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谜永无止境

科学之谜永无止境

一、科学之谜 永无穷尽(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J.M.库切自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小说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获得了迅速的推进。具备多重混杂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库切,其小说文本布满开放、多元的后现代因素,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充沛的阐释空间,目前研究者对其小说的研究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库切并非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共发表16部小说,皆呈现出典型的互文性,且互文形式一篇一创新,使其小说充满蕴藉与张力。借助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库切小说的创新性表现于三个层面:一是库切小说中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互文性,二是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创新及价值,三是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生成的机制和造成的文本效果。在互文性视域中,论文运用文本细读、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库切小说文本中的各种互动指涉现象,可以发现指涉背后的驱动机制、深层动因以及指涉带来的巨大张力。论文聚焦于库切的16部小说文本,不包括其文学评论、访谈、书信等作品。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概述了库切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近10年来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即丰富多元的主题研究,特色各具的形式研究,并指出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的缺漏与不足,由此确立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指涉是没有边界的,在运用互文性这一理论之前,论文首先为互文性划定疆域,以便于其在文本分析中发挥效力。第一章题为“库切小说的互文性表征”,主要论述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的呈现形式,包括库切将互文性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意图、缘由与文本效果。该章首先梳理当代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的发展脉络,厘清互文性的相关概念,阐述互文性理论从命名到确立乃至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互文性一词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甚为流行且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但也存在着滥用、盲用的问题。论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将互文性明确区分为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又将狭义的互文性根据文本指涉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内文本性”和“文本间性”,从而使互文性理论成为可操作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如是,既可从狭义互文性的角度追踪库切小说中的指涉痕迹,研究其互文形式的创新及价值,又可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文本的意义增殖效果。其次,明确互文性的各种手法和类型,包括引用与暗示、戏拟与仿作、合并与拼贴等形式。库切将互文性作为其小说的表意策略,是其自发也是自觉选择的结果。第二章题为“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即“内文本性”。“内文本性”是指一个作家作品内部的自我指涉现象,既包括一个作家单部作品在情节上的呼应与重复、结构上的映衬与关联、人物关系设置上的对称等现象,也包括一个作家自身多部作品之间的文本指涉现象,体现为人物的再现、题材的相似和主题的延续等诸方面。同时,“内文本性”与中国古代的“互文见义”存在内在的会通,在中国古代上下文语境“互文相足”的观照下,库切小说中上下文语境形成的“内文本性”也得到彰显。“内文本性”清晰地体现在库切的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幽暗之地》中“库切”与其祖先的对应,《耻》中“强奸”情节的前后呼应,“耻”的情结的不断复现,《铁器时代》中卡伦太太与流浪汉范库尔之间身份与立场的互相映衬,《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八堂课之间的指涉关系,《凶年纪事》中三重叙述并行的结构,《夏日》中四位受访人对“库切”的不同叙述之间的互相指涉,《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的伊丽莎白在另一部小说《慢人》中的再现,自传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之间的互相指涉,以及“耶稣”小说系列《耶稣的童年》与《耶稣的学生时代》之间的互相指涉。库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构思,在文本中置入悖论和反讽,不断地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将互文性深藏于小说内部,使得小说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得以凸显和深化。第三章题为“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现象,即“文本间性”。库切的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是互动的,这不同于影响,影响是单向的,是前人影响了后人,而后人无法影响前人,但“文本间性”是双向的,“前文本”出现在“互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前文本的渊源,而“互文本”通过改造、转换、变形等手段对“前文本”的指涉则可能改变人们过去对“前文本”的理解和看法。库切的多部小说文本都与他者文本之间存在互涉关系,论文选择了其中指涉关系最突出、最强烈的他者文本来做互文分析,具体如:《内陆深处》与康拉德《黑暗的心》之间、《等待野蛮人》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之间、《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与卡夫卡的《城堡》之间、《福》与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彼得堡的大师》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之间、《耶稣的童年》与《圣经·新约》之间的互相指涉关系。这种指涉关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和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显然,库切所选择的“前文本”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文本,在与经典的对话与互涉中,库切小说呈现出丰富无尽的意义的绵延与增殖,或增强、或修改、甚或消解了人们对于传统经典的观念与认知。结语为“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主要综述库切小说中出现的各类互文形式,它们浑然地实现了“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构成了无限开放的文本空间,这些新颖的文本形式实现了对“真实”的多元重塑和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革新。库切以其特有的互文形式书写南非,使其笔下的南非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使南非呈现出多样化的“真实”样态;同样,库切小说中新颖的互文形式也为当代小说写作提供了一种范本,这既是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变革,也是在实践中对当下互文性理论的超越。互文性是一个中性词,它涵括了文本之间各种互现交错的形式,它可以指一种文本现象,亦可指一种文本创作原则,也可以指一种表现技法,更可以指一种阅读方法。从文本的产生来看,它是一种作家有意无意为之的表意策略与创作思想;从文本的接受来看,它是一种令读者回味悠长甚或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因此,互文性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场域。南非复杂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很多南非作家都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直接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库切则是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来另辟蹊径。库切意识到传统现实主义叙述中单一的腔调与闭塞的话语方式对现实的呈现是有限的,因此库切往往特意隐藏自己的写作意图,将互文性置入文本的形式结构之中,形成了其小说开放的、多元的、对话的意义空间,在意义的延异与播撒中令读者对南非、对非洲、对欧美乃至对整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更新的认识与思考。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是丰富而新鲜的,其小说愈至后期而愈发注意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其小说文本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特征,即片段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元性。库切小说以互文形式的更新创造了自由无拘的文本样式,增强了小说互文性的表现力,将互文性的文本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杨安文[2](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徐建融[3](2019)在《国学艺术札记(十六)》文中提出传统和国学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传统文化在今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近几年关于文化艺术的几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对传统的各种质疑之声一扫而空。唱衰传统的"去中国化",从此万马齐喑;而高倡传统的呼声,则日趋高涨,包括曾经是坚定的传统质疑者,也成了坚定的传统拥趸。但是,离开了对于

袁娜[4](2019)在《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象棋既是游戏,又是艺术,也是西方文学频繁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不止是小说故事内容的组成成分,更是与不断革新的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20世纪西方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国际象棋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揭示国际象棋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国际象棋对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几个核心要素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进程和空间等几个方面。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国际象棋是分兵种游戏。棋子各有身份,形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类阶级社会的结构模型。国际象棋的这一特征,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就个体人物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定位及定性的作用;就人物系统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多个角色的设置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叙事进程方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的文本和读者的双重动力。在文本动力层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发展的基础,体现在小说对棋局的显性模仿或将棋局作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读者动力层面,国际象棋形成的特殊信息引导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相关反应。国际象棋也参与建构小说的叙事空间,重点是故事空间和文本的空间形式。由国际象棋所建构的隐喻性质的故事空间,成为人物性格的表征,与人物一起为小说的题旨服务。而国际象棋的形式及规则,则成为20世纪西方叙事艺术借鉴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空间形式。在20世纪西方相关小说中,国际象棋具有叙述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国际象棋对小说叙事核心要素的影响,既有直观的形式层面的影响,也有内在的游戏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层面的影响。通过参与叙事,国际象棋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也就影响了小说的意义建构。

张晓东[5](2019)在《梅洛-庞蒂绘画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里斯·梅洛-庞蒂是法国着名哲学家、美学家,建构了独特的身体现象学、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为现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善于以现象学来解读绘画,把绘画与知觉问题、存在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哲学。对绘画的关注贯穿梅洛-庞蒂的哲学生涯始终。与海德格尔相比,梅洛-庞蒂对绘画的思考持续时间更久,绘画在梅洛-庞蒂哲学思考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更大。学界对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等已经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相比之下,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够。既有研究中以梅洛-庞蒂有关绘画的专篇论文为研究对象的期刊论文较多。以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专着和博士学位论文较少。本论文尝试通过对梅洛-庞蒂相关文本的细读来把握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并与其他理论家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绘画哲学是梅洛-庞蒂通过对绘画的哲学意义的解读来探究知觉、表达、存在等问题所产生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绘画知觉理论、绘画表达理论与绘画存在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绘画是知觉艺术,体现了身体与世界之间的原初知觉联系,无论古典绘画还是现代绘画都是画家知觉体验的呈现,在现代绘画中,画家实现了自由知觉;绘画是一种表达,画家的表达体现了画家存在于世的方式,形成了风格,伟大画家的创造性表达形成了绘画世界中的“体例”,画家的表达同时也是存在居有画家身体的自我表达,存在之肉通过在我们身上的流转,在世界中的流转,将自身的神秘刻写在我们身上;绘画是一种存在活动,画家的身体之肉与存在之肉交织侵越,画家承载着存在铭刻的奥秘,运用色彩、线条等手段使存在变得可见,绘画保留着通向存在的通道,使我们避免陷入被科学操作主义宰制的噩梦之中。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梅洛-庞蒂绘画哲学思想文本的解读。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既有研究往往是在研究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或表达哲学的过程中辟出个别章节来介绍梅洛庞蒂对绘画的哲学思考,并未将之作为独立的完整的研究对象;对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解读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在引用梅洛-庞蒂不同时期的绘画理论文本时,没有考虑到长达十余年的时间跨度和梅洛-庞蒂思考重点的不断转移,将梅洛-庞蒂的所有绘画文本置于一个平滑的、共时的切面上,在文本间自由切换,没有意识到不同时期之间存在的差异;或者是把梅洛-庞蒂不同时期的绘画思考条块化、片段化,对各个时期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不足。本文把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整体来考察,围绕着“知觉”、“表达”、“存在”三个核心概念,重点考察在《塞尚的疑惑》、《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眼与心》等文本中梅洛-庞蒂对绘画的本质、起源、历史做了哪些解读,这些解读发生了哪些细微的变化,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二是对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独立意义做比较研究。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承自胡塞尔,在后期又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影响。据此,有研究认为梅洛-庞蒂对艺术的理解是逐渐走向海德格尔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本文对梅洛-庞蒂和海德格尔的艺术观的差别做了论证,明确了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独立性意义。另外还把梅洛-庞蒂与黑格尔、谢林的艺术哲学做了比较,突出了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独特之处。三是对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意义和局限做深入研究。强调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在今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肯定梅洛-庞蒂赋予绘画活动之于人类生存的救赎意义,强调梅洛-庞蒂对绘画艺术与存在真理的思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呼吁在艺术形而上学的研究中重视梅洛-庞蒂的思想。同时也看到梅洛-庞蒂对绘画的社会历史维度、技术维度的忽视,对古典绘画透视法理解的简单化倾向,以绘画来拯救人类知觉生存的空想性。全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分为三节,首先简要介绍梅洛-庞蒂的主要着作和哲学贡献,并对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做一个概述,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世界”、“知觉”、“表达”、“存在”等术语做简要的介绍和辨析。然后对国内外学界对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研究做一个综述,肯定既有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不足。最后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思路,阐发研究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论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正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从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大地”和“道说”、现代画家的创作论等四个方面考察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思想资源。梅洛-庞蒂受到格式塔心理学“图形——背景”理论、行为场等理论的影响,把人类的文化创造行为锁定在从生命秩序向人类秩序的整合升华进程中;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改造为知觉世界;在后期所探究的原初存在基本等同于海德格尔后期所理解的存在;通过对现代画家的创作论的解读,为他们的画论赋予了一层形而上学色彩。第二章以“知觉”概念为中心考察梅洛-庞蒂对绘画中的知觉体验问题的阐发。第一节概括梅洛-庞蒂对知觉的界定,梅洛-庞蒂认为知觉不是感觉的集合,不同于理智综合,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原初联系,世界只有在知觉体验中才能得到最本真的呈现,知觉是联觉;第二节考察梅洛-庞蒂如何从知觉出发考察塞尚绘画的哲学意义,梅洛-庞蒂认为塞尚绘画的成功之处在于回到了知觉体验,呈现了原初的世界,塞尚绘画中的事物使观者如同知觉到事物本身,而非通过事物表象联想到事物;第三节比较了梅洛-庞蒂对塞尚绘画的知觉解读与其它理论家对塞尚绘画的解读,指出梅洛-庞蒂的解读把塞尚绘画与世界的本真状态联系起来,塞尚的革新不只是图式或者风格的创新;第四节考察了梅洛-庞蒂对古典绘画的透视知觉与现代绘画的自由知觉的比较,以及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绘画“风格”理论;第五节考察梅洛-庞蒂对原初视觉(知觉)从可见事物中生成的规定和对笛卡尔视觉哲学的批判,梅洛-庞蒂指出画家的视觉是存在借助画家身体进行的自我视看,绘画颂扬的是可见性之谜;小结考察了梅洛-庞蒂把绘画界定为知觉艺术的理论意义。第三章以“表达”概念为中心考察梅洛-庞蒂对绘画作为表达活动的界定。第一节考察了梅洛-庞蒂从身体现象学出发对“表达”论题的提出和界定,梅洛庞蒂指出艺术是一种表达,表达不同于再现和表现,是通过身体及其他表达手段对生存在世的知觉意义的揭示,塞尚的表达之难是原创性的难,是表达与被表达物的抗争的难;第二节考察梅洛-庞蒂对绘画表达与言语表达、绘画表达与身体表达、绘画表达与绘画世界等问题的分析,梅洛庞蒂指出,绘画和言语在作为创造性表达方面是一致的,绘画表达以身体表达为本源,获得了类似身体知觉一样的准永恒性,不同时代的绘画表达共同组成了“绘画世界”,成功的表达形成了“体例”;第三节考察了《眼与心》中的表达,梅洛-庞蒂把表达活动看作存在活动,画家的表达同时也是存在居有画家身体的自我表达;第四节考察梅洛-庞蒂对绘画表达中画家的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小结从整体上考察了把绘画看作表达活动的理论意义。第四章以“存在”概念为中心考察梅洛-庞蒂对绘画所体现的人与存在关系的理解。第一节概括了梅洛-庞蒂对被知觉世界的界定,梅洛-庞蒂把被知觉世界看作与身体知觉相对应的一极,是为我们的自在,在身体知觉与被知觉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同谋关系;第二节分析了梅洛-庞蒂如何把塞尚追求的“回到自然”理解为回到被知觉世界,如何论证塞尚的绘画体现了我们与被知觉世界之间的原初联系;第三节分析梅洛-庞蒂在《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中对“世界”概念的延续和深化;第四节梳理梅洛-庞蒂在《自然》和《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中对原初存在的探究,梅洛-庞蒂推演了存在起初作为浑然的一体,后来开裂为事物和身体,两者之间互相注视、互相缠绕的过程;第五节考察了《眼与心》中的“存在”,梅洛-庞蒂认为绘画能够通达存在,从存在的意义大泽中汲取营养,保持了原初存在的神秘性和蛮荒意义,使我们避免陷入被科学操作主义支配的噩梦之中;小结考察了绘画作为通达存在的通道的理论意义。第五章是对梅洛-庞蒂与黑格尔、谢林、海德格尔等人的艺术哲学的对比研究。梅洛-庞蒂认为世界总是有待于去描绘,存在的表达与被表达是无止尽的,因此艺术不会走向终结,区别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梅洛-庞蒂认为在绘画中我们可以通过感知通达存在,而非通过谢林式的理智直观。梅洛-庞蒂对存在的规定与海德格尔相似,但是梅洛-庞蒂对“肉”作为存在基质的强调保证了身体主体与原初存在之间的肉身关联,对艺术家的重视保证了存在的自我表达与艺术家的创造性表达之间的平衡。第六章从整体上考察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意义和局限。梅洛-庞蒂提供了一种以绘画为底本的艺术救赎理论;对现代绘画的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理顺了现代绘画和古典绘画的关系;对艺术与真理关系的认识既坚持了绘画对真理的承载和表达,又保证了真理内在于绘画艺术,不使绘画成为真理的附庸。但是,梅洛-庞蒂的思考始终缺乏一种真正的社会历史维度和技术维度,更多地是对绘画创作这一存在事件进行阐述,对于绘画的内容、主题方面的关注显得不足。结语回答了导言里提出的问题,分阶段说明了梅洛-庞蒂致力于解读绘画的哲学意义的原因,指出梅洛-庞蒂建立起了一种以知觉、表达和存在概念为核心的绘画哲学。通过与谢林、黑格尔、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梅洛-庞蒂的绘画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呼吁艺术形而上学复兴的今天更应该受到重视。结语还反思了论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展望了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研究的未来。总的来说,梅洛-庞蒂对绘画的起源、本质、风格等问题都有原创性极强的论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哲学。其用意在于通过对绘画的哲学维度的不断开掘,证明现代画家与现象家们一样都属于反对科学操作主义、重返知觉体验的现象学运动的一部分。科学操作主义把人的生存和世界的存在抽象化、简单化,可能会使人类陷入不辨真假的噩梦之中。只有重返知觉体验,恢复对原初存在的敬畏,才能避免沉沦,实现本真的知觉生存。梅洛-庞蒂提倡从哲学、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探究人类活动的存在根源,因为这些都是存在表达自身的形式,都为我们返回原初存在、重返人与世界本源的统一状态提供了路径。而绘画作为与身体、与原初知觉最为接近的一种表达,在这样一个时代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梅洛-庞蒂绘画哲学对人的现实生存的批判性反思,对科学操作主义引发的人性危机和知觉危机的警示,对人与存在关系真理的探究,都为我们在今天对美学、对艺术的思考提供了启示。

赵亚夫,张文越[6](2019)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文中指出赵亚夫先生近三年在本刊连续讲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9期、2017年第9期和本期)。本期此篇,亚夫先生仍着重归根归本,深彻审视何为真正好的历史教育,并据中外历史课堂案例比较等视角,深入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等问题,全面廊清当下诸多做法的应该不应该及其利弊得失,历史课程改革中困扰着人们的很多疑惑得以释解,好的历史教育实践背后的指导理论亦在不断申说中趋于澄澈,反复咀嚼当中丰富滋味,你定会有匪浅之获益。此篇来由如下:2018年11月29日下午,赵亚夫教授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报告厅登上曲江学者讲坛,作了题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赐成副教授主持。徐老师说:"秉承讲坛的一贯精神,我们在这里依然讨论历史课程与改革、历史教师教育与发展等深层次的而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但是,怎样分析这些问题,包括抓准问题、抓对问题、增强实效性,不仅需要自己思考,也要求专家引领。我们请赵老师谈这个题目,旨在拓展大家的思路,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作用,并有效地推进历史课程改革。"此篇,即由研究生张文越根据讲座录音整理而成,亚夫先生对内容作了审订并补加了注释。

郝皓[7](2019)在《苏雪林楚辞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苏雪林楚辞学。两千多年的楚辞研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转型期,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楚辞学的治学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学术的观点和研究方法。20世纪的楚辞学大家众多、成果繁硕,苏雪林楚辞学就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种,她用中外文化比较的方法,以“域外文化说”的观点来解释屈原作品,得出世界文化同出一源的结论。本文主要从苏雪林楚辞学的思想和背景、文本研究、神话研究、历史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将学者批评与楚辞研究相结合,反映苏雪林楚辞学的全貌,并对其作出评价。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第一章,苏雪林楚辞学的思想内涵与产生背景。其思想内涵,一是“域外文化说”的思想基点;二是关于死和生的生命探寻的儒家天命思想;三是民族主义思想。其产生背景包括苏雪林三重文化背景和学术个性的个人背景,以及20世纪楚辞学发展和现代学术建立自觉的时代背景。第二章,苏雪林楚辞学的文本研究。其文本研究的核心是对神话和历史的考证,体现了“域外文化说”的研究思想。苏雪林把屈原的全部作品进行了逐句的疏证,根据域外文化知识对《天问》重新进行了整理和解释,并对《楚辞》中的名词进行了独特的考证。第三章,苏雪林楚辞学的神话研究。这是苏雪林楚辞学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含了《九歌》的九重天神系、《天问》中的神话研究、昆仑之谜等楚辞中的地理神话等,范围涉及了西亚、印度、希腊等世界各地的神话。苏雪林通过对《楚辞》中外神话的比较研究,试图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中国神话系统”,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她在中国现代学术建立中的自觉性。第四章,苏雪林楚辞学的史学研究。苏雪林着有多部文学史,具有一定史学意识和史家素质。她用研究古史的方法来探讨楚辞,认为屈原作品的全部内容来自域外是战国时期域外文化再次来华、屈原接受了域外文化知识的原因,并以屈原时代域外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为基点,就屈原的生平和创作,以及楚辞的流传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苏雪林还对《天问》中夏商周历史做了考证。第五章,苏雪林楚辞学的价值评定。通过系统梳理学术界关于苏雪林楚辞学的评价历史,结合不同学者的评价就苏雪林楚辞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品格进行探讨和评论,总结出其楚辞学的价值和不足,并归纳出其对现代楚辞学以及学术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陈秋丽[8](2016)在《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4月11日北京作家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受到媒体和知识界的极大关注。“王小波之死”不但成为1990年代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随后持续升温的“王小波热”也给当时正处于疲软状态的中国知识界和文坛带来有力的冲击。“作者已死”既为结果又为前提,王小波被迫成为一个文化事件、文学争鸣、社会舆论交织而成的大众焦点,一个被传颂也被诋毁的“世纪末神话”。生前无名的王小波伴随着推崇和争议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令人瞩目的文化符号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综观王小波研究,不难发现几个普遍现象:1.对作者的兴趣多于对作品的兴趣;2.对其杂文价值的肯定大于对其小说价值的肯定;3.在小说研究中更偏重外部研究而非内部研究。本文即基于对王小波小说过度阐释与阐释不足并存的状况,以王小波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游戏”的角度去观察、理解、阐释王小波的小说世界,从中挖掘王小波小说的艺术价值。在本文中,游戏不是作为一种小说精神或小说功能,而是作为小说本身的存在方式。第一章《作为游戏的小说》通过对游戏观的梳理,阐释了游戏与小说的关系:艺术是审美的游戏,而小说作为一门虚构的艺术,与游戏之间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一部优秀的小说正是作为游戏的典范而存在。本文把游戏看作是王小波小说的存在方式而进行解读,所依据的正是伽达默尔以艺术作品本体论为核心的游戏观。但是,这与康德——席勒的“自由游戏”观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王小波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实现了创作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体现了小说创作道路上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一个时常被忽略却始终没有丢失的传统,那就是小说的游戏传统。带着警醒的态度和怀疑精神,王小波把小说外这个“不自由”的游戏场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游戏”的场所,它上至唐朝,下至未来,如此远离现实又始终拒绝遗忘历史,它既是虚构的王国,又是真实的土壤。而面对这个游戏的“无规则”,王小波给出了自己的规则——人性。小说首先是作者的独自游戏。第二章《“我就是王二”:智者游戏》从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数学游戏、复调世界里的互文游戏、对可能性自我的探求游戏四方面展开论述。通过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王小波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对生命自由和写作自由的坚守。在这份坚守中,他发现了虚构之美并以此为写作的最高追求。在诠释虚构之美的同时,王小波把对数学的热爱加入到小说创作中,拿数学说事儿是他的独门暗器,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成为他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特的精神出口。数学游戏作为王小波小说重要的个人标志,其核心是思维的乐趣。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逻辑推理过程,逻辑推理成为他讲故事的一种独特方式。作者精心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众生喧哗的“王二”世界,既是复调小说的完美范例,又从不同层次诠释了互文性的内涵。无论是想象力的虚构游戏还是交错其中的数学游戏,无论它们建立起的复调世界里的多重生活呈现出怎样复杂的交错与诡谲的呼应,其目的都仍然是对自身的寻找——寻找现实的王二和可能的王二。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小波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言说和自我符号化乃至经典化的过程。透过笔下的主人公们,作者对人的存在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对自我存在方式的寻找中,表现出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对极权制度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和坚持。寻找王二,对王小波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充满智慧的游戏。只有读者的加入,小说才能成为真正的游戏。第三章《“我来讲个故事吧”:作者和读者的二人游戏》首先从古老的讲故事游戏谈起,指出王小波的小说不仅是对现代主义传统的继承,而且在“后现代”的手法之下实现了对古老的故事传统的回归。不但把读者拉入了作者的游戏,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喜剧精神始终是这一古老的故事游戏里不曾改变和不可撼动的要素。王小波内心的自由不羁、对故事和虚构的迷恋以及跳脱大胆的想象力,三者合力促成了他把唐传奇作为想象的出口,精心而有序地打造了一个带有“王二”标志的传奇世界,在古今之间、在现实世界和传奇世界之间、在叙述人“我”和“我”的传奇主人公之间建立起既关联又独立的复调关系。我们能看到传奇背后的作者对自由主义独特的解读方式、对个人在群体中不趋同与不屈从的激赏之情,透过传奇世界的神奇和荒诞传递给读者,让这个故事游戏不仅仅是有趣的,而且在一个有限的封闭空间中解放读者被现实束缚住的想象力,实现放纵不羁的冲动。王小波的“新传奇小说”一方面为了摆脱现实生活的琐碎不堪,另一方面则意欲通过建立一个传奇世界而引发读者对神奇、诗意的向往之情、对智慧和有趣的追求之心,在《万寿寺》以“失忆——诗意”为线索的故事迷宫里,我们读到了王小波内心的声音: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而重要的是通过写作改变自己。在作为游戏的小说中,游戏场是指整个文本世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身处的世界在文本中的投射。第四章《“我的阴阳两界”:语言搭建的游戏场》首先从“革命时期的爱与死”的角度,解读了王小波小说从个人经验出发,以一个个个案的面目,揭示了想吃、想爱、想活下去这些最基本的人性得不到满足的生存状况下人的存在。我们不但能看到作者对人性障碍清晰的认知,而且处处感到“这些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的态度。王小波以自己特有的举重若轻的方式还原了一个业已被遗忘的荒诞的现场,在黑色幽默中再现了人在强权之下身体和思想受到双重奴役的痛苦和沉重。作者时刻警醒不再受愚弄、拒绝被安排和设置的生活的思想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则形成了“乌托邦”社会模式下的文学场和“反乌托邦”的精神内核。王小波自始至终把他和几代中国人所经历的痛苦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宝贵的财富,用特有的黑色幽默连接起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在他的小说世界中搭建起一个光怪陆离又耐人寻味的游戏场。在人类历史的荒诞时刻,在人的极端体验之中,人性既是被游戏者操纵的首要对象,又成为最后的游戏规则。这既反映在文本外的世界,也反映在文本世界之中。就中国当代文学短短的不到七十年的历史而言,我认为王小波小说既是先锋的,又是经典的。王小波及其小说带给中国当代文学的陌生化效果不但是强烈的,而且是持久的,这对主流文学批评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们看到的是避而不谈的态度或将其边缘化的处理方式。对先锋文学的理解不同,对王小波小说的先锋性的判定就会因人而异;王小波小说是否称得上经典,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所作的一切努力,仅仅是为王小波能否“入史”所作的一次据理力争,是作为一个读者,为自己喜爱的作者所做的最诚恳的一次致意。

加西亚·马尔克斯[9](2014)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辑》文中研究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着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对当代中国文学影响巨大。他的去世让"所有的钟表停止"。但停止不是冰冻,不是断裂,而是一种接续。因为浸蚀着马尔克斯魂灵的孤独依然在浸蚀着我们,并一直在汉语文学中回荡……为此,我们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辑,精选其最重要的作品《百年孤独》段落、创作谈、受奖辞、评传,以及国内知名作家、学者的评价等,以怀念这位一直在旅途中的大师。

元波[10](2014)在《作者之谜》文中研究说明古典作品多作者之谜,主要表现为作者是谁众说纷纭。比如《红楼梦》的作者就颇多议论。究竟是曹雪芹,还是另一个姓曹的人,争论不休。也有说是"石兄"所作,也有人说是曹雪芹他爸爸作的。鲁迅将《西游记》的作者考证为吴承恩井在几十年间为学界接受,但港、台某些学者并不完全认同,这也可以这么认为:《西游记》的作者至今尚无公认的结论。关于《金瓶梅》的作者

二、科学之谜 永无穷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之谜 永无穷尽(论文提纲范文)

(1)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他”和“他的人”
    第一节 库切小说在国外的研究
    第二节 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一章 库切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
    第二节 互文性的形式与精神
    第三节 互文性视域中的库切小说
第二章 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
    第一节 “内文本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情节的呼应与重复
    第三节 人物的再现与发展
    第四节 结构的分立与黏连
    第五节 自我的相似与相续
第三章 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
    第一节 “文本间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
    第四节 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
    第五节 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
结语 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
参考文献
附录 库切生平大事与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国学艺术札记(十六)(论文提纲范文)

传统和国学
一、核心不同
二、精神不同
三、身份不同
四、空间不同
五、成果不同

(4)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外研究现状
        0.2.1 国际象棋相关研究
        0.2.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0.3 国内研究现状
        0.3.1 国际象棋文化研究
        0.3.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3 创新之处
第1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人物塑造
    1.1 棋对人物的定位及定性
        1.1.1 棋与人物的特征符码
        1.1.2 棋与人物的文化定型
    1.2 棋与人物的逻辑性设置
        1.2.1 棋与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
        1.2.2 棋与人物组合模式的逻辑性
    1.3 棋与人物的功能和系统
        1.3.1 棋与小说人物的功能
        1.3.2 棋与小说的人物系统
第2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进程
    2.1 棋与文本动力
        2.1.1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显性显现
        2.1.2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隐性存在
    2.2 棋与读者动力
        2.2.1 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
        2.2.2 棋与读者的再编码过程
    2.3 棋与叙事隐性进程
        2.3.1 小说中的叙事隐性进程
        2.3.2 棋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功能
第3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视角
    3.1 棋与小说的故事空间
        3.1.1 国际象棋的空间表征
        3.1.2 异质空间的交互和冲突
        3.1.3 可能世界的空间
    3.2 棋与文本的空间形式
        3.2.1 《爱达》: 对数螺旋
        3.2.2 《人生拼图版》: 马的巡游
        3.2.3 《看不见的城市》: 数列和征子
    3.3 棋与小说的场景及视角
        3.3.1 棋与小说的场景功能
        3.3.2 棋与小说的叙述视角
        3.3.3 棋与交流的立场
第4章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意义
    4.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与叙事的审美价值
        4.1.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
        4.1.2 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价值
    4.2 西方文学中国际象棋叙事的传统与创新
        4.2.1 西方文学中的国际象棋叙事传统
        4.2.2 20世纪小说中的国际象棋叙事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5)梅洛-庞蒂绘画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梅洛-庞蒂及其“绘画哲学”简介
        二、对相关术语的界定与区分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思想和行为理论
    第二节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大地”与“道说”
    第四节 塞尚和克利的创作论
第二章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中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现象学》中的“知觉”
    第二节 《塞尚的疑惑》中的“知觉”
        一、“重新发现物体”
        二、“感觉使物体翻了个个儿”
        三、“看见了物体的气味”
    第三节 对塞尚绘画的知觉解读与其他解读的比较
    第四节 《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中的“知觉”
        一、古典绘画的透视知觉与现代绘画的自由知觉
        二、现代绘画知觉的“风格”理论
    第五节 《眼与心》中的“知觉”
        一、身体的两重性与视觉的生成
        二、可见性之谜
        三、对笛卡尔视觉哲学的批判
    小结: 绘画作为知觉艺术
第三章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中的“表达”
    第一节 《塞尚的疑惑》中的“表达”
        一、什么是表达?
        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
        三、塞尚的表达之难
    第二节 《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中的“表达”
        一、绘画表达与言语表达的相似性
        二、绘画表达与“绘画世界”理论
        三、绘画表达与身体表达
        四、绘画表达与“体例”
    第三节 《眼与心》中的“表达”
        一、存在的自我表达
        二、画家“把身体借给世界”
        三、“世界仍有待于去画”
    第四节 绘画表达中的“自由”
        一、《知觉现象学》对“自由”的讨论
        二、《塞尚的疑惑》中的“自由
        三、《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中的“自由
        四、《眼与心》中的“自由
        五、小结
    小结: 绘画作为表达
第四章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中的“存在
    第一节 《知觉现象学》对“存在”的阐释
        一、对“被知觉世界”的探讨
        二、“存在论解释的必要性”
    第二节 《塞尚的疑惑》对“存在”的阐释
    第三节 《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中的“存在”
    第四节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中的“存在”
        一、《自然》中的“存在”
        二、《可见的与不可见》中的“存在之肉”
    第五节 《眼与心》中的“存在”
        一、绘画对原初存在意义的汲取
        二、身体之肉与世界之肉的交织互逆
        三、存在的可见与不可见
        四、作为存在枝条的绘画手段:深度、色彩、线条、运动
    小结: 绘画作为通达存在的路径
第五章 梅洛-庞蒂与谢林、黑格尔、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比较
    第一节 梅洛-庞蒂与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
    第二节 梅洛-庞蒂与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比较
    第三节 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比较
        一、原初存在与身体主体的肉身关联
        二、艺术家自我表达与存在自身表达的平衡
第六章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意义
        一、对现代绘画的哲学意义的解读
        二、绘画对人类生存的救赎
        三、艺术真理的内在性与独特性
    第二节 梅洛-庞蒂绘画哲学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苏雪林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1章 苏雪林楚辞学的思想内涵与产生背景
    1.1 苏雪林楚辞学的思想内涵
        1.1.1 “域外文化说”的研究思想
        1.1.2 探寻死生的天命思想
        1.1.3 理性态度的民族主义
    1.2 苏雪林楚辞学的产生背景
        1.2.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术个性
        1.2.2 中国楚辞学发展的转型期
        1.2.3 现代学术建立的自觉
第2章 苏雪林楚辞学的文本研究
    2.1 文本疏证
        2.1.1 疏证体例
        2.1.2 疏证内容
        2.1.3 疏证资料
    2.2 《天问》正简述略
        2.2.1 《天问正简》的内容
        2.2.2 《天问正简》的价值
    2.3 名词考订
        2.3.1 考订内容
        2.3.2 考订特点
第3章 苏雪林楚辞学的神话研究
    3.1 中外神话比较研究
        3.1.1 创世神话
        3.1.2 世界大山神话
    3.2 中国神话系统的构建
        3.2.1 九重天神系
        3.2.2 世界神话梳理
第4章 苏雪林楚辞学的史学研究
    4.1 苏雪林的史学思想
    4.2 域外文化来华考证
        4.2.1 百家争鸣与域外文化
        4.2.2 屈原与域外文化
        4.2.3 楚辞与域外文化
    4.3 《天问》古史考证
第5章 苏雪林楚辞学的价值评定
    5.1 关于苏雪林楚辞学的历史评价
    5.2 苏雪林楚辞学的方法评价
        5.2.1 苏雪林楚辞学的比较研究
        5.2.2 “整理国故”的实质
    5.3 苏雪林学术研究的品格评价
        5.3.1 苏雪林的文化性格
        5.3.2 苏雪林的研究品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作者已死:王小波小说的阐释语境
        一、早逝者情结
        二、“非典型性精神偶像”
        三、“李银河时代”
        四、读者·批评家·大众传媒
    第二节 过度阐释与阐释不足:王小波小说的研究现状
        一、过度阐释的副作用
        二、“慢热”的王小波小说研究
第一章 作为游戏的小说
    第一节 “游戏的召唤”:游戏与小说
        一、艺术就是审美的游戏
        二、小说:“游戏的召唤”
    第二节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人性”:王小波的小说世界
第二章 “我就是王二”:智者游戏
    第一节 虚构之美:想象力游戏
        一、“变形记”: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
        二、“寻找神奇”: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
        三、“茫茫黑夜漫游”: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
    第二节 思维的乐趣:数学游戏
        一、数学游戏是王小波小说的个人标志
        二、从一个假设的前提出发:王小波小说中的逻辑假设和逻辑推理
    第三节 轻逸与连贯:复调世界里的互文游戏
        一、轻逸的复调
        二、互文与连贯
    第四节 寻找王二:对可能性自我的探求
        一、王二又见王二
        二、“我思,故我在”
        三、事关自由
第三章 “我来讲个故事吧”:作者和读者的二人游戏
    第一节 故事传统与喜剧精神
        一、古老的游戏——讲故事
        二、有能力的读者:“新小说”与“元小说”的影响
        三、轻的力量:小说的喜剧精神
    第二节 无中生有的传奇
        一、妄想的迷宫,不朽的传奇:王小波小说传奇叙事模式的形成
        二、无中生有,作意好奇:青铜时代的浮世绘
        三、故事新编: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传奇因素
        四、“想入非非”:传奇背后的作者与读者
    第三节 甜美的耗散:《万寿寺》的迷宫式写作
        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时间分岔,空间并置
        二、失忆——诗意:认识自我的虚拟之路
        三、女性即迷宫
第四章 “我的阴阳两界”:语言搭建的游戏场
    第一节 “革命时期”的爱与死
        一、“知青”,非“知青文学”
        二、以性为名:“革命时期”的爱情
        三、“光荣”的荆棘路——王小波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四、一个人的“似水流年”
    第二节 穿梭在时空隧道里的黑色幽默
        一、“革命时期的痔疮”:人性的逆转
        二、乌托邦的前世今生
        三、“我的阴阳两界”:沉默和话语
余论 写在文学史边上的王小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科学之谜 永无穷尽(论文参考文献)

  • [1]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3]国学艺术札记(十六)[J]. 徐建融. 国画家, 2019(04)
  • [4]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D]. 袁娜. 湘潭大学, 2019(12)
  • [5]梅洛-庞蒂绘画哲学思想研究[D]. 张晓东. 山东大学, 2019(09)
  • [6]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 赵亚夫,张文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01)
  • [7]苏雪林楚辞学研究[D]. 郝皓. 河北大学, 2019(08)
  • [8]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D]. 陈秋丽. 吉林大学, 2016(08)
  • [9]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辑[J]. 加西亚·马尔克斯.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4(06)
  • [10]作者之谜[J]. 元波. 中国航空旅游, 2014(06)

标签:;  ;  ;  ;  ;  

科学之谜永无止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