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招标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中,可以及时的帮人们发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对于无损检测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工作展开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无损检测;建筑工程;应用
1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近几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同时,这也标志着传统的检测技术即将被淘汰,只有适应师时代发展需要的技术方法才能够得到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自身结构不受到破坏,并且保证工程达到了国家相关的标准规定。在运用无损检测及时进行建筑工程架构质量检测的时候,如果建筑结构为钢结构,那么,其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为焊接法,在对其进行检查的时候要注意对焊缝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钢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①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检测,可精确识别工程各子项目是否存在明显或肉眼不可见的质量问题,如温度裂缝、气孔等。②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顾名思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会对建筑工程本身产生形成损伤,其原因在于,这种检测技术可通过特殊的探测技巧获取被检测对象的质量检测结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这种技术的无损伤特征为其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实践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由建筑材料引发工程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相对较多。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识别各类建筑材料是否存在细小裂缝、高温蠕变等质量问题,为材料进场监察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有效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导致建筑工程产生诸多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3.1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物外墙饰面砖空鼓及墙面楼面渗漏检测中。其主要原理如下:当外墙饰面砖出现空鼓或墙面出现渗漏时,缺陷部位的热容比将会发生改变,其热传导相应地就会变化,使得缺陷部位的温度与周边环境形成显著差异,通过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能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这种改变,如此一来,工作人员结合图像的异常状态情况,就能明确饰面砖的空鼓范围或房屋的渗漏点。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与被检测对象进行直接接触,它的灵活性非常高,常用于较大面积的建筑工程。
3.2渗透检测方面
这种检测技术是指,于被检测对象表面涂抹适量具有染色作用的材料或荧光性材料,涂抹后等待一段时间,确定材料充分渗透后,借助显像剂的吸引作用,将被检测对象表面缺陷中的渗透材料重新吸回显像剂中。此时,检测人员可利用光源照射法判断出被检测对象表面缺陷的形状及尺寸信息。例如,G建筑工程在地基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中引入了渗透无损检测技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地基中的3个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检测样点。渗透检测结果表面,3处检测样点均无缺陷,提示G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质量良好。而A建筑企业自2016年6月引入渗透无损检测技术以来,共发现近10次工程质量缺陷,间接为企业弥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万元。上述状况充分验证了渗透无损检测技术的实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渗透无损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及优势分别为:不足:不适用于缺陷尺寸过小的检测状况,其原因为:如被检测材料的缺陷尺寸过小,则荧光材料或染色材料难入渗入缺陷内部,导致缺陷问题无法被准确识别出来;适用范围不够广泛:渗透无损检测技术虽然可于金属等多类材质的实践检测中得到应用,但事实上,其仅能检测出材料表面的缺陷问题。优势:检测过程十分便捷、高效,经检测处理后,检测人员可于短时间内获得被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检测装置具有便携性特征,有利于建筑工程检测工作的实地开展。
3.3超声波技术
作为无损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超声波技术,它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几乎能对所有的内部是实心物体进行穿透,通过穿透可以检测内部结构。在检测建筑内部是否有缺陷的场景中应用较多,同时相对于射线技术,超声波技术不但灵敏,并对检测员本身的身体伤害更小。超声波检测的主要设备是由高频率震荡的高压电晶体组成,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时由高压电晶通过压电效应制造机械震动,当震动频率超过2万赫兹时则形成超声波,超声波的穿透力非常强大,可以检测厚重的混凝土等实心建筑物,通过其穿过厚实的建筑材料所返回的结果可以推测被穿过物体的内部结构。这种检测方法不会对建筑物产生任何损伤,同时能够看到其内部的结构。在对建筑物混凝土检测时效果比较显著,采集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振幅和驻频信息可以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信息形成的曲线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强度高低。
3.4磁粉探伤检测
该检测方法可以对检测对象的内部磁响度进行感应,从而判断建筑结构是否收到损坏。例如在对钢结构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磁感应形状是不连续的,或者存在明显的缺陷,此时的磁力线就会有变化,透过磁力线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建筑结构的质量情况。磁力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磁粉,并且磁粉会在材料的表面重新堆积,在堆积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材料的缺陷。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检测的速度相对较快,对于细小的裂缝也有较为精准的识别能力,并且检测的成本相对较低。
4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总结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践,得出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在实际应用中,无损检测技术易出现误差,它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也可能是由设备产生的。②无损检测技术在某些部位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较差的检测识别效果。③大部分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的检测性能都非常单一,无法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其实际应用效率得以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开其自身的不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比如:集成多种检测方法,采用综合检测,从而全面反映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另外,对于其检测内容单一的不足,可以采用扩展检测内容的方法来进行弥补。同时,除了对建筑工程结构内部缺陷情况进行检测外,无损检测技术还需要进行建筑材料的结构损坏程度及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此外,也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精度。
结语
综上所述,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使其满足业主的高标准要求,检测人员可结合建筑工程被检测对象的条件及要求等信息,选用适宜的无损检测技术,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无损检测技术可在避免对被检测区域形成损伤的同时,实现检测目的。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吉华.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10189-10190.
[2]王新春.浅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4(32):195.
[3]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1(17):165-166.
[4]沈雅薇.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9):101.
论文作者:窦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缺陷论文; 材料论文; 超声波论文; 技术论文; 对象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