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观论文_王均平

浅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观论文_王均平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他的忠义广为流传。本文对关羽的忠义观进行阐述并作总结。关羽忠义观的积极性表现在于他的忠诚,侠义之心,骁勇善战。在物欲泛滥,人情冷漠等现象呼吁着关羽传统精神文化的回归。对待关羽的忠义观,要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对待。

关键词:三国演义 关羽形象 忠义观 价值观

一、引言

关羽是一个义薄云天,英勇神武之人。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羽就亲身践行了孔子的教义,做到了重义轻利。《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关羽形象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界,古今中外的人士赞其为“义绝天下”。

二、关羽忠义观的具体体现

(一)以品德、气节写忠义

关羽的忠,对主公刘备可谓无微不至,足足贯穿他一生;义,则表现在关公的行为上方式。关羽向刘备、张飞介绍自己时说,他从小到大居住的地方,有一个恶乡绅经常欺侮平民百姓。有一次忍无可忍,就将恶人杀害,他因此也不能再留在家乡,就离开了故乡,四处漂泊。关羽杀人的起因罗贯中并无详细描述,而陈寿则这样书写道:“蒲州解梁县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月甚明,启窗越出,闲步园中。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兼有老人相向哭声,怪而排墙问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矣,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伊,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伊并其舅而逃。”由此可知,关羽在他的故事没开始之前,他就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的骨子里就有这种义,他本身的品德里就有义。

刘、关、张三人结义时,其誓言为“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词本身是针对黄巾起义的,但是黄巾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尽管如此三人日后的行事还是遵从着誓言。关羽三人向苍天发的誓言,天也一直在看着他们在人世的一言一行,关羽一直遵守自己的誓言,他的所作所为一直践行自己的誓言,他重誓言的品德突出了他的忠义。

关羽具有崇高的品德和气节,不仅是在蜀汉内部“义重如山”,就是在面对战场上的对手时,也从不投机取巧,以诈取胜,而是光明磊落,不趁人之危,用自己的品德气节来感化敌手。张辽起初是吕布的大将,当张辽攻打小沛时,关羽因为惜才,并素知他的为人,就诚恳地劝说他不要为贼人卖命,这样有辱他的忠义,关羽的话语使张辽顿悟。关羽劝说张辽,认为张辽具有仁义之心,乃同道中人。在和黄汉升斗智斗勇中,关羽依然坚守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关羽和黄忠两次交锋,都不分上下,势均力敌,其中二度交锋时,黄忠的战马失了马前蹄,黄忠摔下战马,关羽并没有继续作战,而是令他换马之后二人再战。战场上,由于黄忠没有精心准备,一时大意之下其战马因失误造成困局,以至于黄忠在战斗中处于弱势的一方。而关公占有明显的优势,手里握着黄中的生杀大权,最后关公选择来日作战。尔后,两人再度交锋时,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对手了,黄忠对关羽抱有感恩之心,不忍心用箭杀害他。因此,关羽的义救了自己一命。

关羽的品德高尚,其气节至死不渝。当关羽失落荆州欲再度收复城池时,面对敌方的逼迫,坚定地表明其不屈的“汉家气节”,不与敌对势力同流合污。在关羽所处形势已然明了且无胜算的可能时,诸葛瑾受命前来劝降,使关羽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关羽则以玉竹作比,即使自己像玉璞那样粉身碎骨或者像竹子被无情焚烧,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清白,更不能毁坏自己的气节;虽然肉体被消灭,但英魂永存,名垂青史。关羽的忠义形象跃然纸上。后来关羽被擒,孙权希望这员猛将为己所用,关羽都一一严词拒绝,绝不妥协,誓不低头。这些发自肺腑的言语都流露出了关羽的忠义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羽的忠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光彩夺目,为后世所仰望。

(二)以勇猛、胆识写忠义

关羽的忠义,因他高超的武艺和谋略而更珍贵。关羽是五虎将之首,他的雄才武略由此可以看出,他不仅能打胜仗,并且亦是个胆识、谋略俱佳的武将。

主动请缨斩华雄,足见其勇

温酒斩华雄之壮举,使关羽的英姿跃然于纸上。华雄武艺精湛,陆续斩了鲍忠、祖茂等四员大将,袁术的手下瑟缩不敢向前,关羽挺身而出,面对众人的怀疑和强大的对手,出账提刀,飞身上马,轻而易举地取华雄首级,曹孟德为其斟的醇酒还是温的,可谓一鸣惊人。关羽身为在刘备身边侍奉的人,才能一直在积聚,在隐藏,不为人所知。作者要安排一个适当的时机让众人重新衡量关羽,于是大肆渲染华雄的高大魁梧和勇猛。这都是一个契机,展现关羽真英雄本色的契机,关羽抓住机会,大显身手,勇猛的气概和身手传扬开来。

设计斩车胄,足见其智

曹操的刺史车胄奉命引刘备出城然后将其杀害。关羽、张飞两人获悉车胄的阴谋后,在夜间化妆成曹操的军队来到车胄把守的城门处。车胄中计出城门迎接。关羽适时挥手一刀,车胄就丧命于马下。关羽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清醒冷静,理清思路,想出妙计,为了主公的安全,没有贸然行事,充分展现他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

过五关斩六将,足见其猛

关羽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挂印封金而去。此去困难重重,正如毛宗岗所说:“关公此行,其难有三:保二嫂车仗而行,必须缓辔相随,非比独行可以驰骋,虽有千里马,无所用之,一难也;自许昌而出,关隘重重,非止一处二处,可以侥幸而越,二难也;又所投之处,乃曹操之仇,守关将士,防御甚严,非比别处,可以通融,三难也。有此三难,卒能脱然而去,虽邀天幸,实仗神威。总之,志不决则虽易者亦难,志既决虽难着亦易耳。”在困难程度越高的事件中,也越能表现人物形象,在过五关斩六将中,既展现了关羽非凡的武艺和胆略,又表现了他不畏艰险寻找兄长的决心。在他斩杀守城将领的背后是他对刘备的忠与义。

单刀赴东吴,足见其胆

关羽主要镇守荆州一隅,而东吴方面对荆州垂涎三尺,势在必得。鲁肃定计,约关羽会谈,企图使关羽命丧于会谈中。关羽不畏艰险,尽管清楚鲁肃心里打的算盘,也毫不退缩,毅然决然赴会。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关羽用大刀挟持鲁肃,鲁肃的部下恐其受伤,不敢贸然动手,关羽于是安全回到荆州。单刀会的前因后果如上所述,关羽被塑造成一个孤胆英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一份霸气以及对自己的足够自信,也使单刀会被搬上了大银幕。关羽那从容自信、镇定自若的气质,以及见机行事、棋高一着的本领,使自己突出重围,免于不测之祸。

三、结语

当今,市场经济中商家们不择手段竞争进行竞争,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以致出现了“金钱万能论”“唯物质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现在的中国社会,正是缺乏关羽的见义勇为的品质,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关心,不作为,加剧了道德危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观念、重义轻利的人生观符合人民所倡导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关羽,不能一味的去批评或肯定,因为关羽的形象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复杂的。但是归根结底,关羽是一个重义轻利,有抱负的仁人志士。

参考文献:

[1] 夏炜立:《浅析关羽的义》,科教文汇,2006年版。

[2] 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李占海:《略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文教资料,2009年版。

[4] 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文作者:王均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浅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观论文_王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