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多元教学,深入理解_文学论文

注重多元教学,深入理解_文学论文

集中多篇教学,指向深度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篇论文,深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材的编选体现了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所选文章一般都注重文质兼美和示范性。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例子”的好坏由编选者思量,而例子究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什么,则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以文化主题为单元,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也不乏一定的弊端,因为先入为主的单元文化主题,会限定学生的阅读思维。笔者以为,改变单一的单元教学形式,探究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对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同一作者,多篇教学

      在教材编写者选择经典文本进入语文教材时,一些特定作者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鲁迅先生的作品收入最多,有6篇;杜甫的作品有5篇;李白、苏轼、郭沫若、朱自清、毛泽东的作品各有4篇;陶渊明、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的作品各有3篇;孟子、曹操、韩愈、杜牧、王勃、郑谷、范仲淹、陆游、辛弃疾、沈括、蒲松龄、茅盾、巴金、老舍、冰心、艾青、丰子恺、叶圣陶、季羡林、毕淑敏、高尔基、莎士比亚、屠格涅夫的作品各有2篇。稍加梳理会发现,上述35位作者中,有18位作者的作品也出现在九年级语文教材中。

      鲁迅先生的6篇文章分别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雪》。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学会读书”主题的单元选入了鲁迅《雪》一文,同时还有四位作家从不同角度对《雪》的解读,帮助学生阅读作品,这是教材编选的一大突破。如果我们同时能够借助鲁迅先生其他文章的阅读经验来理解本文,则不失为一种深度阅读的好方法。

      《雪》是鲁迅先生6篇选文中阅读难度较大的一篇。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抓住鲁迅究竟是喜欢南方的雪还是北方的雪,或北方的雪具有怎样的精神来教学,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其实,本文同样不乏作者散文中常见的温馨画面,“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些色彩正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显现,正如在《故乡》一文中的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一样。这些对色彩的细致描写语句是把握作者丰富内心的极好切入口。同样,无论是塑雪罗汉、雪中捕麻雀,还是钓龙虾、吃蚕豆,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总是流露出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怀念。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背景是1924年的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正如黄蓓佳所说,鲁迅先生在写作时,他的目光是否回到了童年的故乡?这样温情的鲁迅先生是不是与我们脑海中的印象不同?1925年前后,鲁迅在思想上陷入痛苦,这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上。《藤野先生》一文的最后“便使我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作者为什么说是“良心发现”?读完《雪》,你会发现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正是先生的精神,他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文章中体现出的战斗意志和北方的雪的精神是一致的。

      同一作者多篇教学的策略,较适用于初三年级,因为实现该方案需要阅读积累和较好的理解能力。花心思整合教材,用好手中的教材,是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者的文章能集中教学,但也有一些是不能放到一起的,教师要注意分辨,绝不能牵强附会。

      二、相似题材,集中研读

      课标指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王荣生先生曾说过,“一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同样的道理,相似题材的文章集中研读,也有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

      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被编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咏物抒怀”单元。该文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文中,作者通过形、色、态等方面来描写紫藤萝的外形美,“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作者还进一步描写了紫藤萝的内在美,“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美丽的花朵不需要人的欣赏和赞美,只是为自己而绽放。最重要的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感受到生命美,“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生机勃勃,可爱而美好。通过紫藤萝花,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被编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人与环境”单元。很多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局限在对悲剧的理解,也就是“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上。其实,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揭示对生命和文化的毁灭才是真正的悲剧。文章通过形、色、香表现了紫藤的外在美,“满棚满架、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人耳内,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这一点和宗璞先生的描写不谋而合。没有害人之心的内在美,更加剧了藤萝被毁的悲剧,“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不约而同,两位作者都将紫藤的美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季羡林先生笔下的紫藤具有文化美,“幽径处于北京大学燕园中……足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藤萝是明代传下来的。幽径悲剧,不仅是发生在幽径里的一个悲剧,不仅是幽径本身的悲剧,更是文化传承的悲剧。

      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类似的,文章的哲理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情感表达的深度是一致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哲理性的散文,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两篇文章在同一册教材中,把它们结合起来深入研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不同情感,对比阅读

      文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会反映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是“江山多娇”,选有《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古文,在其课后探究练习中却没有体现“江山多娇”这一文化主题,设计的题目也是对作者感受和心境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介绍作者被贬官后的心境。这心境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心情郁闷,一种是豁达开朗。学生在分析这类文章时轻车熟路,但却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作者在被贬永州之后,无以排解心中的苦闷,“闷即出游”。他的游记中带着自己的感情,借助对山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心境:“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作者的心情瞬时愉悦起来;看到小石潭的源头“不可知”,隐隐感觉到自己的人生难以预测,心情有些惆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者此时不仅是惆怅,而且是再次激起心头的凄凉,只能仓皇离去。作者的心理变化轨迹明显,无法排遣的苦闷心情如影随形。柳宗元在出游时,同游者有五人之众,但他们都没能帮助自己排解苦闷,一个人默默坐在小石潭边,心中想到更多的是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的却是自己的豁达开朗和闲适心情。作者同样带有苦闷的心情,被外物吸引,“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与柳宗元如出一辙。但之后的心理轨迹却体现了两人不同的心境。柳宗元看到的是一泓清澈的水,借助鱼影游动来表现内心瞬时的空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借助月光的皎洁来表现内心的空明澄澈。与苏轼一起赏景的是朋友张怀民,同样是一介贬官,他们心灵相通,“怀民亦未寝”,他们都是“闲人”。苏轼在被贬后的豁达,无论是从与弟弟苏辙的诗歌唱和,还是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内心表白中都可看出。

      语文教材在选文时,会选择适合不同学生阅读的文章,但不会偏离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不会不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和表达。无论作者的情感怎样,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人物对话,这应当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向。

      四、不同教材,互补教学

      在研读教材时,教师不仅要把选文放到整套版本的教材体系中,也可适当关注其他版本的选文,寻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阅读的文章,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文言散文教学,核心内容还是品味语言和感受思想。林嗣环《口技》、魏学洢《核舟记》、张岱《湖心亭看雪》(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这三篇文章都是经典美文。对于这类文章,互补起来读,更能读出其中的韵味。

      魏学洢《核舟记》一文主要是为了表现艺人的高超手艺,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来实现的。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最重要的分析对象,但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这样的舟子不简单。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是泛舟野游,三个人的情态各有不同。从两个舟子身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其中的悠闲自得。“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符号,往往寓意着崇尚自由、开朗洒脱。《湖心亭看雪》一文,通过舟子之语“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表现了张岱的忘我,但舟子的理解却是错的。这里的舟子,显然没有达到《核舟记》中舟子的境界。通过对比,学生能加深对舟子形象的理解。

      《口技》一文中,作者意在突出“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通过口技表演者栩栩如生的正面表演和客人们的侧面表现,展示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核舟记》同样围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的“奇巧”一词展开,通过核舟大小的正面描写表现雕刻艺人的手艺高超,通过对“大苏泛赤壁”雕刻的细致描绘侧面表现雕刻技艺的“奇巧”。《口技》文首和文末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相呼应,体现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古人写作时一般不使用量词,以使语言显得更加凝练。而《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使用了多个量词。仔细分析,这些量词用得十分巧妙,都是强调天地之大、人物之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不同教材互补教学适合应用在各个年级,教师要注意选择内容相关、写作方式相仿的文章一起赏读,这样既可使学生加深对选文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活用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对同一作者不同版本作品的比较阅读、对同一主题不同作者多样表达的阅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材料的整合,等。教师只有活用、巧用现有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标签:;  ;  ;  ;  ;  ;  

注重多元教学,深入理解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