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杭錡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杭錡

阆中市人民医院七里院区神经内科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67.54±2.67)分,住院时间为(33.17±6.76)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92.74±3.62)分,住院时间为(25.78±5.63)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强化运动功能,提高疾病认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脑出血急性期致死率高达35%,发病率在脑卒中总体发病率中占比大约25%。此病症发病原因与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等造成的脑血管病变存在密切联系。大多患者通常在体力消耗过大或自身情绪过于激动时发病,经过治疗其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语言、运动障碍。由于此病症病情严重,所以临床对患者护理工作也具有更高要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28∶26;年龄最大81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72.5±3.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最大82岁,最小61岁,平均年龄(72.6±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即提前了解实验流程明确实验内容),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审查及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协助主治医师开展疾病知识宣教,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叮嘱患者注意忌口。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为: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其余护理人员为组员,在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相关入院指导,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常规身体指标检查,并告知在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等。2.首先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症状也要注意,护理人员应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减轻患者和家属内心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耐心、认真的帮助患者用药、诊治,向患者家属宣教病理知识,通过家属作用来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3.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按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遵医嘱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重视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从而具有针对性的予以心理干预,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以及树立康复信心;另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拍背、翻身等的临床护理操作,避免其发生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住院时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数越高表明恢复效果越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显示,大约超过80%的脑出血患者会合并高血压病症,常见发生因素为脑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涉及脑血管畸形、过度饮酒、脑动脉硬化、用力排便、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多方面。此外,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极易发生死亡,经过治疗大多患者预后也较差,会存在不同程度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所以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对症护理,保证其生活质量,促进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是以患者为根本,在为患者提供对应护理措施的时候密切关注患者的需求,调整护理细节,确保能够做到针对性、全面性和灵活性,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让患者的参与感不断增加,对护理服务内容理解程度不断上升,最终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到一个层次。本研究中,重点提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案的应用,此护理干预方案以标准护理流程为参照结合治疗方案、诊断及病因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方案,属于秉持以人为本原则的新型护理模式,并且实施阶段对于参与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尽可能交由主治医师或高级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有助于规范护理操作行为,确保护理连续性。除膳食指导、用药规范及基础护理等流程外,临床护理路径主张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不仅能不同程度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更能树立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及意识,真正意义上拉近护患间距离,大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临床护理路径能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于阶段性康复护理实施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肢体功能锻炼能恢复患者躯体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67.54±2.67)分,住院时间为(33.17±6.76)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92.74±3.62)分,住院时间为(25.78±5.63)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强化运动功能,提高疾病认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秦静雅.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228-4230.

[2]杨露,姜亚迪,王佳慧.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168-169.

[3]张文静.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智慧健康,2018,4(27):114-115.

[4]周秀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6):192-194.

[5]曾萍.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75-177.

[6]黄月勤,李翠娥,张玉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367.

论文作者:李杭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杭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