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汉语语言教学为平台,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对适应汉语和中国文化特点的传统语文教学法进行借鉴化用的基础上,论述在语言教学中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汉语;语言文化
引言
当今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深受世界认同,因此,有效率地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是大力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渴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动机。
一、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它跟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其他语言教学,属于同一性质。所以,汉语教学又被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赵金铭在《汉语教学概论》中认为,汉语研究是以语言学作为本体论的汉语本体研究,以心理学作为认识论的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以教育学作为方法论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以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学技术作为工具论的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赵贤州和陆有仪指出,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文学教学或为了单纯传授知识;第二,汉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不是母语教学;第三,汉语有本身的语言特点;第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自身的特殊性。
二、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分为文化因素教学和文化知识教学。文化因素,是指没有独立的单位(词汇)、形态标志(语法)和物理形式(语音),文化因素的体现,是在其它语言要素形式的表达中体现出来,如汉字、词汇、句子等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文化知识,是独立的语言系统,包括形式化符号化的价值观、习惯、风俗等文化意识,如:中国历史、中国道家思想和中国民间传统习俗等。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指的是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所涉及的文化,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一样,为语言要素之一。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知识指的是以专项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活动等形式进行的,有系统的教学环节。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的异同体现在,文化因素属于语言基本要素,存在于语言形式之中,文化知识属于文化体系。文化因素教学的实现,通过语言的内在逻辑体系,借助于语言任务的完成达到实现文化因素教学的可能性,没有明确的系统性。文化知识教学,需要根据特定的课程设置要求,按照明确的课堂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
三、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及文化知识教学的关系
文化知识教学,是指开展系统专门的课堂教学、讨论等实体教学形式,使学习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知识教学同语言教学是两种相互并列的教学形式,文化知识教学强调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因素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吕必松提出:“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因素隐含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即文化因素需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林国立认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体现着两种关系,“文化因素和语言的下位关系、文化因素和文化的下位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因素是语言的一部分。”因此,文化因素教学应在语言教学中进行,实质上是借助语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借助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中内含的文化因素,在能够完成基础语言教学与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习者吸收目的语文化。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融入一定的文化成分,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基础的语言教学是主体,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应超过百分之三十。
四、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运用
季羡林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精神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汉语教学中,将文化因素教学融于语言教学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4.1将文化因素教学融于课堂实践教学中
汉语教学实践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教学侧重点也不同。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在每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全面、自觉的加以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将文化因素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达到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汉语的目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胡同”、“苏州园林”时,可以传授相应的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解释“龙井”、“普洱”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茶文化;讲解“徽菜”、“川菜”等词汇时,介绍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等。对于初、中级学生来说,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中国文化知识,有益于提升学习者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对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需要介绍精神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
4.2针对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学习者
在汉语教学中,对于来自“汉文化圈”以内和以外的学习者,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汉文化圈”以内的的学习者,比如韩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学习者,其本民族的文化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对“汉文化圈”内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知识比较容易,可以从较高的起点进行汉语文化教学。对于欧美等“汉文化圈”以外的学习者,其本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反差。这些学生听中国人说话,往往只能理解字面上的含义,无法领会其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人与人初次见面时,常自谦地说自己不好、不足等等,欧美人不能理解,甚至信以为真。对于“汉文化圈”以外的学习者,在文化因素教学时,注意适度与适量,要解释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等他们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文化因素教学。
五、结束语
只有真正地将文化因素融入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去,才能使留学生真正懂得理解和运用汉语。比如,利用文化因素对留学生解释中国人谦卑的表达方式,避免留学生错误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闹出笑话,也避免留学生错误地认为中国人虚伪。只有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才能够让留学生们更加了解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帮助留学生克服许多交际上的障碍,使他们做到对汉语的活学活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高维.英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评《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2):112.
[2]谭丽梅,金学丽.国际视野:汉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语言与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06):2.
[3]祁志霞.浅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418.
[4]朱江. 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融入[D].云南大学,2014.
[5]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论文作者: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文化论文; 汉语论文; 语言论文; 因素论文; 知识论文; 学习者论文; 汉语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