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电磁兼容分析论文_张小明

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电磁兼容分析论文_张小明

(常德市无线电监测站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无线电是当今社会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无线电管理的基础和重点,无线电监测工作有效性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无线电业务是否能够始终正常运转。无线电干扰源是导致通信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开展中,技术人员应牢牢把握电磁波在空间传递过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一特点,加强对于无线电干扰源的排查,并通过无线电通信电磁兼容分析手段掌握无线电通信设备需要具备的性能指标,以便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提升无线电业务运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就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的电磁兼容分析工作进行了探讨,围绕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无线电;监测;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作为当今社会远距离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相较于其他传统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在通信距离、通信速度均有着突出优势。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无线电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各种外界因素均可对其形成干扰、妨碍无线电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为此,加强对于无线电的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无线电监测工作不仅是无线电管理的基本要素,同时更是促使无线电业务稳定运行的保障。通过对无线电进行检测,相关学者逐步提出了电磁兼容这一概念,认为当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提高时,则其抗干扰能力将显著增强,换言之,无线电设备运行稳定性将显著提高水平,最终实现确保无线电通信正常稳定进行的目的。

1电磁兼容含义

电磁兼容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为无线电通信资源的合理的配置、规划、管理以及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以不断提升无线电通信电磁兼容水平、促使各项无线电业务稳定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电磁兼容分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截止目前,无线电兼容分析已成为了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证实,在周密的无线电通信电磁分析的指导下,各通信运营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动态、实时的对无线电通信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如帮助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无线电通信接收设备的配置要求、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展无线电通信配置设计工作等。

2无线电干扰的常见类型与等级

就现目前的工作实际来看,无线电干扰主要表现在无线电频谱方面,受到一种或多种由辐射、发射和感应耦合形式组合而成的无用能量的影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收功能将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接收到的无线电信息出现差错或丢失。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无线电干扰具体可以分为无线电邻信道干扰、无线电同信道干扰、无线电阻塞干扰、无线电带外干扰、无线电互调干扰以及无线电杂散辐射干扰等6个类型,不同类型的无线电干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均可导致无线电接受信息出现差错,影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此外,根据无线电干扰的情况和程度,无线电干扰可分为允许的、可接受的以及有害的3个等级,允许的无线电干扰一般不会对无线电信号的接受形成影响,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忽略不计;可接受的无线电干扰可在一定程度内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接受,但所造成的影响不会严重影响信号接受,除非必要,否则可以不与排除;有害的无线电干扰将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接受,应当第一时间予以解决,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3无线电检测工作中电磁兼容主要控制策略

无线电检测工程中的电磁兼容分析属于无线电通信服务工程学科的一种,进一步提升无线电电磁兼容水平、保证各项无线电业务的有序开展是无线电检测工程的最终目的。大量研究证实,提升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排除精确度和排除速度的关键在于有效提升电磁兼容分析质量和分析效率,为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无线电通信电磁兼容控制策略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从现阶段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我国主要实施的无线电通信电磁兼容控制策略包括滤波、接地、屏蔽、隔离以及平衡传输五种,具体而言:① 滤波策略。滤波策略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消除信号扰动,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对无线电通信传导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技术人员分析难度,提升工作效率。②隔离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策略为目前无线电通信电磁兼容分析控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策略,通过对无线电通信中隐藏的地环路干扰设计进行分析,可有效保证无线电信号传输安全性。③ 屏蔽策略。屏蔽策略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接地策略联合使用,即选择施工材料时,在无线电电磁兼容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无线电通信屏蔽层和具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材料的选择符合设计要求,为无线电的稳定运行提供物质保障。④ 接地策略。接地策略实施质量的关键将直接关系到无线电通信质量的高低,使用电磁兼容的分析方法对无线电通信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有利于及时排查好解决无线电通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现象,提升无线电运行稳定性。⑤ 平衡传输策略。同屏蔽策略一样,平衡传输策略通常也不单独使用,而是与隔离策略搭配使用,最大限度降低的降低无线电信号受到的地环路干扰、维护通信系统中信号平衡传输的状态是平衡传输策略的主要目的。

4无线电电磁兼容分析的必要性

作为无线电通信安全策略的一项重要手段,只有进行有效的电磁兼容分析,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明确无线电通信中的薄弱环节和干扰因素,从而施以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无线电通信稳定性和安全性。

4.1解决谐波杂散干扰问题

无线电通信谐波杂散干扰是无线电通信中的最主要干扰因素,对于无线电信号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该干扰通常寄生于辐射之中,将严重降低无线电通信接收质量,影响无线电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证实,通过有效的电磁兼容分析,设计人员可通过对接收机性能进行提高的方式来精确、迅速的解决谐波杂散干扰问题,当无线电接收机的性能得到有效改进时,谐波杂散强度可因此得到显著抑制,此时再配合以对无线电信号接收机分布的科学规划,大部分谐波杂散信号均可被有效隔离,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改善无线电通信信号质量的手段。

4.2解决互调干扰问题

多台复数发射机同时工作是互调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多台复数发射机同时工作时,大量不同信号、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将同时发射,彼此难免产生扰动,所形成的干扰便是互调干扰。技术人员通过对电磁兼容进行分析,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产生互调干扰的多台无线电发射机,并可以通过对频率进行组合、对频道间距进行适当调整、对发射机间的耦合损坏频率进行控制来有效减少或消除干扰,为无线电信号的接受 “保驾护航”。

4.3解决非无线电干扰问题

非无线电干扰大多指电力设备、电气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同样可给无线电通信的正常使用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受无线电和非无线电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的影响,相较于无线电干扰,非无线电干扰的无线电电磁兼容分析适应性更低,为更好地实现分析效果,一方面,分析应当在非无线电的电波能量处于较低水平时进行;另一方面,需进一步搭配其他分析技术使用。

5结束语

消除电磁信号扰动、保证通信质量是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永恒课题,电磁兼容分析不仅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电磁兼容的前提,同时更是降低干扰因素对无线电通信负面影响、提升无线电通信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当不断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谢勇.无线电监测机房电磁兼容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7(11):21-22.

[2]刘仲亚.800MHz数字集群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分析等5个项目通过专家评窜[J].中国无线电,2012,(1):84-84.

[3]郑娜.电磁兼容分析软件在边境协调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16,(12):34-36.

[4]许瑞琛,宋起柱,王俊峰等.无线充电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研究[J].电信科学,2014,(8):66-72.

[5]毕浩云,秦夏臻,马欣等.无线电测向系统设备性能测试[J].上海计量测试,2013,(2):13-14.

论文作者:张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电磁兼容分析论文_张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