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康复科 四川 邛崃 611530)
【摘要】 目的:研究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分类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进行早期的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中风症状的减轻,且有效减少了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康复早期介入;急性缺血中风;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47-0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ccording to random classifica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basic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IHS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ecovery rate was 96%,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rate was 82%,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ignificance (P<0.05);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symptoms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damage and has good the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Effect
急性缺血中风湿由于脑部血管收到外界病毒的欺辱发生病变导致的全身或部分功能散失或偏瘫的疾病。中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较大。本文就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简单的研究,为以后临床患者的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的资料,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4.5±1.5)岁,出现偏瘫的有7例,智力障碍的有4例,口齿不清的有8例,意识不清的有6例。对照组患者25例实行常规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5±1.5)岁,其中偏瘫的有5例,智力障碍的有7例,口齿不清的有8例,意识不清的有5例。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症状种类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并进行一定的用药和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1)心理干预:子啊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由于患者可能无法自理,什么都需要家人及护理人员的照顾,因此可能会产生焦虑、失眠、愧疚感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要相信医护人员,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1]。(2)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急性缺血中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预防该疾病的发生。(3)康复指导:在患者入院后介绍医院的环境和主管医生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的相关规定,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给患者的患部进行按摩。(4)进行语言训练:对于中风的患者每天应坚持多与他说话交流,鼓励患者多叙述每天发生的事儿,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言语障碍[2]。(5)行为干预:对于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行为干预,协助患者进行日常功能的锻炼,要求和鼓励患尽量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儿,并要求进行维持功能的训练,可帮助患者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和基本生活技能。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NIHSS大于或等于4分,但不超过18分。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15.0进行计算,其中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损伤导致的疾病,常常对发病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中风可以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当患者发生中风时会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甚至昏迷,中风发生若不能及时救治,则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3]。它的病程发展在起病初2周为急性期,2周以后进入恢复期,半年以上则为后遗症期。康复指导是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在心理、身体、用药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和护理,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尽可能的恢复患者失用部位的功能,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症状[4]。
本文就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经过康复介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84.00%,两组比较差异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NIHSS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进行早期的康复介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玲,沈玮,张洪瑞.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03):369-372.
[2]周之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08(11):144-145.
[3]冯晓红,王秀云.早期针灸介入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12(04):124-127.
[4]袁明华.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06):1234-1235.
论文作者:李旭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差异论文; 功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