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潘海霞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潘海霞

(成都文理学院体育与医护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理念里,开始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强健学生体魄,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终身体育理念,分析高校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体育运动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缓解精神压力,对人们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出学校的精神面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高校作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因此,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1终身体育概述

终身体育是体育运动伴随人们一生的新时期体育理念,并且各个领域都能够开展体育运动与体育教育,让体育贯穿人的一生,并扩大了体育分布范围,保持了时间的连续性,拓展了空间的延伸性。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学生完成学业后就极少参与体育运动,大多数人只在青年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而终身体育则突破了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局限性,与人的生命共始终,并且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于增强人们体质,培养体育精神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2高校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2.1增强体质提高工作能力

高等院校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地,院校设立了不同的专业学科,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及相应工作能力。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较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具有敏锐的思维意识,教师结合计算机专业需求对学生的肢体灵活性与注意力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训练,为以后步入职业岗位打好身体基础,更好的从事于专业岗位工作。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使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2规范行为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对体能的训练,同时也是品德修养的培养过程。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体育运动技巧,还需主动遵守体育规则,学会规范自我行为;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也更能体现和锻炼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各类健身操、体育舞蹈、武术、健身塑形等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学生掌握这类体育运动,塑造自身优美体态,并感受它们的形体之美与艺术之美,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3.1改变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虽与德育、智育、美育并存于学校教育之中,但很多高校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体育教学中缺少科学、统一的考试制度,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另外,体育教师课程内容重视程度不足,又受到体育设施及经费的限制等,阻碍了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各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贯彻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以促进高等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的学生在身心上趋于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身体能力与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融入终身体育理念指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让学生养成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并伴随终生,以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新课改内容为主导,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体育保健理论指导和实践,在帮助学生强健身体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训练,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需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可以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易于掌握的运动内容,调整运动强度,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时空自由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完成体育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喜爱体育运动的习惯。

3.3改革体育教材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当代社会教育发展需求不匹配,体育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因此,有必要根据各高校自身特色改革体育教材,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增加教材内容的健康性、多元性与娱乐性,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同时,还要加强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让体育教学实现系统化、知识化、专业化。教师可以选择实效性强、学生喜爱、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每个运动项目对人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作用,掌握正确练习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4组织课程结构增加课外体育活动

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应把教、学、练统一起来,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趋向于综合型,以游戏、韵律操等形式为先导,自然过渡到学习教材,最后以音乐放松活动作为课程的结束。另外,教师可增设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且在发展自我锻炼能力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高校需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自身锻炼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结论

当代社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还需其拥有强健的体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育教学为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终身体育能力,以完成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对体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新校园(阅读),2015(09)

[2]胡勇,范丽琼.胡宗列浅谈高职体育教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大学时代,2006(06).

论文作者:潘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潘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