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学报战略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跨世纪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与高等学校形影相随的学报,将历经20世纪而跨入新世纪。她面临的,将是一个高科技和知识化更为密集、信息化产业高速率更为迅猛、物质和精神产品更加丰富,和平和发展的新世纪。关于下世纪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出版业重要一支的连续出版物期刊——学报,在新旧世纪相交之际,面对种种新情况、新特点,应作好理论准备,认真思考跨世纪学报战略问题。
新世纪学报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出版科学技术和高校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报的性质、特征及自身发展规律,新世纪学报,将有如下四个新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资源越来越丰富。经济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蓬勃崛起,形成大潮。我国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逼近,对作为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积累的学术期刊学报,将产生深刻影响。什么是知识经济呢?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由此可见,这是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它将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因为它的发展动力直接来自知识,为促使它快速发展,人们就会竭尽全力挖掘能成为知识经济的知识资源,边缘学科、应用技术将会得到优先发展。为了使这种经济有后劲,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相应的基础理论也会得到重视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水涨船高。新知识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报以推出最新最优的科研成果为己任,知识资源的极大丰富,就有了提高学报质量的前提,也为学报增添了学术活力。学报质量提高,才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期刊之林,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二、文理渗透越来越宽深。随着实践不断的拓展和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在他们研究领域里,很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致使事件、事物发生质的变化。比如医学中的癌,就是癌细胞不可遏制地裂变,看似简单,其实这种“简单”的裂变,就是很多复杂因素互动的结果。哲社科学也是如此。比如苏联解体、东欧体系瓦解,看似简单,事实上在人物、历史、民族、社会等方面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刻复杂的互动关系。不论社科还是自科,研究得越宽越深,揭示出来的状况也就越复杂。社科与自科之间,也存在着这种互动关系。不断产生边缘学科。科学越发达,社科、自科的交叉、渗透就越宽深。比如知识经济,它呈现出来的多是科学技术,但涉及众多社科学科领域,比如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等等,最后归宿是经济。诚然,“知识经济”的前提是经济,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它的重要资本,你说它是单纯的自科还是单纯的社科呢?新世纪这种越来越多的文理交叉渗透,必然反映到学报上来,并形成一个新特征。这一新特征,将给学报的前沿特色、人才结构、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三、主体体现越来越充分。在人的活动中,主体是人,客体是借助一定的中介与人发生联系的对象。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强调人的心理情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意志不受约束的自由和非理性的意义,而在于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和力量,在于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能力,在实践中取得科学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功效。学报编辑活动,单个编辑是主体,编辑群体也是主体。我们可以把单个编辑和群体编辑分别称之为单个主体和群体主体。单个主体与群体主体协调得好,其能动性、创造性就发挥得好,学报富有个性、特色,质量高。否则反之。很多学报受现行体制的囿碍,不论单个还是群体,编辑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报“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很多学报事实上成为“学报为本校评职称服务为主”。由此引发编辑部内外矛盾重重。在这种内外部环境下提编辑主体性,那是侈谈。凡学报圈中人,对此都有切肤之感。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拓展,这种局面终要打破,新世纪学报首先将从这个痼疾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的能动、创造作用,充分体现出学报高品位文化本质及各自的个性、特色来。
四、学报文化越来越突显。当今什么都敢往“文化”上挂,高品位的学报文化倒无人提及。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人在其社会中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注:刘永佶《中国现代化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前提,就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至上,文化就是这种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语)前苏著名学者丘尔巴诺夫认为:“文化是创造性精神活动产品的总和;是作为‘第二自然’的人类活动;是价值。”并认为“文化是整个社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一定的质的状态,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和实现的一定程度,人的本质力量最集中地表现为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学报编辑的活动,就是作为中介人与作者和读者联系。作者的稿件是编辑活动的对象;读者的需求就是编辑活动的参照或依据。当然在选择课题、组稿、审读、加工等编辑活动中,都要与许多人发生联系。这不是简单的事务性联系,而是编辑规律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展现。这是编辑理论和编辑实践的实质性连接。通过这种有理论、有原则、有方法完成的一系列环节的实质性连接,注入了编辑一系列隐形的创造性劳动,最后形成有利于人民的、符合出版规范的文化产品。因此说,编辑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编辑活动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的传播、积累,形成一种文化,这就是学报文化。学报的本质,就是文化,是一种高品位的、揭示社会、自然深层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性文化。新世纪学报逐渐革除弊端,还她文化本质的本来面貌。在“文化”花丛中,她将显得格外高雅端庄,光艳照人。
跨世纪学报战略构想
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进一步推进阶段性转移,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方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强调的就是质量和“双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完全适用于学报,并为跨世纪学报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蓝本和战略思路。根据学报现状、形势发展以及学报工作的规律,提出跨世纪学报五点战略构想,以供探讨。
一、深化学报体制改革,实现学报市场对接。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我们面对在全社会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坚持学报工作精神生产的特征,同时又要坚持学报作为商品适应市场的要求。在这方面,学报较之其他出版单位,已经有了差距,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对学报适应市场要求重视得不够,面对市场怯步,害怕市场风险。诚然,市场是有风云莫测的风险,但也有险峰的无限风光。学报界担心书刊市场当今处于低谷,作为学术期刊更是有场无市。这只是表象,真正对路的包括学报在内的期刊市场潜量是很大的。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国人民在新世纪达到小康水平后,包括学报在内的期刊,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消费程度将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消费重点将极大地向教育、文化和精神消费倾斜。1992年美国畅销杂志60种,其中有诸如《民族地理学》、《国民调查》等社、自科理论期刊28种,占46.6%。国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阅读需求就会不同。《文史哲》等一大批高校学术期刊,入市大显身手,兴旺发达,就是令人信服的实例。高校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院校合并,文理包容,学科调整,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中外、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单位等),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了面向市场。社会在变,高校在变,学报就能不变?走向市场,无可选择。但是学报走向市场,不可盲目从事,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好前期准备,实现平稳过渡对接。要做好大量的调研工作,摸准市场脉搏,搞好学报宗旨和读者对象的定位。上述美国畅销杂志60种,无一不是专业或领域单一的,甚至单一到《家务管理》和《家庭手工》。现今我国学报拼盘式的“综合型”期刊,很难得到读者青睐。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本校或他校实力最强的学科作主题内容,反映本学科最新最顶尖最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相应地更改刊名。可以突破一校办刊的格局,可以实行联合办刊。多校、异地、跨行业联合办刊。以有市场价值的有针对性、有深度分析和理论厚度的热点和应用学科攻占市场。颇有学术价值而不具市场价值的基础理论成果,可用校拨专款办增刊,予以发表,而把正刊当作攻占市场的拳头产品。正刊、增刊应该一视同仁,对增刊不可歧视贬格。这样,争夺市场和积累文化、促进科研均可兼顾。学报要进入市场,就要建立适应市场的体制。要在市场竞争中修补学报的内向性亏损缺陷,必须打破学报“内资消耗,内稿消化,内部交流”的“内向循环”格局。编辑部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聘任制,通过考试、考核认定资格,通过考绩考勤考评决定报酬。开展有偿服务、学术和技术咨询、刊登广告、举办相关培训班等工作,广辟财源,增加收入,改善办刊条件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编辑部经济可单独核算。在组稿、审稿、管理、经营等方面,也要进行适应市场的改革,使办刊人员处在拼搏于市场的最佳竞技态势之中,不断提高学报质量,提高“双效”,在国内外竞争中争取主动。
二、深度开发内容资源,重点突出知识经济。内容资源是出版资源的一大类,它“主要指整个自然、社会及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构成出版物的内容。”“市场的需求本身就是资源。”(注:费润民、张中民、王小莉《出版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新闻出版报》1998 年5月15日。)一本学术期刊,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资源,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内容资源要靠办刊人去开发。内向封闭体制运行下的学报,办刊人员被限制在内线活动,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能动地开发内容资源。守株待兔,等米下锅,办出来的刊物,当然缺乏市场竞争力。把开发内容资源,提到市场竞争的高度,才会认识到开发内容资源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开发学报内容资源问题,是决定置身于市场的学报的生死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什么是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先要弄清作者的理论或技术开发和出版内容资源开发的两个不同而又有关联的概念。科研者的创造、发现、发明和理论创见、某种理论体系的构建等等,这是从无到有的创新深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跨越性进步,这就具有掘进性深度。编辑拥有广泛而准确的信息,掌握某种理论或技术研究的“掘进度”或走向趋势,或由某种具体事件、事物联想到某种理论体系创立、发展或科学技术的进步、革新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成功策划,把作者(研究者)颇有深度的理论转变成为学报出版的内容资源,这就是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这就需要学报编辑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敏锐善断的眼光。敏锐善断的眼光来自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无比的信息和科学深刻的思考。学报编辑的素质,在这方面一经比较,其水平、能力,就显见高低。只有在预测市场需要同时,对内容资源不断深度开发,满足读者需求,学报才能在市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知识经济”需要学报业,学报业需要“知识经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深度开发内容资源的重点定位在知识经济上。有人认为,知识经济含量多为高科技,没有多少文科学报的内容资源。这个问题,前面已论析得很充分。知识经济是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但它是被新的经济形态赋予了更加重要的社会功能的新兴产业。这就需要文理科携手,共同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当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学报的编辑、印刷、出版手段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含量比重也就逐渐增大,电子计算机,联网,以至电子学报等,都会相继出现应用。这就给学报市场竞争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后劲。
三、建立完善“双尊”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才智。出版人才资源,是出版资源更为重要的一大类。不论是知识产业化,还是创学报“双效”,关键都在于人才。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今各战线各部门都已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其中学术断层更为严重。面对着知识经济以及电子等高科技的进入,对出版人才、特别是编辑人才要求更高,要求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才”,又是博通相关学科和编辑业务的“通才”;既要有策划、文字能力,又要有宣传、组织才能;既要懂全部编辑流程,还要通晓出版法纪法规和知识产权、著作权,甚至电子计算机、电子出版等方面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人才较之其他人才,更为难得。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双尊”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创造人才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稳定、扩大跨世纪学报人才基本队伍。一句话,没有“双尊”,就没有“双效”,要建立和完善如下五个方面的“双尊”机制。首先,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像培养党政干部一样制订人才梯队培养规划。有关领导切忌带个人感情色彩,忽视、压制不合自己主观口味的人才,而把庸人当人才,培养假冒伪劣“人才”。相对说,人才一般学历较高,但高学历者不一定是人才,其中一样有庸人、混混儿。要按照编辑工作实际,制订人才梯队引进和培养规划,人才结构科学化,使行政管理、业务骨干、经营管理等方面,现任、后继都有人。其次,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当今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随着文化、科技的快速进步, 人才的知识半衰期加快。知识老化,如不及时“充电”更新,人才很快就可能成为庸人。所以人才的培训、提高工作更显重要。要坚持让人才一边工作实践一边培训提高,不断总结经验,发挥其创造潜能。那种压制、阻挠他们参加必要的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的做法,是眼浅而拙劣的。再次,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其中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具有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意义,绝不可掉以轻心,不搞长官意志或庸俗滥施,做到公正、公允。不搞终身制,搞好考核,能者上,庸者下,可以低评高聘或高评低聘,以服人心,调动积极性。第四,逐步提高报酬,改善生活待遇,解决具体困难,使他们安得下心,留得住人。第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才的成长非常重要。举贤爱才的环境才会有人才,嫉贤妒能的环境,即使是人才也会被扼杀。从某种意义上说,浪费、糟蹋、扼杀人才,是最大的犯罪。一些人才,往往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上处理不好,领导就要查明原因,协调、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有派性群体刁难、打击人才的情况,这就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或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解决。做好这些工作,具有专、通之学,既精明又有胆识的出版型学者式的学报人才,就会脱颖而出。有了一茬接一茬的跨世纪学报人才,就会不断地达到新水平,创造新境界。
四、学法用法依法办刊,保障学报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逐步完善、健全,对学报的规范化要求也相应提高。我国先后公布执行《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由于当今学报进入市场较少,畅销学报数量有限,发现盗版学报很少。虽然如此,违规违法的事情仍时有发生,比如,以刊代书,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报自身不规范行为也时有发生。由于学报工作运行多处在内向循环状态,对出版业相关法纪法规法律关注、学习不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报进入市场运作,学法守法用法的任务,刻不容缓地落到每个学报工作者头上。有人认为,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有律师,用不着我们操心。这是一种幼稚的误解。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就是一个法律问题,稍有不慎,就要吃官司。司空见惯的截留外稿稿酬,其实这是一件违反原则和法规的事。关于作者在公开刊物发表作品应该获取稿酬,《著作权法》有关条款作了明文规定。违反这个规定就是违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知识产权所有人从社会使用其知识产权中获得应有的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一条重要措施。只有实现了法律上的尊重,经济上的回报,精神上的肯定,“双尊”才能落到实处。如果不把依法办刊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落实,学报是难以摆脱困境,实现新世纪的飞跃的。
五、全力创造优质品牌,努力树立学报形象。市场就是战场,质量就是生命。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创造名牌,这就是跨世纪学报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名牌期刊(包括学报)是什么?“名牌期刊必须是经由国家一些权威部门评定,广大读者认同,具有相当稳定性与影响力的期刊。”它“最主要的标志应当是独具特色,风格别致,使读者受益无穷的;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塑造了自身文化个性的;有广泛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的;精益求精,具有精湛编辑制作技巧的;具有量化的发行标准,拥有较大数量且稳定的读者群体的;在期刊群中具有明显示范性和超前性的,等等。”(注:吴乐平《名牌期刊断想》,《新闻出版报》1998年5月15日。 )名牌学报是在精品学报中遴选出来的特优学报。包括学报在内的名牌期刊的渐次出现,是新闻出版署进行宏观调控,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实施由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阶段性转移的必然结果。经过“百刊工程”、“社刊工程”和“署刊工程”示范期刊的劳动,和不懈实施精品战略,加上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市场竞争的外在驱动力,迫使学报为提高质量,出精品,创名牌,不论在内线还是在外线,都要倾注力智,出击拼搏,杀出“血路”,开创新局面。这样就要求学报工作者把出精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把着眼点盯在提高质量、出精品、创名牌上,采取有力而实在的措施,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借鉴他人经验,把尽量多的心力、智力转化成争优创牌的动力,凝集成推动学报事业快速发展的合力,办出有个性、有特色、有创新功力、有文化底蕴和有可观的高科技含量的精品、名牌学报来。在读者、作者面前,学报的形象是逐渐形成的。学报的整体形象是学报优良的社会信誉基础,是无形的资产财富。也可以说是学报的质量承诺(市场上讲信用)和对学报工作人员素质品格和职业道德的认可。学报编辑人员,对稿件有生杀大权,对学报的质量负有主要责任。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和社会活动家式的有效活动,与作者、读者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作者、读者从与学报人员、特别是编辑的联系中,对学报形象,逐步形成感性认识,再从对学报的研读中,形成理性认识,然后将这种感性、理性认识(或感受)综合起来,对学报形象作出综合性评价。创造学报品牌与树立学报形象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双管齐下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工作都要抓实抓好,不可偏颇。
走向新世纪,学报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媒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个窗口的学报,在这个大舞台上是大有作为的。十五大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新闻出版署的跨世纪规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文件,都是学报跨世纪乘胜前进的东风。毫无疑问,跨世纪学报的前景,是非常灿烂辉煌的。
收稿日期:199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