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
一、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
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所谓主体就是指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指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主体与客体是在对象化活动中相互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作为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可见,活动是主体存在的依据和条件。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正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一样,主体的存在方式是活动。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任何人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也无法发挥。离开了活动的人,只能是潜在的主体、可能的主体,只有承担和发动了活动的人才具有主体的规定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2〕人的活动是一种“人类机能”〔3〕。
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不管是整个人类的主体性,还是个人的主体性,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不是主观精神的固有属性。从根本上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活动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
就整个人类的主体性而言,第一,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实践而生成的。人类是凭借自己的劳动活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人是有自我意识存在的。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实践相伴随的,可以说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实践能力的积淀和升华。实践活动使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使人意识到“我”的存在,从而产生主体自我意识。主体自我意识从无到有、从比较模糊到比较清晰、从个别成员所具有到较多的成员所具有,都是实践活动使然。第三,人需要的发展也同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需要是主体活动的动力要素,需要的不同直接决定主体动力的方向和动力强度的不同。人类的需要在初始阶段是属于本能的需要,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但是越往后发展,人类的需要就越具有社会性,也就越受实践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需要及用来满足需要的实践手段、实践能力反过来成为产生新的更高需要的内在根据。第四,人类的主体能力也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的主体能力集中表现在活动手段的创造上,即工具和语言的发明。“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最粗笨的石刀。”〔4〕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都是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产物,在工具中记录着一定时代人的动作方式,标刻着他们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水平。不但工具的制作有赖于人的创造能力,而且人的创造能力也有赖于工具。工具一方面延长了人的手和感官,强化了人的机能,另一方面物化了人的经验,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第五,人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实践是文化的生成机制。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5〕通过实践,客观外界自然成了属人的文化世界,无论是物化形态的文化、规范和制度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就个体主体性的生成而言,同样与自己的活动紧密相联。人类个体“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6〕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他只有在社会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使自己的能力获得发展,个性获得丰富,也只有通过自己与他人、族类总体的普遍交往活动,使自己转变为社会的与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时,才能获得社会性的个性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本质的规定,也才能使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发展。个体从事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活动,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个体主体性。个体在从事各种性质和水平的活动中逐步获得人类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个人的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重演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状况,并随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实践是一种对象化活动。“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7〕主体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掌握以及各种文明成果的消化、吸收,使其逐渐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从而进步生成、改造和发展了主体自身,不断造成新的力量、观念、品质、情绪和能力,使主体更加完善和发展。个体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育作为一种本体性的活动存在,就应有效地设计、组织、规范和实施。“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8〕
二、现实教学体系中主体性生成机制的缺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生产活动或实践活动时指出:“生命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9〕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人的总体活动也就表现为“<@2主体客体@>”结构和“<@2主体主体@>”结构的双重构架。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作为人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实践活动同样表现为这种双重结构。
学校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教育活动方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发展成为具有高度主体性的人,具有实践主体性、认识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需要在教学活动的“<@2主体客体@>”结构与“<@2主体主体@>”结构的双重构架中、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从“<@2主体客体@>”结构和“<@2主体主体@>”结构可具体分为以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或创造活动、以主体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以主体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以主体检测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活动形式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共同发挥着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又各有侧重。以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或创造活动侧重于人的实践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人成为实践的主体。以主体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侧重于人的认识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人成为认识的主体。以主体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侧重于人的审美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成为审美的主体。以主体检测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侧重于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侧重于人的交往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使人成为自由自觉交往的主体。学生要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成为完整发展的主体,具有完整的主体性,就需要有相应的活动形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就要遵循这种主体性的生成机制。
由上述几种活动形式观照我国现行的教学体系,可以发现,学生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是严重缺失的。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的缺失。现行教学体系在教学目的上是直接实现教学的外在社会目的,即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具有文化知识、能力和品德的人,而不是实现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主体这种内在教学目的,教学的外在目的代替了教学的内在目的,不是通过内在目的实现进而达到外在目的的实现,因而教师教的活动掩盖了学生学的活动,满堂灌是其典型表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都是从教师如何教来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是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步骤走,学生的学习、发展被牵着走,似乎成了他人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活动,而不是主动的自主活动。有人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10〕,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次数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次数中占为93.8%,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均微乎其微,分别占1.7%、2.7%与1.8%。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言语交往行为基本上是一个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是“听师由命”,即便将主动回答视为学生课堂上参与积极性的标志,这种积极性相当程度上只是更多体现在少数学生(“干部”学生、人际地位高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失缺了自主性活动。从学生在校的整体活动总量来看,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也是不够的。以1994年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为例。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仍是学科课程的课堂学习,属于自己活动的课时总量仍占极少比例(见表),最高为18.5%(小学一年级),最低为9%(初中各年级)。学生自主性活动整体的缺失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周活动课时统计
学段小时初中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
二
三
周课时
活动课
554333333
周课时总量
27
28
30
30
30
30
33
33
33
活动课时占 18.5% 18% 13% 10% 10% 10%
9%
9%
9%
课时总量比
据1994年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小学、初级中学周活动总量表改制
2、学生主体非反映客体的活动形式的缺失。现行教学体系主要以学生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其它几种形式的主体活动贫乏甚至没有。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特殊认识活动,而且还把这种哲学上的概括仅仅理解为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而在实践中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以课堂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来评价,以分数高低论英雄、论成败,甚至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交往教育简单地套用知识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这种教学实际上成了唯认知教学,仅发展了学生的认识主体性,学生只是认识主体,它严重压抑了学生其它方面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3、学生主体与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的缺失。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他与其他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成熟和提高。教学中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主要应是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往,它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教学体系,主要是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很有限。有人对小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的交往过程进行了研究,〔11〕结果表明,在时间构成上,师生交往独占型(整个课堂时间均用于师生交往)、师生交往主导型(师生交往时间占70%以上)比例高达近90%。在他们所观察的所有课堂教学的全部时间中师生交往所占比重高达93.2%。从空间构成上课堂活动的场所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这种秧田型空间形态无例外地导致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这种伞状空间宜于教师与学生全体(作为一个整体)之间的单向交往,而不宜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表面上看,全班学生是作为一个集体,每个学生作为其中一员或作为小组集体之一员在进行课堂学习,而实际上这种“班级”与“小组”无异于“聚合的大众”,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在课堂中学习,班集体并没有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学生之间在课堂中缺少交往与合作,甚至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封闭意识。现行的班级授课集体活动是“孤独的集体活动”。
4、非理性活动的缺失。人的活动是理性活动与非理性活动的统一,理性活动是指人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依据判断进行逻辑推理,按照思维逻辑、客观实际、客观规律以及一定的理论思想体系来制定实践行动计划和方案,并指导实践活动和行为合理进行的活动,是人以理性思维能力为前提和基础,借助逻辑方法,认识对象本质的精神活动过程。非理性活动是指人的非逻辑,非条理化活动,是人以非理性精神能力为前提和基础,凭借各种非理性精神形式(如本能、欲望、需要、意向、动机、希望、愿望、情绪、情感、意愿、信念、信仰等),依靠各种非理性方法(如想像、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来表达主体需要或客体属性的心理活动过程。〔12〕理性活动主要形成人的理性的主体性(理性精神),非理性活动主要形成人的非理性主体性(非理性精神或人文精神)。人的完整的主体性是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的协调发展和统一。而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唯理性教育,它以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精神能力为唯一目的,借助具有固定含义的语言、概念逻辑、科学等理性化手段和工具来实施,〔13〕而失缺了非理性的教育活动,因而它培养出来的人主要是具有理性精神而失缺人文精神的不完整的人,是主体性残缺不全的人,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主体性教学的设计
现行教学体系是教学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有其存在的条件和理由。社会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对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世际之交在国际交往中竞争与合作的顺利进行,等等,都需要主体性强的人来承担,而现行教学体系中主体性生成机制的缺失是不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观,实现教学体系的现代转换。
现行教学体系主要是知识教学,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是为了知识的掌握,因而转换教学体系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教学观。新的教学观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特殊认识说”,而是把教学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课程内容的掌握仍是重要的,但课程内容掌握本身不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成为构建学习主体的手段。教学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增强,使学生最终成为能够主动自主驾驭和支配整个世界(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主体。主体性教学的设计应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进行。
教学设计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规划和安排,在此,我们仅对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原则做一探讨。
由于活动是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和源泉,因此我们认为活动性原则应是主体性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活动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活动性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际操作,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
贯彻活动性原则,第一,要坚持整体性,要根据学年、学期、单元计划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整体设计,观照到学生活动的各个方面、层次和形式,使活动的形式与学习内容、目标相适应,注意活动的系统化和序列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统筹安排,不要局限于学校、课堂。第二,要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要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会选择、会参与,教会学生学习。第三,要能促进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交往。要使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用,保持和谐正常的同伴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第四,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追求效率的社会化活动,要求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教学活动的起动、维持、进程、方向、目标从根本上都是由教师来掌握的,这是社会实践活动规律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因材施教,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判定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标准不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而是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最大程度发展了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形成了主体人格。
注释:
〔1〕张雄著:《历史转折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页,第20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0页,第4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3页,509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1页,第125页。
〔7〕〔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第34页。
〔9〕休金娜:《活动—教育过程的基础》,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1〕〔12〕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13〕〔14〕庞学光著:《完整性教育的探索》,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