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改革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学生摆上主体地位,这是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郭思乐教授“把教转化为学”的思想,即生本教育的思想,给了我更多更大的启发和指导。这一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学中努力去摸索实践,从而深有感触,以生本教育的思想去开展教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能最大程度上解决一直以来让我冥思苦想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
我逐渐认识到,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缺的不是题型,而是充分的思维。 数学教学中有个问题非常突出:厌学。每每开家长会时,家长反映,孩子幼儿园时很灵犀,小学时也不错,咋到中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呢?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是非常好学的,在小学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好学的,但到了中学,到了高年级,尤其是到了毕业班,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就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些问题的产生,作为教育界的每一员,不能总往教育体制上推,我们是否都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担责的态度审视我们的教学过程,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进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缺的不是题型,缺的是思维;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教学模式。一是“题型”教学,二是“启发”教学。这两种现象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并习以为常,多数老师都身体力行着:总是想方设法找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然后进行梳理,试图把问题都归结为某些“模型”,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题目的时能“对号入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例如,我们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时,讲了“直接开平方法”,完事后就做这种方法的练习;接着讲“配方法”,完事后就做“配方法”的练习;然后讲授“公式法”,完后做该种方法的练习,然后讲……学生对每一种方法好像很容易就掌握了,因为他们只需照套现成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但当学生独立地去解决问题时,往往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如果我们的教学都是套“题型”的教学,长此以往,创造性思维培养就纯粹流于空谈,甚而连学习兴趣也会泯灭,这样就把数学学死了,把他们应有的无限的朝气与活力禁锢在了“模型”里面。试想,当学生坐在考场上,面对着那些他不能用套“模型”的方法解决的题目时,他们是否还能泰然处之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站得再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当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在他们的漫漫人生旅途中,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是否都能用事先预定好的“模型”对号入座地解决呢?这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启发”式教学,我们有的“优质课”就是这样产生的: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一个教学的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考虑,包括学生会如何回答,会出现哪些问题,自己又会如何灵活应付解决等等。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总是挖空心思在那里启发学生:看到这个条件,能联想到怎样的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等等,他们耐心地一一展开“启发”,以为这样就点拨开学生了,但我认为并不尽然,有一则笑话极度地讽刺了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问题,老师要讲解“被子”这个词,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想让学生自己说出“被子”这个词。于是就提问一个学生:“你家有床吗?”生:“有”。师:“床上有什么?”生:“草撇子。”师:“草撇子上面呢?”生:“是褥子”。师:“褥子上面呢?”生:“是床单。”师:“床单上面?”生:“是我娘。”师:“你娘身上呢?”生……看完后我生生笑不出来,非得把学生硬拉到自己的设计轨道上来!主导还是主体应根据生情、学情、课情、题情而定,该主导时就得主导,该主体时就得主体,绝不能随波逐流一窝蜂,不是吗?这样的教学既没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甚至连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也会被扼杀。 这样的“启发”教学其实质是低估了学生的潜能,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是学习的主体。这样的导,就恰如那个印第安老人一样,他不知道汽车是可以自己运动的,非得把汽车绑在马车后面去跑。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好学生这种主体作用,是由于我们低估或者不知道又或者是不敢承认学生当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教学改革的思考与课堂实践。我提倡让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是口号问题,要真正地还回去,并且不仅是归还时间的问题,还要归还学生的思维。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直线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改进与发展的过程。这种改进与发展主要是通过与外部的交流而实现的,特别是在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中实现的,当然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复杂的、非线性的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地栽培和呵护”,小组合作就是很好的形式,学生的收获也绝非是教授型的课堂上能有的。我常反思,我要向学生学习,我的思维就真的比学生的思维好吗?若老师总觉得自己比学生行,那怎能有向前发展呢?我的每节课讲授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5分钟;有的甚至不超过10分钟,讲得少是为了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讲得少,讲什么呢?我认为一个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系统高度地把握学科的知识,他所认为必须要讲的东西就可以越少。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孩子与生俱来有一种逆反的天性,中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希望尝试,希望创新,他们希望走出与众不同的路,走出有个性的路。因此,我更认同一种新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以学生和知识作为主体,以教师为中介的交往,老师在必须撤退时就得撤退,让学生和知识直接联系、交往,沟通,再沟通。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授 生本教育理论。
论文作者:邢金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学生论文; 启发论文; 主体论文; 思维论文; 老师论文; 题型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