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6
摘要:市政给排水是指用于供给水源、废水排放以及改善水质的工程,为了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环节应当考虑其科学性、节能性与经济性,使得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市政给排水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输水方式;管网分区
以合格的水质为前提,保证输水管线的正常供压,使得给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合理的输水分区能够保证排水管网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是由需求水量和当地的地形条件等综合性因素决定的。然而造价成本是管网分区需要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以合理设计给排水管网分区的规模和设计中的施工技术,能够适合管网分区的合理布局,在保证尽量低的成本造价的基础上确定有效的管网分区方案。
1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方案
1.1输水方式概述
输水方式可以分为压力流输水方式和重力流输水方式,压力流输水方式就是在城市的输水过程当中,通过依靠水资源的施加压力来对水源位置进行提高或者改变。根据压力的获取方式也可以将压力输水方式分为机压输水系统和自压输水系统,机压输水系统是利用水泵的形式来对水资源进行输送,通常是在水资源的位置不能满足自压输水条件时,就可以通过对水泵施加压力将水资源输送到指定的位置。而自压输水系统是当水资源存在的位置比较高的时候,利用自然条件的落差优势形成一定的压力对水资源进行输送。重力流输水方式也可以分为承压流输水和无压流输水,所谓的无压流输水就是指在输水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压力,流水速度是依靠地势的高低来取决的,无压流输水现阶段只提供给比较开阔的蓄水池或者是面积比较大的水库。承压流输水在输水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静水压和动水压,承压流的输水方式主要是依靠管道来进行输水,依靠在管道中的压力来进行传输,但是它的压力取决于管道的长短和宽窄,如果水力的坡度和地势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动水压就会随着高度逐渐消失,就会停止水资源的输送过程,但是在管道的末端还是存留着一些水资源。这个时候就压依靠静水压来进行输送,一般供给的地方是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或者是城市的供水网中。
1.2输水方式选择
输水过河的方式也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管道架空过河和河底埋设都属于输水过河的输水方式。管道架空过河是城市输水方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输水时一定要对管道的桥梁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选择管道方式的选择,然后还要对管道的长度和架空高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在设计上一定要合理适当,经过反复科学的计算才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例如管道架空的高度就要考虑到河中船道的经过高度,长度也需要进行多次的连接。河底埋设方式是指在输水过程中,为了节约河上的传输空间资源,就可以利用穿越河底的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这种输送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考虑到河床的位置是否科学合理,河流下面的管道经过长期的浸泡是否会出现腐蚀和腐化,防止在输送水资源过程中管道出现腐坏和损坏现象,否则将会严重的影响城市输水的质量。山区输水方式有水渠输水方式和跌水井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水渠输水方式适用于一些山区城市,这些城市的地势高度不宜,落差比较大,就可以采用重力流输水方式,按照水资源的位置高度选取最短的输水线路。长距离输水方式就要考虑到供水时所跨越的地区和河流,然后才去安全高效的输水方式进行设计供水。由于长距离的输水方式对资金的投入量比较大,所以就必须对输水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严格谨慎的考虑,提高输水效率。对于输水的管线线路、材质都要进行严格筛选,必要时还要安装空气阀。
2市政给排水管网分区的设计
现阶段市政给排水管网分区还存在很多问题,为该地的节能用水与市政工作提高了难度,应当加强管网分区的设计工作,综合考虑多方元素,提高城市供水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明确管网系统具体应用
对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在综合考虑各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促进管网系统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第一阶层网管系统是对功能的设定,将各个区域分布的管网进行标记。第二阶层与第三阶层是对管网系统空压、改压、减漏等方式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第二阶层与第三阶层的应用较多。
2.2进水点的确定
进水点与边界数量是管网分区设计的关键,进水点知识水源的采用,一般情况城市的供水管网庞大,会根据当地地势与水域情况的不同设置多个进水点,管网分区的设置应当充分把握进水点的位置,对进水点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设计,并根据进水点处水域的大小进行合理的水泵装置安排。对水域进行有节制的开采和使用。在事故较为频繁的区域,采用多点供水的方式能够维持当地的持续供水。
2.3管网分区优化
管网分区的优化需要通过对输水管道、阀断等设计来提高输水质量,并降低能源消耗。首先在输水管道的设计上,应当合理的利用地势地形对城市周围的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设计优化水资源的采用过程,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是阀门的控制,城市管网错综复杂,且建筑分布密集,当一处管道出现漏水现象时,应当及时利用阀门进行断水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的设置阀门可以避免管网内的死水现象,在管网的末端设置排水设备,保障管网内部的水资源充分流动。最后,管网的使用检测,对管网的输送水以及阀门的断送进行质量检验,观测在输水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通过对管网运行情况的检验与分析,最终确定管网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在检测中观察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性,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2.4给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
随着城镇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管网的管理设计尤为重要,建立在GIS基础之上的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管网的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通过模拟图的构建观测城市管网的具体分布。首先,GIS系统可以实现权限分层管理,即对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权限设置。一种是用户权限组的设定,这对操作者进行群组划分,规范操作者的系统使用范围。另一种是自定义权限,能够对不同群组的人进行特殊的权限分配。提高管理的效率性。其次,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系统中包含了管网工程信息、使用信息、维修信息等,要求管理人员在每次维修过后将维修的信息完整的录入系统中,完善系统中掌握管网信息的全面性。最后,管网信息系统提高管网管理的有效性,利用GIS系统及时监测与报告管网故障的具体位置,并根据管网分布的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修理,使得管网故障得到及时的解决。市政给排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规范了管网管理的具体事项与制度,提高管网设计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市政给排水输水方式的设计包括输水方式类型、输水方式的选择以及过河输水方式的选择等,而市政给排水管网分区的设计包括明确管网系统具体应用、进水点的确定、管网分区优化以及给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通过有效的给排水管网设计与管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磊,姚远.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41-143.
[2]曹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科技资讯,2017,(14):56-57.
[3]李全.关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选择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752-752.
[4]左文根.市政给排水设计环节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7(21):25+31.
论文作者:王春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管网论文; 方式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分区论文; 市政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