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摭谈《阿Q正传》的长文短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弱水论文,我只论文,正传论文,长文论文,取一瓢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阿Q正传》(节选)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共有十七页之多。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来一个“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其具体做法是抓住课文中关键性词语作为突破,以点带面,珠玉串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对于本文的教学,历来存在着学生对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方面的忽略而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现象,因而不能很好地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于是,讲课之前我便结合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特点,先来一个“有意设错”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
我引郭洙若的话说“旷代文章数阿Q”,我们今天所学习的《阿Q正传》的确是一部世界文学巨著。接着我便提出:只不过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有个地方用词不当。如:“‘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句中“投降革命党”的说法妥当吗?按我的意见应该把“投降”一词改为“参加”,或者“投靠,投奔”都可以。
老师这么一“抖”,使学生“无疑之处见有疑”,都感到新奇有趣,兴致倍增,个个都积极地去重新阅读、思考起来,议论开来。
“不会罢,大文豪写文章怎么会用词不当?”
“说来也有理由,难怪我阅读时就觉得好笑,只是不知原因何在。”
“如此荒唐的话究竟是阿Q水平低说错的,还是作者写作时出差错的呢?”
抓住这个契机,我就以“投降”一词在此使用是否妥当作为披文入情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使见端倪”,从而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从中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首先,从“投降”一词来认识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目标明确,老师又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使学生逐步地掌握了“投降”一词的深刻含意和奥妙之处,从而变“有疑”为“无疑”。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这是一个被践踏、被扭曲了的灵魂的自白。“投降”一词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准确地写出了阿Q心理结构的深层。即深刻揭示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揭示了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国民灵魂和沉重的精神创伤。表现了鲁迅要改造国民精神的伟大思想。阿Q本是革命群众,应是革命主力军中的一员,参加革命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他意识不到,反而自认是革命的敌对势力,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既然一贯就站在革命的对立阵营里,如今要去革命,那就自然是称为“投降”了。阿Q的这种想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毒害,并且把它变为“合于圣经贤传”的思想。“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一语是鲁迅先生含蓄而幽默地道出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
接着又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这种精神毒害之下所形成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课文中并非仅见,学生在自读中又举出了许多,例如:阿Q和未庄的人们把革命党理解为身穿白盔白甲的反清复明的忠臣义士;阿Q设想自己参加了革命党时,不说“自己便是革命党”,而却说“革命党便是自己”;他的革命目的是报仇、发财和找女人;“大D是什么东西呢,……惩罚他忘了生辰八字,也敢来做革命党的罪。”在课文结尾部分还提到:“阿Q越来越气……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等等。
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标出要点之后,不仅把握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为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而且还由浅到深,深入浅出地掌握了阿Q们的思想上如此糊涂不觉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辛亥革命轻视农民,不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所造成的苦果。从阿Q的所说所想,不难发现这种用词不当而实当的特点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投降”一词的奥妙之处在于使小说寓意深邃,神韵十足,它教人悟出了一个真理:一切真正的革命必须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化心理的变革。
其次,以“投降”一词来梳理课文脉络
“投降”一词在课文中前后出现了四次,象一条红线贯串全文。但被学生忽略了。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把它找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梳理课文的脉络,又利于课堂教学的主干突出,以简驳繁,有条不紊。
“革命”给整个未庄带来慌恐不安,阿Q却快意,决定投降革命,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行动:大街上高喊“造反”的口号,奔赴静修庵,盘辫子,为结论革命党去找假洋鬼子商量革命,……。
在静修庵的一场“革命”中,假洋鬼子和秀才“不来招呼他”,他自问:“难道他们还没知道我已经投降革命党么?”
后来假洋鬼子、秀才和赵太爷相互串通,挂起“银桃子”加入革命党而不把阿Q放在眼里,阿Q又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要革命,单说投降是不行的……”于是向假洋鬼子乞求说:“我要投……”但终于不准革命。
通过梳理,使学生发现了“投降”一词在课文中竟然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足见鲁迅先生作品选词的精当,照应的周密,真令人拍案叫绝。并且使学生从中看到未庄是辛亥革命的缩影,看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的社会现实。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对阿Q思想的劣根性以及鲁迅的写作意图学生又能看得见,摸得着,收到了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第三,从“投降”一词来看鲁迅的讽刺艺术风格。
为了使学生能读到“精髓”,读出意味,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作整体性、综合性的审美鉴赏,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阿Q正传》之所以被堪称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讽刺文学的典范,是因为鲁迅先生用他所特有的辛辣的讽刺艺术进行创作,因而笔下的艺术形象往往使读者受到“寓教于乐”,“发扬真美,以娱人性”的审美教育。
阿Q不说“参加革命党”而说“投降革命党”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庄”词谐用的讽刺艺术风格。把“投降”一词用在人们看来不适当的场合,使它产生了滑稽之感,借以产生讽刺的效果,从而揭示了病态的社会,病态的灵魂。这是鲁迅先生经过严肃的艺术处理之后,带泪的笑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批判力量。
这种庄谐杂用,从而产生喜剧美感,使文章意趣盎然的例子在课文中不少地方都能体现出来,教学时我就注意去引导、启发学生列举了阿Q在幻想中假设一切欲望的自然满足来实现虚假的心理平衡的例子,并在举例的基础上加以点拨,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例一:“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因而要投降革命党,高喊了“造反”的口号,使骑在头上的赵太爷之流胆战心惊,因此阿Q很得意,于是陶醉在他的“革命”幻想曲里,悬想自己怎样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既可以惩治赵太爷、假洋鬼子,又可以重新来安排小D、王胡的命运。自己还可以随便挑选老婆……
可是一觉醒来,“走出街上看,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
这真是一个富有幽默感的讽刺和善意的嘲笑。阿Q的心理流程是循着:“悲剧性——喜剧性——悲剧性”来发展变化着。
例二:阿Q不准革命被赶出后,使“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最后在赵家遭劫的问题上,阿Q想去告官,将假洋鬼子“满门抄斩”。但清政府已被推翻,向谁告状呢?
这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多么可笑可怜啊!在这里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是被讽刺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了吗?
通过鉴赏品读,使学生直观性地看出了鲁迅先生的讽刺艺术是具体表现为:用喜剧控制悲剧性,用诙谐来诉说不平的悲喜剧特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学生不免会对鲁迅的创作态度产生疑问,于是我又顺应着他们的心理规律进一步引导他们探索课文的真谛。接着设疑提问:课文中的诸如此类,难道是鲁迅先生专找这些愚昧、落后、不觉醒的阿Q们的烂疮疤瞧不起他们吗?
因为这一问制造了矛盾,又触发了学生的思维,争议问题的气氛又浓厚起来了。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议论中,老师阐明道:课文中的诸如此类,正是鲁迅“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教人读了之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先生“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并呐喊人们去敢于“直面于惨淡的人生”;是鲁迅先生把严肃的人生课题和生活真理寓于轻松的“善”与“笑”中,使人们在笑中发现可悲,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同时也是鲁迅先生借此来唤起国人的反省,开通民智,正视现实,奋起抗争。并不是鲁迅先生瞧不起他们,嘲笑他们,而是“启”他们的封建意识的“蒙”,借以达到改良人生,改造社会的目的。
由于老师把课文中的精髓鲜明地实现在学生的眼前,创造了余音绕梁的课堂气氛,因此学生个个都带着怡神悦志的美建走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