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岭
(河南省鹤壁市鹤煤集团总医院 河南 鹤壁 458000)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持续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持续蓝光照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持续蓝光照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普及。
【关键词】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097-02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新生儿疾病,主要因新生儿早期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导致胆红素透过脑组织导致胆红素水平上升,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也就是黄疸。黄疸的出现,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儿的智力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甚至引起患儿死亡[1]。本院对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组,旨在总结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男患儿34例,女患儿26例。日龄范围为1天到22天,平均日龄为(3.4±1.0)天。其中足月儿有37例,早产儿有23例。所有患儿经血红素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观察,临床均表现为面目、周身皮肤黏膜黄染,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胆红素在205μmol/L以上,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按照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能、血常规以及心肌酶谱检查等。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儿新鲜血浆静注,每次25毫升,或者白蛋白1g/kg,从而促使患儿机体蛋白质以及胆红素的结合,防止胆红素过多而诱发胆红素脑病。给予患儿肝药酶诱导剂口服治疗,如苯巴比妥,剂量为每天5mg/kg到10mg/kg,分成2次到3次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天到5天;同时还可以给予尼可刹米治疗,剂量为每天100mg/kg,继而促使胆红素代谢。给予患儿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治疗,剂量为每天3ml/kg到5ml/kg,继而改善酸中毒,促使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给予患儿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同时预防患儿出现缺氧、低体温以及低血糖,并对存在水肿、贫血以及心力衰竭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仪器设备选择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婴儿光疗暖箱,并将患儿置于箱内,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蓝光辐照功率控制大于500μW/cm2,控制温度在38℃以下。维持新生儿体温大约为35℃,肤温传感器精度设置为0.3℃。治疗前用黑布罩将患儿的双眼、肛门以及会阴遮盖,裸露其余部位,患儿连续接受照射治疗12小时到18小时,之后暂停8小时到12小时。
两组患儿均以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
(1)显效:患儿经治疗,皮肤黄染、面部黄染以及黏膜黄染均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
(2)有效:患儿经治疗,皮肤黄染、面部黄染以及黏膜黄染局部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有所改善。
(3)无效:患儿经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绿稀便、皮疹、发热、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x2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如下表所示:
可见,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比较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儿出现绿稀便,有2例患儿出现皮疹,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7%(5/30)。
对照组在治疗过中,有1例患儿出现腹泻,有3例患儿出现皮疹,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6/30)。
可见,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多发生在日龄在28天以下的新生儿群体,临床症状表现为黏膜、皮肤以及巩膜出现黄疸。新生儿群体因肝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肝脏的胆红素摄取量较低,未结合胆红素不断在机体累积,继而发病。新生儿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其中生理性黄疸危害性较低,会自主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大危害,病情严重还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2]。
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上,蓝光照射是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蓝光照射,新生儿机体胆红素会吸收蓝光[3],并转化为异构体,并经胆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继而降低机体胆红素水平[4]。在治疗过程中,医师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照射情况,是否照射充分,是否存在大便异常,并了解患儿胃肠道情况等,防止患儿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5]。
本院对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熊柳[6]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持续蓝光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春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78-79.
[2]陈立琼.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50-51.
[3] SARICI S U,SERDAR M A,KORKMAZ A. Incidence,course,and prediction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ar-term and term newborns[J]. Pediatrics,2013, 10(03): 775-780.
[4]刘承梅.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42-143.
[5] Maria B McNamee,Chris R Cardwell,Chris CPatterson. Neonatal jaundice is associated with a small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ACTA DIABETOLOGICA,2012,01(01):83-87.
[6]熊柳.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26):230-231.
论文作者:张步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患儿论文; 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蓝光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