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必要性
人口、食物、能源、资源与环境这几个困扰着人类的重大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问题的发展,研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文献也与日俱增。但是,时至今日,如果仍把讨论的范围局限在抽象地泛泛谈论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对于研究者的要求了。现实生活迫切要求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和法学的研究工作者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出发,分别运用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剖析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各个侧面。例如,生态学者揭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自然物质基础;经济学者探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社会学、政策学、法学和伦理学则从不同侧面提出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共同协作进行跨学科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质,找到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略。
适应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经济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并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不少涉及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既涉及系统内部总体协调、系统与环境相互适应、系统演化进程各阶段互相连接,以及不同性质的系统(如自然、经济、社会)之间耦合的问题等。如果不能把人口、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清楚,而只是分别在人口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等涉及自然环境的各门经济学中单独地进行研究,就无法揭示支配人口、资源、环境整体运行全过程的客观经济规律。
就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而言,它是具有多种功能属性的自然资源。这些功能属性包括作为人类所需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最终供给者的功能属性,作为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舒适性资源属性,用以吸纳和净化废弃物的环境容量资源属性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维持性资源属性。它们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同一载体——自然环境。而现在的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则分别探讨与某一项(或两项)功能属性有关的经济学问题。环境经济学主要探讨与环境容量资源属性有关的经济学问题;自然资源经济学探讨与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最终供给者的功能属性和舒适性资源属性有关的经济学问题;生态经济学则探讨与自维持性资源功能属性有关的经济学问题。这种划分学科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便于使研究工作者集中精力探讨某一侧面的经济问题;其弊在于缺乏对于各侧面之间相互关系和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经济学研究。
由此可见,为了从整体和相互关系上深入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涉及自然资源各种不同功能属性之间关系的经济学问题,有必要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与特点
我们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地讨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而应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是否有必要和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把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方便起见,以下称为“狭义经济”)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探索支配其演进过程的客观经济规律。
劳动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使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 美国环境经济学家克尼斯在其《经济学与环境》[2]中具体分析了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关系。在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变换过程之中,人和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都在这一过程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在劳动中消耗了体力和脑力;而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得当,还可以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水平。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通过劳动把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生产资料变换成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消耗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削弱乃至破坏了自然资源作为环境容量资源、舒适性资源和自维持性资源的功能。上述物质变换过程的整体和全过程均对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均应包括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长期以来,经济学仅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在劳动中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商品质量、增加商品数量,而无视或忽视其他各方面的变化,未能研究这些方面的经济变化规律。其结果或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所谓的经济增长,或是听任人口盲目增加,使人均收入下降,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只有通过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在这些被经济学“遗忘了的角落”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才能实现在理论上拓宽经济学研究领域、丰富经济学科内容,在实践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学依据的双重目标。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在同属于从事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经济问题研究的各门经济学科(如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应在集中其他各门学科研究成果以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基础上,一面加强理论研究,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一面从整体、全局上增强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以便防止及克服由于这些学科局限于某一侧面的弱点,使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可应用性。
与建立时间较早的各门经济学科相比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具有下列特点:(1)更充分地利用人口学、环境学, 尤其是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环境进行的物质变换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以及为完善物质变换过程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更为具体、深入的分析。(2 )更全面地分析在上述物质变换基础上发生的价值流变动的规律,更详尽地探讨通过各种形式的价格实现价值的途径,其中既包括现实市场中实现的价格,又包括通过各类虚拟市场进行的估价。(3)考虑到人口虽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但更主要的还是社会学的主要变量之一,又考虑到人们的生育行为、保护或破坏环境行为虽然有其经济原因,但同时又有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把对人们行为的经济分析拓宽到对生育行为、保护或破坏环境行为的分析时,要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的研究密切配合,以便寻找到调节与规范人们行为的有效途径。
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
如果从整体上,从全过程中来分析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彼此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不难发现,他们是三位一体的统一过程。人口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狭义经济再生产产品的消费过程和环境资源的消费过程。狭义经济再生产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费过程。环境再生产的生产过程,即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建设过程,同时也是狭义经济再生产产品和人力资源的消费过程。三者之中任何一个过程都不能离开其他两个过程而独立存在,彼此构成三位一体的统一整体。
在原来的狭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之中,人口、自然环境仅被视为对于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起着某种影响作用的系统外部因素,因此从未能全面展现人口、自然环境与狭义经济再生产过程彼此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将为更深入地揭示人口、自然环境与狭义经济再生产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寻求协调其相互关系的最佳途径,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4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限于篇幅,仅将初步考虑到的若干亟待研究的内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列举如下:
4.1 广义物质变换理论
探讨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变化整体与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要克服原来经济学主要关注人借助劳动资料使来源于自然环境的劳动对象经过形式变化而成为适合于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即使用价值)这一侧面,而忽视物质变换中其他侧面的缺点,对同时发生的人们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和身心健康状态的变化以及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各种功能的变化进行全面研究,以便寻找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全面完善物质变换过程,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数量、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也能做到保护和增进人们身心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
4.2 广义价值理论
应以对于广义物质变换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分析为基础,对于物质变换整体和全过程中的价值形成与增殖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要拓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范围,把为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增强人的体力和智力所支付的劳动时间以及为治理环境污染和从事生态建设的劳动时间,同样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便为广义价值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探索对于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估价的多种形式,寻找表现广义价值的恰当的方法。为纠正在发展经济中忽视乃至无视人们身心健康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错误,增加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以及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提供更有力的经济学依据。
4.3 广义产业理论
由以上对于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和广义价值理论的论述,必然可以引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不仅从事狭义经济再生产的各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社会所必需的,因而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门;而且为完善人口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各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样是社会所必需的,因而也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因此,经济学界要投入足够的研究力量来加强对于后者的研究,以建立更为完整的广义产业经济理论体系。
4.4 广义市场理论
广义市场理论不仅包括由从事狭义经济再生产的各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市场,也应包括由为完善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各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市场。培育由上述三类产业的产品与服务构成的广义市场应成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应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4.5 广义资本理论
广义资本至少应包括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人造资本(man-made capital)三种资本。 加强对其中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研究,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要开拓这方面的研究,首先要对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资产估价,尽可能精确地估算出他们的货币值;其次,要研究这类资本的资本运作形式,探讨完善这两类资本的资本运作的途径。
4.6 广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和很多经济学家一样,在讨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尤其是讨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时,是以在再生产过程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得所需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假设前提的。当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充分说明,在当前这个假设前提是不存在的,因此应该建立适用于不存在上述假设前提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的重大经济学理论问题。
4.7 广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经济分析理论
作为广义微观经济主体:(1 )不仅应包括从事狭义经济再生产的微观经济主体,而且应包括从事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的微观经济主体;(2)不仅应分析与狭义经济再生产有关的行为, 也要分析与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有关的行为;(3 )还要探讨决定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在同一主体的不同行为之间、在不同主体的行为之间利益冲突的内在机理,寻找妥善处理这些冲突的途径。特别要对微观经济主体那些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结构与布局以及治理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建设等行为的经济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从经济上激励微观经济主体改善人口和环境状况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4.8 广义宏观经济分析理论
广义宏观经济研究的范围应涵盖到狭义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三个方面。与之相适应,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为经济分析理论也应作相应的拓宽,以便从宏观上提出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调控措施,促进广义国民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9 广义发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和区际经济理论
发展应是包括狭义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在内的广义国民经济体系的全面发展。区域经济和区际经济的发展也应具有同样的内容。前者侧重研究如何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结合给定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具体情况,探索其发展规律;后者则侧重研究如何综合处理在相关区域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的各类矛盾,使各区域均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10 广义国际经济理论
随着国际和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经济问题已成为国际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迫切需要建立能够指导解决国际范围内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大量实际问题(如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环境技术转让问题,移民与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等)的广义国际经济理论,以便为制定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政策提供经济学依据。
5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指导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尤其是在当前,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问题,为了克服经济理论建设落后于实践的缺陷,迫切需要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时刻,只有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完成这一项经济科学创新的艰巨任务。
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不仅需要提出一系列的新概念,还需要建立学科的理论框架。为此,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法,即依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的抽象力来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概念开发和构筑学科理论框架的工作。
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再生产、环境再生产与狭义经济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还应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法,来研究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问题。这里所谓的综合集成是:(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综合集成;(2)系统观、系统方法和系统认识论的综合集成;(3)人口学、环境学、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综合集成;(4 )各门学科的元知识(指关于知识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以及关于如何运用知识的知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综合集成;(5)抽象法、实验法、 案例法与模型法的综合集成;(6)生态系统模型、环境系统模型、 人口模型与经济系统模型的综合集成;(7 )研究工作者的创新思维与电子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综合集成。
我们相信,在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进程之中,与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然会创造出更适合于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标签:环境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