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周安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周安

摘要:施工技术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对国家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技术安全问题。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一些具体保障安全的措施,希望能够给后续的实际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分析

一、水利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安全风险。

1、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可以说是水利工程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对于土方工程,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方式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我们分为水中填土式、干填碾压式、定向爆破式以及水利冲填式四种。在这四种不同的土方工程中,最常见的是干填碾压式。国家对于土方工程的质量是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的,尤其是其中的密实度以及强度等指标。如果出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即被认定为不合格工程。除了对于土方工程中的密实度与强度等要求外,对于堤坝的防渗性、稳定性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所以说土方工程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除此之外,土方工程还具有工序复杂、种类繁多、作业面小等特点,所以在进行土方工程时,一定要保证原料的质量指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求。对于大坝基础和边坡工程,大多数情况下还涉及深基坑的开挖,这时基坑支护方案还必须经过专家会审,如果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需对基坑进行降水、排水等专项处理,施工时定期检查控制点的位移情况等,从而确保基坑围护安全。

2、水坠坝工程

水坠坝工程其实就是指利用水流的冲刷作用来建造大坝的工程。这种工程和碾压方法施工的土坝相比,该法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而且费用低。这种方式只要有水流量足够大就能够建造,这种方式具有平衡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作用,比较适合用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是一种综合治理的重要方法。当然,在水坠坝工程当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想要利用一些天然的水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3、混凝土坝工程

混凝土坝可以说是大坝材料中最稳定、最常见的堤坝之一。首先,要对其地基进行专业处理,使其符合混凝土坝的稳定性、密实性等,总而言之,要让地基和混凝土坝紧密结合。其次,采用混凝土浇注,浇筑后在混凝土满足一定强度要求后,对其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技术测试。如果其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否则是绝对不能继续施工的。因为地基作为混凝土坝的基础,一旦没有处理好,极易出现裂痕,从而导致整个混凝土坝的安全隐患。如模板工程的安全问题,应特别注意模板支撑系统安全。又如起重吊装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防止高空坠落物,以及设备本身安全、操作安全等等。

4、灌浆工程

在灌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灌浆的密实度,这也是判断灌浆工程质量的标准之一。如果要提高灌浆工程的紧密度,就需必须按照先固结、后帷幕的次序,同时坚持分序加密的原则,以便提高灌浆结实的密实度来进行灌浆。在实际的工程当中最常见的灌浆方式就是循环式和纯压力式这两种方式。循环式灌浆和纯压力灌浆这两种方式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纯压力灌浆利用的是机械的增压使得浆液进入缝隙当中去,而循环式则是利用重力的自然作用。由于这两种方式这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根据此特点来选择灌浆的方式。由于循环式灌浆利用重力的作用,因此其适用于裂缝比较大的情况;而纯压力式灌浆适用于裂缝比较小的情况。

二、对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比其他的工程的施工过程为复杂,因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更多一些。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在了解透彻以后再进行施工,这样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可预见的安全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就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不同种类的划分,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第一类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比较大引起的安全事故。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大,具有多个施工单位,而这些施工单位并不是集中在一起的,所以无法针对性的做出统一的安全措施,这就造成了工程现场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第二类是由于施工对象引起的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着多个施工对象,而在对每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施工时都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的对象越多,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越多。例如在土石方爆破的时候使用雷管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洪水时期施工也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等等。

3、第三类是由于不合适的方式选择造成的。因为在土方过程中有四种不同的施工方式,而这些方式又有着不同的使用范围,所以如果在选择施工方式中出错也是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

4、第四类是由于水坠坝工程中出现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在水坠坝工程中有很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实际施工中极易引发安全问题。

5、第五类是由于环境引发的安全事故。在混凝土坝和灌浆施工过程中都对于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有时不适宜的环境也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环境。

三、加强水利工程中安全的几个措施

如果想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参建企业入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除了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有威胁以外,对企业的收益也有一定影响。参建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对安全施工的足够重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严格要求。企业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加强施工中安全人员的监管。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成立以工地(项目处)项目负责人为负责的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同时要建立工地(项目处)领导成员轮流安全生产值日制度,解决和处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和进行巡回安全检查,成立班组安全管理组织。施工现场设置各专业专职安全员,负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经理和公司报告等等制度。

2、从参建人员入手。首先,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他们心中树立安全施工的理念。施工过程的安全并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管理来实现,而是必须从施工人员做起,让施工人员与企业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氛围。要根据公司总体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要求,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公司与施工项目经理签订《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状》,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措施、奖惩、安全风险保证金的缴纳等条款予以明确;项目部与各班组签订《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状》,与工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即将安全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让所有参建人员发挥主人翁精神,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3、从保护措施入手。对于一些危险指数较高的施工部位,施工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利用,例如高空作业时的围护栏等。对于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例如安全帽、安全绳等。要及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淘汰落后的不能满足要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变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变高空作业为地面作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表 1 旧河道改造生态模型

体系内容内容要点作用总体目标

基本原则①人与自然协调的科学观;

②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观念、体制

和基础

水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水生态的持续改善,以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安全体系构建①防洪工程体系;

②非工程措施;

③水安全防御体系。

防洪安全

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①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配置;

②水环境的治理。

提高承载能力

水生态系统保护①堤围及护岸工程;

②清淤清障工程。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的水利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1]黄远帆.浅析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

[2]刘晓华.探析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5(7):73-73.

[3]沈宁.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158-158.

论文作者:周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论文_周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