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分析论文_陈清军,施增金,罗春鸣(通讯作者)

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分析论文_陈清军,施增金,罗春鸣(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福建宁德 325000)

【摘要】目的:对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所诊治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以此探究院前急救疗效。结果:通过对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可知,在8min中获得急救有14例,救治成功5例,治疗成功率是35.7%;时间超过8min才获得急救的患者有46例,救治成功3例,治疗成功率是7.5%。对上述两个时间中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可知,它们间的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笔者对众多文献研究及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院前猝死大多是因心脏性猝死所致,所以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以此降低其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与此同时,我们仍需进一步在社会上普及推广心肺复苏术,这样一来有利于提升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院前急救;治疗成功率;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174-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所诊治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其一般资料为: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从36至74岁,平均年龄49.8±2.8岁;患者病发地及例数为,家中43例,其他场所17例;患者症状多为恶心、乏力、胸闷、呼吸急促、呕吐、头(颈)疼以及四肢麻木等;患者基础病类型及例数分别为:心血管27例,脑血管5例,内分泌系统3例,消化系统4例,血液系统6例,呼吸系统3例,其他系统疾病12例;救护车出发与医护人员抵达现场时间,首先医院救护车在接到120指令后平均2~3min出车,路程0.5~12km,平均车程4.7km。其次医护人员抵达现场时间2~26min,平均12min。

1.2 急救方法

经医务人员判断心跳、呼吸骤停者,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国际指南,马上实施心肺复苏,如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电除颤和使用药物,如碳酸氢钠、多巴胺、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对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可知,在8min中获得急救有14例,救治成功5例,治疗成功率是35.7%;时间超过8min才获得急救的患者有46例,救治成功3例,治疗成功率是7.5%。对上述两个时间中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可知,它们间的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性猝死亦称作心源性猝死,主要指的是平素健康或是具有心脏病,但在死前没有出现心愿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明显心脏病表现的患者突发疾病,且在一小时内丧失意识,在发病1~24小时内死亡。引发心脏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室性心动过速(VT)或 心室颤动(VF)导致心脏停博或心脏性猝死。

几乎所有心脏性猝死患者都存在心脏结构异常的情况,导致提供室性心动过速的基质发生改变,而引发心脏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室性心动过速。但是由于大部分结构异常疾病是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仅能够在长时间内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纠正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一般而言,心脏性猝死复苏成功率较低,不过可以从如下几点来实施急救干预:第一,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全民参与,向社会各界群众,如公共服务人员、保安、消防队员、教师以及警察等开展急救知识操作技能培训。不让急救工作变为医务人员的专职。第二,避免诱发因素。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心脏性猝死。所以,如果患者具有高危因素,如猝死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重视饮食规律、调整心态,保证休息充足,防止过度劳累,忌烟,少饮酒。如若存在基础疾患,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在对心脏性猝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时需要对如下几方面予以重视:第一,院外救治心脏性猝死成功率不高,所以务必要对心肺复苏知识进行普及,让人们都能够参与到急救工作当中。第二,在当代急救理念当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急救生存链,其中包括了早期静脉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和早期高级心肺复苏这四个环节,而这也是复苏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第三,对于非专业人员不要求其在心肺复苏试能够判断脉搏,且单纯肋外按压效果与标准心肺复苏相当。由于在院外心脏性猝死中早期电除颤尤为关键,所以必须要对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且将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于人流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第四,尽可能早的给心脏性猝死患者实施高级生命支持,但不可对电除颤以及心肺复苏的进行造成影响。

为了更好地探究心脏性猝死院前急救疗效情况,笔者通过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所诊治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在8min中获得急救有14例,救治成功5例,治疗成功率是35.7%;时间超过8min才获得急救的患者有46例,救治成功3例,治疗成功率是7.5%。对上述两个时间中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可知,它们间的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其他医护人员研究成果相近,因此针对心脏性猝死患者急救中院前急救发挥着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心脏性猝死在院前猝死中占有大部分比例,而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以将猝死发生率降低。并且还应当将心肺复苏技能进行普及,以切实提升院前猝死抢救的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朱秋实.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2).

[2]高慧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8-19.

论文作者:陈清军,施增金,罗春鸣(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1

标签:;  ;  ;  ;  ;  ;  ;  ;  

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分析论文_陈清军,施增金,罗春鸣(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