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华英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以外,“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由此,阅读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以人为本,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而要真正意义上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必须突破陈旧的教育观念,从三尺讲台走下来,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放手学生,把课堂最大限度还给学习的主体。比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导学案”的授课模式,“导学案”是教师在深入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自主预习学习提纲,它明确指出阅读学习的目标,包括“基础知识”、“文本解读”、“拓展提高及延伸”三个基本部分,在导学提纲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主动探究解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比如学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有一个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补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她说:“我是个不会写诗的女孩,诗就融合在生活中,生活就是诗。诗中记载着岁月流彩,诗中跳跃着幸福欢唱,诗中蕴含着酸甜苦辣,她的源远流长感动女孩的心。我爱走进诗的意境,让心随着诗的意境跳动,眼前展现出那广阔的天空与绿地。没有人闯进我的星空中打扰我,因而那是一片宁静的心田。而有时诗的感觉又像这天上的街市,喧闹中充满了欢乐。”诗,感染了作者,而学生的学习体会,同样感染、熏陶了每一个听众,让我们所有人的心都随着作者一同走向宁静,走向喧嚣与快乐……师生间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与思想的解放,形成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审美精神。
二、以文为本,多元解读
鲁迅先生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悱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体现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主要表现在鉴赏性阅读上,它旨在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以老师为本,一切新遵从老师的讲解。个性鉴赏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允许他们写自已的文章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我在教《爱莲说》一文时,当解读到“菊,花之隐逸者”时,有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我认可‘莲,花中的君子者也’,但我却不认可‘菊,花之隐逸者也’,因为它没有勇气在春天与百花争妍,只能在百花凋谢之后孤芳自赏。这正如那些不敢站在时代前列,却硬要寻找一个出众的机会的人。大千世界哪有这样的道理,当社会需要他时,他销声匿迹,当人家已进入新时代时,他却冒出来炫耀自己。”话说得也许有些偏激,但却让人感到学生小小年纪稚嫩的心灵独具慧眼的一面。由此,我觉得,孩子的目光,有时比大人更明澈,给他们一个自由论谈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拿出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见解。
三、方法自主,彰显个性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气质、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文章的审美体验也就不同,因而在实践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比如联想、想象、比较、摘抄、作点评、写读后感等,交流时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如喜欢叙事性文章的同学可以讲故事,喜欢表演的可以演课本剧,喜欢朗读的可以朗诵原文,喜欢画画的可以画思维导图,当然喜欢写作的也可以交流自己的日记感悟等等。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我风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搭建各种展示平台,阶段性举行系列活动,如“诗歌朗诵”、“益智杯”辩论赛、思维导图大赛、成语故事新编等,同时配合大语文主体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共读名著,以课堂阅读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视听完美结合,充分展示学生们的阅读收获,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荐阅读,提高能力
在课内阅读指导下,课外的阅读延伸则是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期待学生时时能有创新的思维、深入的思想、睿智的头脑、震惊四座的语言,展现出个性化阅读的魅力。可单凭学生纯真的思想、简单的经历、粗浅的阅历、匮乏的体验,这是不大可能的。要想有非常好的结果,就要通过学习的外延来弥补。所以依据教材要求及内容,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与教材联系紧密的名家名篇,比如学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可推荐学生阅读《神鞭》,学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可推荐《草房子》,学了《云南的歌会》可推荐学生阅读《边城》等,这样有序列有目的地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有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如此,学生阅读量增加了,视野开阔了,积累丰厚了,他们与生活的联系增进了,阅历体验也便间接地丰富了。同时为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可采用日记和集锦的形式,记下每日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采用自我评价和小组内评价方式,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保证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读书笔记的质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为个性化课堂阅读奠定基础。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体现着生命的本真。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像满树繁花誓守生命理则一样,可以使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充满活力。愿个性化阅读在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论文作者:鞠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想论文; 学了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喜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