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李沿霖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随着中超长结构建筑的大量发展,后浇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对中超长结构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从后浇带的作用及其特点方面入手,简要论述了后浇带施工的优缺点和后浇带的设置,并详细介绍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以期为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

1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 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 也越来越大。大规模、一体化工程施工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建筑项目中涌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中 超长结构。由于建筑功能上的需要,在建筑施工中要求结构少设 甚至不设变形缝。但是,超长混凝土结构一般不能采取一次浇筑 成型,而是分段浇筑,因此,后浇带施工在建筑过程中受到越来 越广泛的应用。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沉降或混 凝土变形的调整办法,为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整体性、良好 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以及较高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对建筑工程超 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因此,深 入的研究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问题,并 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进行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作用及其特点

后浇带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 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 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如图 1。

图 1 后浇带

2.1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作用目前,后浇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2.1.1减小温度收缩

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 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膨胀或者收缩现象,从而使结构内部 变形受到约束,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裂缝的产生,直接影 响到施工质量和建筑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后浇 带,使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有效减少收缩应力状态,从而避免 发生因温度应力而引发裂缝的现象,提高中超长结构对抵抗温 差变形的能力。

2.1.2减小沉降差

建筑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将主体结构与裙房两部分暂时断开,使两者进行单独沉降,减少它们之间的沉降差,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再将高低层连成整体,并同时采取调标高差、 调压力差和调时间差的措施,以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 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2后浇带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设置后浇带的优势,它主要体现在 防止伸缩缝在结构中出现,方便了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在外 形上,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建筑立面艺术效果,可促进建筑更好 的发挥使用功能,使大空间大底盘塔楼地下室更紧密地集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性能上的优势更加突出。但一切是矛盾 的,总是有两面,采用后浇带,有很多不足之处:

①当在基础底部结构布置后浇带时,大约需要 2~6 个月的时间,在设置后浇带时将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因结构底部 的钢筋密集而且粗大,这样垃圾的清理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②后浇带覆盖于地上、地下整个结构,有后浇带的地方“ 遇板断板,遇梁断梁”,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也是大大降低了结 构施工的进度;

在对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把混凝土两侧的凿毛清除掉,这项施工难度很大,而且后浇带混凝土和结构混凝土浇筑的相隔时间过长,新老混凝土粘结的部分粘结条件很差,而且由于浇注时间的差异,会导致结构混凝土大面积干缩比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要早,时间的差异会导致新老混凝土连接出现缝隙, 后浇带布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然而后浇带处理不好,会导致裂纹的形成,最终导致泄漏。

(1)

3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

3.1后浇带的宽度设置

后浇带留置宽度一般为 700~1000mm,当后浇带宽度取值过小时,会给混凝土的浇筑增加难度,还易引起结构的二次开裂。因此,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 800mm,目前工程上常见的有

800mm、1000mm、1200mm 三种。当基础长度超过 40m 时,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 800mm,且钢筋必须贯通,以增强建筑构架的稳定性。

3.2后浇带的设置位置

后浇带可每隔 30~40m 设置一道,且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 构同跨内,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如图 2 所示。也有少数工程中有部分后浇带留置在 1/2 跨度处,处弯矩虽大,但剪力较小。

图 2 后浇带设置位置

4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

4.1施工缝的处理

出现施工缝应及时处理,主要是结合铁钻子把施工缝处剩余 的木方或混凝土清理之后制作为垂直缝。要先清理施工缝,然后 再进行后带浇筑混凝施工,尤其是在底模上杂物,水泥等重点需 要清理。然后要把凿毛清新干净在进行湿润处理。而且一些施工 缝的垃圾需要清理,从而保持钢筋的正常性能。

4.2后浇带的防护

后浇带浇筑期间及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例 如采取铁皮或木板对混凝土覆盖保护、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 带和布设围栏和墙体两侧涂抹防水材料等的防护措施,避免后 浇带的质量受到废弃物和污水的影响。

4.3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对于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应采取相对独立于整个结构的支模措施,提高模板的使用率,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成型质量。 后浇带保留的模板支撑体系,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将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对于框架梁部位的后浇带,应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挡板进行封堵,不同的挡板之间安装钢管加以支撑,以确保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状态;而对地下室等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应在后浇带两侧布设特制的模板支撑体系,当地下水有防水抗渗要求时,为避免后浇带结构处发生渗水的现象,可采取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的措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超长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效减小温度收缩及沉降差,对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把握好施工要点及每个施工技术环节,积极总结, 不断进行实践,合理设计与施工后浇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确保中超长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铉志会.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3(05):94~95.

[2]全学友,孙会郎.后浇带的设置方案对抗裂效果的影响[J].建筑结构,2004(6):22~24.

[3]左胜友.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6):77.

论文作者:李沿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李沿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