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ICU 江苏 扬州 2252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实施ICU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ICU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10%,死亡率为3.44%;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72.41%,死亡率为17.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采用ICU护理,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使患者能够呼吸通畅,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在急性加重期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ICU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86-02
慢性肺心病是肺血管、肺组织以及胸廓等慢性疾病引发的肺部组织发生病变,从而导致肺部功能出现异常,肺部血管的阻力不断的增加,使得患者的血压升高,右心室出现严重的肥厚现象,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衰竭[1]。在我国,慢性肺心病在内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为了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护理效果,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5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采用ICU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3.2±3.2)岁,病程5~25年,平均病程(14.3±2.5)年;观察组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4.1±4.0)岁,病程6~26年,平均病程(15.4±3.1)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面罩进行吸氧,同时采用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采用雾化器吸入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ICU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2℃,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加强患者的保暖,避免患者受风寒。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消除焦躁、恐惧心理。慢慢建立治疗的信心,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 ICU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ICU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控制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在进行护理时,需要配合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缓解患者的感染,还需要严格按照急性加重病患的护理原则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在雾化吸入时,要将药量均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肺心病患者在进行加重期,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潮湿通畅,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湿化,这样有利于患者的痰液稀释,促进痰液的排除,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对患者的湿化瓶中的蒸馏水要每日进行更换,加强湿化瓶的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呼吸正常,未发生喘息现象,同时咳嗽明显减少,肺部鸣音消失;有效:患者的呼吸、气喘以及咳嗽明显好转,肺部鸣音现象减轻;无效: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出现好转,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现象[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10%,死亡率为3.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2.41%,死亡率为17.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由于患者的肺部血管以及组织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肺部功能衰竭现象,从而使患者的血管受阻,血压升高[3]。肺心病患者在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4]。因此,在这个时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体征和肺功能状况,给予患者采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并使用氧疗以及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在ICU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重症监护护理原则进行护理,能够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面积,使患者呼吸道残余的痰液及时的排除,有利于避免细菌造成的呼吸道感染,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急性加重期。
在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5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ICU护理干预。在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控制,给予患者呼吸道进行湿化处理,保持了患者呼吸道的湿润,促进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使患者能够顺利的将痰液排出。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10%,死亡率为3.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2.41%,死亡率为17.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数据可以看出,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进行ICU护理干预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呼吸道感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提高了慢性肺心病病患在急性加重期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采用ICU护理,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使患者能够呼吸通畅,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在急性加重期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雪峰.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02(07): 116-117.
[2] 武敏,杨敬平,徐喜媛.BiPAP通气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hs-TNT与NT-pro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04(15):288-289.
[3] 伍南瑛.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护理与康复指导[J].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2015,02(01):576-578.
[4] 阿利亚?恰瓦尔.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过程[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20):689-690.
论文作者:葛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患者论文; 肺心病论文; 呼吸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肺部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