于0.5之外,其余各制造业部门的区际感应度系数在1997~2007年间均小于0.5。 由图14可知,西北地区的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在1997~2007年间均处于1.0附近,接近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除了交通运输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在2002~2007年间有所飙升之外,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值在1.0~1.5之间,成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影响力水平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并未具有太大的影响力。 图15 西南地区区际前向关联系数 图16 西南地区区际后向关联系数 由图15可知,西南地区的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大于1,超过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其感应度系数值处于1.5~4.0之间,尤其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感应度系数值在1997~2007年间均大于2.5,表明该地区在金属业方面生产的巨大优势。 由图16可知,除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以外,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在1.0~1.2之间,略大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值处于1.2~1.6之间,影响力依然有限。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八大区域各制造业部门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差异较大,各制造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值最小的远小于0.5,最大的可以达到5.0;一致的是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前向关联系数均远大于1,八大区域各制造业部门的区际后向关联系数差异较小,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值在0.8~1.4范围内波动。就全国范围来看,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区际感应程度一贯地超过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在0.8~1.4之间波动,说明我国尚未在区际之间形成较为稳定且影响力较强的支柱产业。 (三)计量分析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对式(1)采取等价变形,式(2)保持不变,模型回归式设定如下: 采用Stata12.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表示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模型回归结果。由于我们选用的个体数据来自样本总体,不存在随机抽样的问题,故从数据性质上判断,不适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加入时间虚拟变量后,虚拟变量具有显著性。因此,我们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第一步回归和第二步回归中均选取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系数作为模型的估计结果。 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区际感应度系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是显著的;两地区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是不显著的。 综上,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可通过区际前向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区际后向关联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均是不显著的,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我国各区域内部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弱,本区域某产业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本地区各部门产业的需求影响较小,从而不能带来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二,描述性分析中已经提到,我国区际后向关联效应较弱,尚未在区际之间形成较有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区际后向关联效应衡量的是某地区某产业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时,对其他区域各产业所产生的需求影响。因此,当对其他区域各产业部门产生需求影响时,并不能进一步通过其他区域和本地区的区际后向关联效应,带来本地区显著的地区经济增长。对于东部地区而言,通过区际前向关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是0.11,小于中西部地区通过区际联系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0.16。因此,在通过区际前向关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存在赶超优势。 四、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可通过区际前向关联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区际后向关联效应不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量的区际关联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中西部地区在通过区际关联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赶超效应。该结论表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产业链上游的区际贸易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区际贸易中均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可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两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该结论对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产业链上游的比较优势,增强两区域在产业链上游的区际产业贸易,可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一步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原料、燃料、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部门的发展,使中西部地区产业尽可能处在区际贸易产业链的上游;增大中西部地区上游产业对区际贸易的参与程度,降低与东部地区进行贸易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当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产业链上游具有相同的比较优势时,应通过区域性优惠政策等手段使中西部地区的该类上游产业率先发展起来。 注释: ①八大区域分别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京津地区(北京、天津),北部沿海地区(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山西、江西、安徽),西北地区(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地区(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市、广西)。在考察区际关联效应时,依次将八个地区轮流作为本地区,其余7个地区作为其他地区,从而得到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关联系数。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间相关性_经济增长论文
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间相关性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