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忠华
澜沧县东回镇农业服务中心 云南普洱 665600
摘要:水为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一直都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当前,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正朝着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这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常出现严重的水旱灾害,这暴露出我国在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研究和探讨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常见问题,制定有效的长效管理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现状;对策
1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现状
1.1农田水利工程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
以某县水利工程为例,该县的水利骨干工程,包括引水工程、蓄水工程和提水工程等,大部分修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灌溉工程都已“服役”30至50年,并且很多工程当时建设标准较低,后期维护不到位,工程关键零部件老化严重,再加上淤积等原因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受益面积不断减少,蓄水能力降低,无法保证灌溉效果。现有的水库灌区等大中型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30%。很多农村水利工程因工程老化、洪水毁坏、长期运行,库、塘、坝及排水渠严重淤积,再加之人为损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该县近五分之一的耕地除涝不达标,部分耕地无法保证灌溉,很多地方水排不出、引不进、灌不上。尽管近几年该县实施了“人饮”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还有一些农村存在饮用苦咸水、污染水等情况。最后,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导致农村周围水环境不断恶化,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不够深入
资金短缺直接造成农村水利工程效益衰减、年久失修,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水利管理机制不活、僵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和建设方面,实行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城乡分割管理模式,与实际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制约了水资源的统筹兼顾、统一管理、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某县为例,该县环保局负责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质量;水务局负责水资源保护;国土局负责砂石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分段管理,影响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另外,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区域性,在该县跨村的水利管理是镇乡负责,跨社的水利管理是村负责,镇乡和村都没有具有水利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加之农户参与意识不强,筹措资金难度大,致使农村水利工程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维护,设施陈旧老化,效益衰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缺乏专业化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在对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缺乏专业化,从而容易出现对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形成重视建设和开发内容,但是却忽视了管理、配套设施以及保护等内容。这样就容易造成农村水利工程会因为管理不当,对基础设备没有及时进行管理和维修,这样也就导致了工程基础设施严重受到老化和损坏,也致使了用水系数不断降低,造成更深一层的隐患。
1.4农村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在水资源利用开发方面,未根据规定执行,普遍存在超量用水的情况。尽管我国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但该县还沿用大水漫灌方式,水渠缺少防渗衬砌措施,甚至还有很多渠道是土渠,渠系水利用率较低。在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中,一般采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方式,微灌和喷灌因需要较大投入而推广面积有限,不健全,准确计量不完备,造成进入农户或田间的水量无法控制,只能采取按亩计价的方式,导致不管用多少水量,都一样收取水费,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
2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由于本身规模的限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大多小型水利工程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管理部门往往只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而忽视小型水利工程,基层水利部门所拥有的监测水准不够,无法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与监督管理。
(2)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需要专项资金。虽然大力支持中国的农村水利建设,但是制定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政府资金不足,所以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将逐渐增加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难度。我国许多农村水利工程是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在施工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是非常严重的。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工程效益。某些地方存在漏水和其他质量问题,但是当地政府已经开始修复供水设备,却没有发现任何具体的质量问题。因为不知道道具的质量,在维修过程中浪费了很多钱,盲目维护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3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发展对策分析
3.1明确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意义
现如今,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于农村水利工程运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应该加强工程管理。相关领导应该明确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引导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有关领导也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定期参加培训,加深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2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
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权责划分制度和管理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首先,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权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确认,在农村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和长效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工程项目检修、维护和管理。对于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应该根据权责划分结果追究责任,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改进工作,促进长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工程技术指导组织,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并对长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促进长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3.3重视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对工程各项细则进行明确
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在合同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参与到合同的签订工作中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合同内容,对工程中各个环节和要求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保证合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以此为基础,各级领导人员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村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行明确,编制好合同内容。其次,参与建设的各级单位和管理单位需要对水利工程涉及到的内容和合同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审,然后再进行合同的签订。在履行合同中,参与施工的各个单位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一旦发现合同出现问题,需要积极地进行讨论,重新进行合同的编制。最后,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合同的保管工作,突出其法律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开展。
结语: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做好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工作,需要对工程细则进行明确,并对水利管理监督机制进行完善,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管理价值,提高农业收入。
参考文献:
[1]王朝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解析[J].南方农机,2017,48(06):132-155.
[2]兰光.分析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1):267-268.
论文作者:刀忠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村论文; 长效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合同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