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强势高校文科学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新时期论文,强势论文,高校论文,文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4)04-0477-05
本文就新时期强势高校文科学报问题谈点看法,以引起同仁的注意。
1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学报虽然是我国期刊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但因为其学术性和理论性,于是凸现出高校学报的特殊地位,长期以来形成了“曲高和寡”之势。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或者说只是计划经济形态遗留下的一种依赖高等学校地位的一种假象。“入世”仅二年,面对域内期刊的不断输出和外域期刊的纷纷登陆,中国高校学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越来越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旧体制的束缚太深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但也不讳言,高等学校体制改革同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有些方面已成为难下的堡垒。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当我们的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的大舞台时,教育全球化的脚步却比经济全球化走得更加艰难。一个突出的例证是,遵循WTO的一些基本原则,无疑教育如同经济一样,应从单纯的一个国家内部的行业竞争或曰自我竞争走向全球化的开放式竞争,而且参入全球化的教育竞争,首当其冲就是高等教育。然而不然,这种竞争仅仅才开始,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显得十分疲惫、麻木。尤其是当这种竞争进入本土之后,因为(或强调)东西方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差距太大,于是我们在变革的同时又用很大的精力拒绝西方。学报是附着于高等教育肌体之上的,而且又是深宫于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在国内同行竞争中虽然也表现得十分热闹,但在国际同行竞争中,却往往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远离战场,使我们常常处于一种选择又选择、慎重又慎重的状态。
特别应指出的是,这种状态下,我国高校在国内争名牌、争地位的竞争中,同国际竞争的最大差距是出于一种无序状态:“形而上学猖獗”,官方意识严重,讲资力、讲平衡,一俊遮百丑等无时不存在,因为学校地位而决定其他包括学报地位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期刊评比排名,很大程度上均因学校地位决定,而且,一旦被评定之后,如果没有大的问题发生,也就终身受用。因此,这种竞争虽然也热热闹闹,但绝不是腥风血雨,至于如何进入国外市场,要么等待官方指令,要么只是空喊口号而无实际行动,完全处于一种隔岸观火的状况。因而,传统体制制约,高校学报至今仍处于“大锅饭”状态:资金虽然不足,但可维持;市场虽然不开扩,但不影响常规出版,全然没有生存之惄。
二是“分版编辑”的局限和“拼盘发排”模式制约太强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学报注重其学术性、理论性,不但学报发表的文章有些选题陈旧、内容老化、论述方式死板,而且,“千篇一律、千刊一面,显得老气横秋”[1](P142)。应该说,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并且仍具生命力,是一以贯之的编辑管理制度使然。长期以来,学报编辑管理注重的是对群体意识的依赖、服从,忽视编辑个人意识的健全发展,往往对编辑人员管得过多、过死,因而严重妨碍了编辑人员创造才能的发挥。具体如审稿和编发稿这一管理制度而言,相沿已久的“三级审稿制”和编辑人员“分版编辑”——文、史、哲、经、教……,套之“责、权”分割,前者因各方意见不统一而失佳作,后者因按科排目或因学科按比例组编——“拼盘模式”——要么因版面不济而忍痛割爱,要么因版面盈余而将平庸之作硬拽上来,最后使得学报不但缺乏活力,而且失却质量。特别是近年来实行的所谓“编排规范”,到头来不但强化了学报的传统呆板,而且使一些单家学报在编排技巧上的一点活力也消失殆尽。再加上近年来实行的“双向匿名审稿制”,虽然其出发点不错,实际上却形成为“懒人制”——不但责任编辑无“责任”,重要的是失却了编辑的创造本源。
在此必须提及的是,高校学报因为实行的是“以内稿为主”及“兼顾全面”的发稿原则,这就必然从稿源本体上限制了学报质量的提高。因为“内稿为主”的编发稿做法,实际上就是“从矮子中拔长子”的原则。因而在定期、定版出版过程中,可以不顾及文章的高质量,或者说可以人为降低文章质量,尤其是那些稿源严重不足或学科水平严重不济的学科,这种发稿制实际上保护的只是“劣”等文章的畅通无阻。更何况近些年来,各高校关于科研论文发表刊物级别认定的“土政策,”鼓励好稿外流,更逼使相当部分高校学报质量不得不严重下滑。
三是“内刊”的局限和“请托稿”(注: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罗炽先生为区别“人情稿”、“关系稿”中有优劣之分,认为完全依赖关系发表的劣质稿,为请托稿。笔者欣然接受这一认定。)的干扰太大 如前文所述,学报不同于社会期刊的一个显著特点,属于“内刊”。因为是内刊决定其必然以内稿为主。正是这种刊物性质决定了学报编辑和主编选择和编发稿件只能沿袭传统模式:一是“守株待兔”,等米下锅,即来什么稿就选什么稿,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二是不论稿件质地,认可后“排队”发表。因而有些时限性极强的文章,因按部就班而失效。三是版面组合的兼顾,一所大学哪怕是重点大学,具体到院所,其科研力量不可能平衡,如果选稿完全以质论文,那么,科研水平强的院所,必然优先占居版面。反之,则难以挤上版面。但因为是“内刊”,“资源共享”,必然要照顾科研力量薄弱的单位,结果一部分质地较差的文章也“照顾”发表。照顾实则“凑合”。于是,本来准备清退的“积”稿,也就顺时搭车。
传统的择稿模式并非一层不变。既然“内刊”以内稿为主,那么外稿作为补充也就成为必然。因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任何期刊不可能闭门造车,更何况参入社会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数,是要看刊物发表文章的社会反映率。因此,学报也不例外,必然要“拉”一些外稿。于是,在拉稿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强化了“关系”,“人情稿”或曰“请托稿”也就趁机而入。
必须说明的是,“人情稿”并非都是差稿。通过种种关系索取名家稿件,应该说也是“人情稿”。但“请托稿”则不然。所谓“请托稿”,就是质量较差但又急于发表的文稿,且只能通过内部关系发表的文稿。学报为了整体利益,对于“请托稿”不得不予以“关照”,尤其是不具名气的一般高校学报,更难脱俗。于是,传统选择稿件和竞争时代所要求严格选择稿件的程序,便被种种时髦做法搅得难成章法,致使学报稿件严重积压,到头来,“选米下锅”只能停留在一般口号上。
2
我国国内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的不断深入变革,已经使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但深刻地触及到人们的社会心态、思维模式、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而且世界范围的改革调整潮流和以信息革命为主以及以全球一体化为目标的变革,更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改革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外来文化和思潮同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潮的相互交汇和碰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激越。因而,中国一切领域的变革,只能持速,不能停顿。在这种大势之下,中国高等教育及其附作物如学报参与国际竞争,如果说此前只是隔岸观火的话,那么,从此之后则是面对面的较量。就是说,作为展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阵地——学报应在不断变革中强化自身,从而直逼国际竞争前沿。新的历史时期强势中国高校学报,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应大力树立新的意识观,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如前所言,我国高校学报地位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地位所决定的,因而,高校学报生命力和生存状况,亦随高等学校命运而沉浮。一直以来,虽然高校学报立于国家期刊之林,也参与国家期刊管理,但它却总是以“特殊身份”进入,因而养成了学报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的特殊性。
但是,国际性竞争无特殊可言。具体就高校学报而言,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整个世界编织成了一个紧密的大系统,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置于这个开放的大系统之外。“在封闭、自足和孤立的环境中不可能享受现代文明的全部赐予。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也离不开世界各国科技专家的共同努力和分工合作”[2](P211-212)。竞争首先要合作,合作则必须打破种种界线而进入,有时甚至需要挤入。然而,进入是需要实力的,这种实力,完全不需要什么“优秀”等国内头衔。因为,头衔只能说明过去,或者只能说明是一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国际合作最基本的条件和原则,就是实力。国际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任何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有用。不但这些东西没有用,有时还会起反作用。按国际惯例,有些期刊是因为发行数量大而进入世界级优秀刊物的,但有些专业期刊虽然其发行数(本身印刷数)极少,却可以其权威性在世界科技期刊中独占鳌头。具体说我国高校学报,在国内期刊评比中,不将发行量作为评比条件,这在国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它的权威性,在于其影响力。这一点应该说是我国高校学报首先要树立的观念。
进入国际竞争,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文科学报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坎”要过。长期以来,我们社科类期刊包括学报的主管者、主办者,有一个办刊原则,就是强调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抵制和批判。这一点似乎永远不过时。不错,东西方尤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论争,是应长期进行下去的,实际上,不仅我们这样认为,西方的政论家也这样认为。但在实际中,西方政论家却比我们高明,长期以来他们坚持不懈地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一切途径试图将他们的观念影响我们,而且声言要一代又一代地影响下去。然而,相形之下,我们却显得底气不足,而且坚持力不够。过去的几十年中,对西方意识我们采取的是关门抵制的办法。改革开放之后,老办法显然不行了,那么新办法呢?因而,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抵制,我们总是处于被动。更何况,新闻媒体进入网络时代,这种被动就更加强烈了。因为当今世界,封闭只能狐立,何况完全的封闭已是不可能的了。那么,面对强势,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呢?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我们对西方观念的传统守势为攻势,即不断强化自己,用自己的观念去影响西方观念呢?!那怕最初的影响力有限,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会有结果的。从这点出发,高校学报不同于国内其他理论刊物的特点是,可以一改传统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或就是利用其理论性和学术性,以全新的面貌和深刻的内涵进入世界,进而影响世界。
当然,进入容易,想要影响却难。因为进入是单方面的,而影响却是互动的,而且不可能是强制性的。因此,紧随中国社会生活类期刊进入国际市场,学术类期刊如学报可能有一个“边走边唱”的过程。然而,就是因为为了走出去而“唱”,所以,我们的学报管理者和主办者尤其是后者,更应尽快树立大开放的意识观。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家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发展进步都是不可能的”[1](P10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的学术,也应当是开放的学术。作为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主办者,就应以最敏锐的头脑,直逼前沿,以在较深层次上的较高的要求去追踪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为己任,不再用僵化的静止的封闭的观念对待每一个学科乃至每一个学派,力求比较准确地把握各学科包括传统学科的发展趋势,形成我们的优势,进而影响和征服世人。
多年实践证明,国外对于我国高校学报的关注,更多地是关注我们的人文社科学报。因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发展的大本营在中国,无疑这是中国文科学报最具活力的关键,也是中国文科学报能够进入世界的优势所在。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文科学报工作者,就应充分利用我们的阵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敞开学术窗口,在高校文科学报上及时地引进和介绍周内外新的学术思潮、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学术资料,以此开拓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气氛,扩大中国文科学报的世界影响。
其次,应突出学报的个性和特色,不断优化文章选题 中国优秀的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说得好,“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3](P108)。又说“办报必须有其特点,有了特点,销路虽少,还是有它的力量”[3](P108)。在此毫不讳言,直到目前,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各类期刊中,我们一眼便可看到学报。尽管近些年学报在封面设计上若有变化,然而在学报中却很难一眼看出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诚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以保守主义闻于天下”,而这种保守性,又尤以高校为甚,起码在目前是这样。因为,中国的高校学报,固守传统,“其目的仅注于一国,其位置僻处于海外”[4](P37)。以示清高和不同凡俗。可悲的是,至今我们的学报主办人仍然敝帚自珍,晓音瘏口,没有哪家学报敢于从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和字型字号的使用上一反传统,似乎封面一变,版式一活,字号各异,就会使自己混同于一般刊物,就会使自己地位下降,就会使自己名声扫地,就会失却学术性、理论性而无地自容了。
实际上,为了使学报成为一种高雅的读物和完美的艺术品,同时展示自家个性,一个重要做法,除了对内容进行精心校勘之外,还应十分注意使它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譬如鲁迅先生在做期刊编辑时,就“对装帧的重视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而且,不惜“自己设计封面”[5],其原则是在整体“美感的前提下,强调精美和大气”,“使人爱不释手”[6]。
如果说,精美大气只是从形式外观上区别和显赫中国高校学报不同于一般刊物的话,那么,从内容和实质上强势学报还应做好如下三点:
一是注意选题的创新 “要造成刊物的个性和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3](P108)。就是说,学术刊物,不能做“尾巴主义”,必须发表有创见性的文章,而且力求每期绝大部分文章都应有真理的火花。尤其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需要研究新问题。
创新必须联系实际,而且必须突破现实。期刊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发表的文章是否触及到人们现实关切的问题,即使对于“老学究”领域,例如训诂学、考古学、古籍整理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息息相关的领域,不但应当有人去做,而且也一定要做好。但是关于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发表,却必须见新。因为学术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重要的是为了认识世界,为了改造世界。诚如梁启超所言:“所谓思想新者正在何也?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贵其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若夫处今日万芽齐茁之世界,其各种新思想,殽列而不一家,则又当校本国之历史,察国民之原质,审今后之时势,而知以何种思想为最有利而无病,而后以全力鼓吹之。”[4](P39)创新原则如斯。
二是注意学科优势的互补 多年的高校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我国高等学校二级所有制。一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二是地方高校。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都存在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问题。实际上,虽然各学校所属类型、层次不同,基础和条件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学校都有各自的潜力和学科优势,绝不会是一个模子,也绝不会一层不变。何况,优势和劣势也是互为变化的。处理得当,劣势可变成优势;否则,优势也可变成劣势。所以高校学报办出特色的一个绝妙出路,就是极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优势,具体而论,就是应大胆打破传统的“拼盘”观念,优先发表优势学科、优势作者的高质量稿件。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更加促使优势学科、优势作者的学科研究精益求精,而且能迫使劣势学科和后发作者奋起直追,努力挖掘较优质的稿件,以形成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竞争的良好气氛。
三是注意地方色彩的发挥 实践证明,高校学报的地方特色,是高校学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前就在理论上引起学报界的重视[1]。但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高校学报的“地方性”或“地方特色”问题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
什么是地方性?地方性就是民族性。鲁迅先生在早年办刊中就明确指出:“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7](P528)。因而鲁迅先生认为,追求优质期刊前提下的稿源开发,就是要培养高水平的作者队伍,而高水平作者就是要注意发扬自己民族的特点,注意刻画和反映中国的事。“因为缺乏民族特点就显示不出一民族与另一民族的区别,就不会为本民族所接受”[5]。同理,也就不会引起别民族的注意。这一点,本人在此前有关文章中已有论述[5],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不断扩大学报影响力 何为社会化?所谓社会化,通俗地说,就是开门办刊,就是要社会承认,就是要社会效益。“一本学报出版了,社会上什么反映也没有,无声无息,无益无用,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1](P106)。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学府。高等学校办学报的根本目的,既是为了及时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成果,同时也是为了加强知识输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服务。高校学报刊发的许多研究成果,或者为社会所接收,或者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或者因为其自身特色而对读者的思想认识、知识更新或社会思潮发生影响,这些都可以变成一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精神财富,为全社会共同享用。
当然,任何理论的影响都是有限度的,何况学报的学术性限定其读者面比较窄。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否定它的社会性。正因为其学术性和理论性,决定了它拥有层次较高的读者,甚至是国家党政机关政策的咨询者和制定者。再说,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具有“无限读者”的刊物。任何刊物,都只能有一定的读者,读者都是“有限的”。不过,随着高等学校学报的逐步社会化,特别是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报的读者群将一定会逐步扩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此其一。
其二,高校学报的逐步社会化,对内应一改“等米下锅”为“选米下锅”的选用稿制度。“等米下锅”是一种被动的以作者水平决定学报水准的选稿制,这种制度下,学报只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运转,期求优质稿;对于编辑来说,只能是“守株待兔”。因此,发“陈稿”、排队发稿,就成为必然。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但学报本身成为一些人的工具,而且必然成为“人云亦云”的平庸刊物。
学报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要突破“内刊”发“内稿”的选用稿传统,面向整个学界——国内学界和国际学界,广开稿源,以实行“选米下锅”,“选优质米下锅”。而且,面向整个社会的选用稿制度,必须打破“外稿按比例”和“来稿按先后”的陈规旧律,真正做到以质论稿,而且一旦认定为好稿,就应及时优先发表。
顺此,学报社会化过程中所谓“人情稿”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是问题的问题了。质量不高的“请托稿”,一定要堵住,而质量上乘的“人情稿”,则应多多益善。问题在于,鱼目混杂,需编辑慧眼识珠。因为有时,名人之作不一定是名作,更要善于分辨拉大旗作虎皮之伪作。一句话,学报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以质论文。
其三,从整体上强势中国高校学报(这里还应包括中国所有期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应该开展期刊评论。目前,中国的期刊(包括学报,下同),唯一的评估方式是省及国家的期刊评比,这种一评定终身的做法,虽然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期刊的整体发展,但由于这种评比缺少成文的国家标准,加上种种人为因素或地区照顾,或名牌名校效应,或所谓转载(摘)率的导向,造成学者学科研究的浮燥,亦造成办刊人员的诸多误区。因此国家包括省这一级,应该尽快制定中国或地区期刊评估标准,将期刊评估评比纳入有序化、规范化。同时,应尽快创办“中国期刊评论”杂志(或报纸),或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所辖出版类刊物(或报纸)上专辟“中国期刊评论”专栏,将中国期刊评论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为中国期刊不断竞争国际名牌而造势。
[收稿日期]200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