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论文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论文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

姚聪聪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是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顺应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基础上提出的,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内容架构,客观总结其所具备的鲜明理论特色,对新时代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世界经济水平和参与全球治理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对外开放;现实动因;内容架构;理论特色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开放不断扩大,从未停下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立意深远,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一、新时代推进全面扩大开放的现实动因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一)推进全面扩大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为国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我国虽然在两汉和隋唐时期与其它国家地区进行了外交,但到了明清时期,曾一度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开始关上国门搞建设,实行闭关自守。在鸦片战争前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都不断与世界市场隔绝、并处于工业化大潮之外;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开始入侵中国,使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市场。习近平在2014年6月9日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1]由此可见,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与夜郎自大,加之西方现代化进程迅速扩展后对我国的侵略,迫使我国逐渐打开世界市场,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和西方不断对中国实施封锁,毛泽东审时度势,先后制定了三条方针,形成三大战略决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与中国建交,加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遏制了美国的扩张势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与美国开展“乒乓外交”,成为一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独立的政治力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战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开始走全面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科学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对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有了新的战略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扩大开放,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形成新时代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二)推进全面扩大开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具有空间性特征,这一空间性将中国拉入世界经济范围之内,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国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了国家之间的思想禁锢,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进而为本国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全球化演变趋势迫切需要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2]换言之,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全球经济在更加包容平衡的过程中持续发展,使各国逐渐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自身发展创造机遇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当今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经济社会发展日趋紧密,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发展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主要动力。同时,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通讯技术以及交通工具的变革,促使各国交往手段不断实现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加之各种生产要素逐渐融入国际领域,迫使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综上可知,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将自己不断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不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

(三) 推进全面扩大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在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础上,提出了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新格局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是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8],也是我国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动传统产业革命,实现新技术革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境。为此,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不断加强国际分工与协作,加强经济技术交流沟通,进而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8年11月5日至10日成功举办的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此次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体现。[3]因此,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解决着我国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有效加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二、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内容架构

1.思想认识:中国对外开放已站在更高起点

(一)理论维度

从理论维度来讲,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外交政策体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案,其涉及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同时方式更加创新、布局更加优化、质量更加提升。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既需要理论上的深刻把握,也需要实践中的进一步探索。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开放,如何开放”这一重要问题,为此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深刻把握对外开放战略的内容架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战略眼光,通过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将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习近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5]这就是说,我们应立足国家大局,切实从思想认识上深刻把握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已站在更高起点。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希望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发展,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和零和博弈的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力图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我国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价值目标追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从客观认识世界到主动推动世界开放的转变,真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15]

2.开放格局: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包括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自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和对整个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自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通过湿地生态修复面积、修复区新增物种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法或打分法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估。本项目实施后对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评估包括对河道水生植物、鱼类栖息地、水鸟栖息地保护等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估。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40余年的历史足迹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标识,中国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增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世界的繁荣进步。[3]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被整个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改革力度和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法宝。[4]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一种通过国内自贸区建设来实现对接国际自贸区的方式,通过以对外开放来不断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从而在全国都形成可推广的体制机制。这种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区域开放布局建设,通过比世界贸易组织更优惠的贸易安排,划出特定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进而维护国家稳定安全,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从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中国上海、广东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外我国还不断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国家级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

第二,坚持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演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沿海经济特区到沿边、沿江、内陆地区由东及西渐次展开,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布局。之前人们经常将对外开放认为是“向海而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西部内陆地区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我国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不断推动内陆以及沿边地区的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的步伐,一些省份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尤其是重庆、西安、成都、郑州、武汉等城市,通过将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使得对外开放大有“内陆”变“前沿”之势[11]

3.着力点: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纵观国内外城市网络的相关研究,主要经历了基于规模—等级的城市等级体系到基于联系逻辑的城市网络体系,见表1。

第一,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到,我们要建设对外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反对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促进互利共赢,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共创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各国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通过以自身发展带动他国发展,在寻求本国利益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兼顾别国的利益与发展,不断树立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意识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理念。因此,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始终“坚持走开放发展和互利共赢的道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12]。同时“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12],形成各国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12],国际贸易和投资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发展规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开放促使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要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实现世界繁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协调合作已成为必然选择,各国应坚决避免以邻为壑的老路,主动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推动者。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那么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如果气滞血瘀,难畅其流,世界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12]换言之,各国只有加强经贸合作、扩大开放交流,世界经济才能顺利发展,实现利益融合;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将导致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很难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12],真正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从事民居植物文化相关研究的学科领域表现归纳了“4+n”的学科体系,即以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建筑技术科学为主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协同,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体系。

第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其基本特征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和安全高效。通过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利用世界经济来创新本国经济制度和法规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能够进一步降低本国市场的运行成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并非政策优惠来促进改革,进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实践维度

从实践维度来看,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正逐渐从理念变为行动,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其具体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无线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无线设备的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供电或者充电模式阻碍了应用的发展。比如,对数量庞大的传感器节点进行有线充电或者更换电池时成本较大(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甚至有时在许多关键应用中不能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操作(例如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目前,针对这样一个紧迫的问题,一种有效的做法是致力于降低无线网络的能耗,优化传输协议。包括节能电路的设计,节能通信技术、节能协议以及节能软件、应用等的设计开发。

1.倡议“一带一路”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考察政府机构改革研究的核心学术团体和机构,设置核心期刊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阈值,运行CiteSpace统计得到高产科研机构如图2所示。在CSSCI和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发表过政府机构改革的论文共涉及82个单位,呈现百家争鸣、多点开花的局面,排名前三的有国家行政学院91篇、中国人民大学59篇和北京大学57篇,说明这三个研究单位在本课题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与领域影响力,紧随其后的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单位。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从而推动了21世纪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一带一路”涵盖65个核心国家,覆盖面积为5539km2,约占全球总面积的41.3%;惠及46.7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6.9%;区域经济总量达27.4万亿美元,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38.2%[18]。“一带一路”虽来源于中国,但却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为导向,建设连通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地区,通过连通整个亚欧大陆,不断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积极寻求各国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造福自身的同时也不断造福沿线国家人民,进而建成开放之路、合作之路、希望之路以及共赢之路。

第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出口和进口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和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9]这一重大转变,是中国生产发展由低级向高级、由模仿向创新转变的必然选择。在国际经济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规则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这一新格局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应该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0]

2.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4月,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14]所谓新型的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使各国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路。习近平在针对中美两国关系时提出要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时,重点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同时,各国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更多有益成果,并期待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等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需要长期坚持、始终贯彻,我们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指出,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6]。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出口164177亿元,增长7.1%;进口140874亿元,增长12.9%。货物进出口顺差23303亿元,比上年减少5217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8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出口46478亿元,增长7.9%;进口37179亿元,增长20.9%。[7]当今世界已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经济缓慢复苏,发展逐渐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都在不断酝酿并深刻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急需进一步破解资源环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等难题,需进一步解决我国在相对发展起来之后不断遇到的难题。因此,深刻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所站的更高起点,可以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三、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梳理和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鲜明特色。

(一)坚持渐进式和持续性相统一

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式开放。我国首先对香港、澳门先行先试,在总结相关经验基础之上再逐步推广,从而为港澳提供先机和促进国家对外开放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风险。这样一来,港澳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从而使香港、澳门能够主动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参与国家经济治理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16]。同时,我国对外开放布局由先前的沿海开放逐渐向沿边、沿江以及内陆从东到西的联动互济扩展,这种渐进式的对外开放布局,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由先前的试点开放走向全面开放,由不平衡开放到如今的平衡协调,由商品要素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转变,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开放带来的产业冲击。此外,2018年我国下调了汽车以及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全面放开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等领域开放,有序放开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宽外资保险经纪、银行、券商等外资股限制,全面推广复制自贸区经验,从而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平衡,扩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对外开放[17]

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持续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4]中国将持续加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中国始终坚持走多边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2017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近4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开放的力度将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会更深。”[18]这就是说,中国要不断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持续加深中国惠及世界的程度,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罕哈冉惠传》所反映出的宗教思想,历来是学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是:这部史诗的主题是反腾格里天神,宣扬佛教。这一看法,不仅见诸学界前贤的论文,而且也常见于各种关于蒙古文学史的专著。众所周知,萨满教的“腾格里天神”为蒙古史诗中的“早期成分”,而佛教为蒙古史诗中的“晚期成分”。

(二)秉持独立自主、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世界发展相统一

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始终遵循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相结合的原则。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19]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指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中方将把自身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20]习近平在2017年再次强调:“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21]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不动摇,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中国积极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坚持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坚持共同贸易投资、共同协调,实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通过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为某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完善内控建设贡献一分力量,为其他高校完善内控建设提供借鉴。

(三)以包容性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并始终以经济开放作为基础和重点,因此,在推行经济开放过程中,要增强发展的包容性,使广大民众能够共享对外开放成果。当前,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进程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极大地影响着其发展成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展的包容性不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包容性经济开放模式,从而使不同国家的各个阶层都能享受我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红利。同时,我们要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大各国之间开放普惠的市场,促使各国之间实现利益共享。为此,在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中,要始终发挥包容共享理念的指导作用,不断健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此外,涉及民生的领域,我国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解决好城乡贫困收入差距大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加大扶持弱势群体,不断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逐步增强劳动者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能力,真正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机遇,享有经济发展成果![22]

[12]Czeslaw Prokopczyk, Truth and Reality in Marx and Hegel : A Reassessment,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0,pp.65-66.

测试方法:以4个标杆和1个标记围成测试路线,其中4个标杆形成“十字”,直线距离为5m,标记放置在“十字”的中点位置。受试者应从规定起点出发,在连续的跑动中完成绕杆动作。该项指标测试中,受试者需按逆时针方向挨个绕过标杆,跑动方向包括向前与向侧,经过最前方标杆时需180度转向,继续完成后面绕杆跑动作。指标测试以速度为核心,计算受试者从起点位置出发完成规定动作及路线后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

中国将继续走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道路,积极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3]中国始终愿意将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机遇积极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并同时欢迎世界各国能够始终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24]698,这正是实行以包容性经济开放发展为基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指出:中国深知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易,希望世界各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并为各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而感到欣慰,中国从来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国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厚回报[25]

式中,l和w分别是样本长度(l=80 mm)和宽度(w=10 mm)。具有碳纤维织物(Mm=1.888%)和无碳纤维织物(Mm=2.850%)的石墨复合材料的扩散率分别为1.90×10-5 mm2/s和2.93×10-5 mm2/s。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以实现开放、合作、共赢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踏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机会基础上的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18]“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的相关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际市场对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中国所主办的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是由众多国家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参与的国际展览会,体现整个世界各国大合唱特色。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26]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12]中国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谋求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以此实现开放、合作和共赢。

(五)以强烈的风险意识推动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

以开放促改革、谋发展,是尊重人民意愿和顺应国家时代潮流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主动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根本出发点。我国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始终秉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谋发展的初心,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但同时还应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不断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零和博弈思维和相关技术、贸易壁垒,以强烈的风险意识推动对外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

正如习近平所说:“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说其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2]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顺应历史趋势,始终秉持以开放促改革发展的初心,并对未来世界充满信心。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2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各国之间应不断超越分歧与差异,不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相关议程,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风险与挑战以及不平衡问题,实现包容互惠、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

[2]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EB/OL].新华网,2018-11-05.

[3]习近平进博会演讲金句速览: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11-05.

[4]习近平谈改革开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1-14.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N].人民日报,2014-12-07.

[6]新华社评论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EB/OL].新华网,2015-09-15.

[7]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8/content_5369270.htm.

[8]人民日报人民观察: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N].人民日报,2018-11-12.

[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4-11-07.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2-12-17.

[11]推动形成内陆全面开放新格局[EB/OL].光明网,2018-09-05.

[12]习近平主席G20峰会金句[N].人民日报,2018-11-30.

[13]魏革军,张驰.开创“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新格局——访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J].中国金融,2017,(09).

[14]习近平.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3.

[15]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6]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1-13.

[17]政府工作报告中值得注意的这8大关键词[EB/OL].全景网,2018-03-06.

[18]习近平.改革开放 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12-18.

[19]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30.

[20]习近平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8.

[21]习近平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0-17.

[22]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11.

[23]习近平.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在二〇一八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04.

[24]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5]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

[26]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

[收稿日期] 2019-05-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方案”(2017XC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新时代’研究”课题(18A04S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姚聪聪(1995—),女,山西晋城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307(2019)04-0014-07

[责任编辑: 王旻,刘晓丽]

标签:;  ;  ;  ;  ;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