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大窑上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并从探究性教学流程展示、探究性教学的操作方法、探究性教学引导策略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方法实践
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就是怎样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索性学习,怎样在小学数学课题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当前,在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上,气氛都比较沉闷、枯燥,课堂效率不是很高,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应将探究性教学方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本文就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来展开讨论分析。
一、探究性教学流程展示
1.找到问题所在,建立自主探究的问题,唤起探究的积极性,找到探究的目的和方向。
2.自主探究,使每个学生都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自己找出探究的方向、选择有效的探究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包括独立与合作探究。
3.有效引导,它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的每个步骤中,随着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教师都应当作出适当引导。在新课程导入步骤中,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小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在探究步骤中,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已经帮助其端正解决问题的思维,引导小学生深入探究;在建立步骤中,让小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使其思维得到拓展;在问题延伸步骤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让他们提出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
4.建立应用。总结探索过程中的结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并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从而引发出新的探究问题。
二、探究性教学的操作方法
1.找到问题的来源。有问题才会去进行探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情境的创设,要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多方面、多角度地建立一种学生熟悉但不能一下找到答案的探究性问题,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探究。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本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小学生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小数的性质时,就可以在9的末尾添加一个或两个0,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加了0之后,它们的大小有改变吗?”对此问题,多数学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接着,教师又提问:“那么在0.9的末尾添加一个或两个0,它的大小变了吗,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倘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轻易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中发现、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教学效果就会更有效。学生能提出问题,表明其是思考、分析了,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圆的面积”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看看课后练习,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通过看题目之后,想知道哪些信息?”学生会说:“什么是圆的面积、怎么样算出圆的面积、学习圆的面积有什么用?”这些问题都是经过小学生思考而提出来的,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其思维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很想弄明白这些问题,所以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引导小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比例应用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问学生:“同学们都看过警匪片吧,警察为什么可以根据罪犯留下的脚印来判断罪犯的身高和体重呢?”小学生会立即对比例的知识十分感兴趣,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又如,在讲解圆的知识时,让小学生去思考,然后提问:“同学们都看过马戏团表演吧,观众都是围绕表演者形成一个圆形来观看表演,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小学生会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探究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2.探究的方法。现代教学观点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很想自己去研究知识,但却不知道应当怎么样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正是因为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些例子,教导学生探究的基本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结构的特点,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特点是一些跟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问题作为例子,展开深入地学习和探索,并搞清楚其中的道理。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方法,如如何搜集数据、观察现象,等等。
例如,在讲解能被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首先应将能被3整出的数的特征作为例子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找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并对这些数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其中的规律,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规律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其他数学问题展开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明白到底是教数学还是做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去感悟数学知识,比如,摸一摸、画一画,等等,随后通过类比和分析展开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所感悟,从而把模糊、零碎的想法转化为清晰的理念,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探究性教学引导策略
在探究过程中,可能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操作方面会有所偏差和阻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有效地引导,在教学内容关键的地方展开有效引导,以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有关“比”的知识时,在新课导入时,可以对学生说说今天学习的“比”和以前学习的“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提问:“同学们,老师要你们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是比,比是怎么样表示的,什么是比值?”通过这样引导,可以很好地抓住课本的关键,当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时,就能基本了解知识内容。然后,通过教师讲解说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对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地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地创新和分析,展开一切工作都的目标都是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力求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探究性教学方法,使其在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归纳和总结,从而很好地启发学生,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赵文继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探究性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