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铜陵供电公司 安徽省铜陵市 244000)
摘要: 在近几年,我国的变电站运行管理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可谓是发展飞速,采用无人值班的技术也基本成熟。但是电气操作的一些关键环节,手工输入还是其主要方式,而且手工检查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操作环节,这些不成熟的技术可谓是对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非常不利。如果将变电站远程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化,以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的操作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护变电站运行和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当然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
1变电站系统设计原则与应用
在变电运行的管理自动化中,应结合变电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好总体规划与设计,将具体的实施内容落实到位。有关设计的原则与使用要求,分析如下:
1)确保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性,保持稳定的使用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应用环境;
2)确保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顺利实施,完善数据规划的录入、查询、共享及流转等,并可支持报表的实时打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构建与内部数据运行程序相适应的应用体系,实现局内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以及局外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并且为今后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预留接口;
4)显示供电需要的相关图形,通过图形信息实现可视化操作;
5)支持变电运行中工作流的自定义“流转”,构建与之相符的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6)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因此注重网络硬件、软件的安全管理,积极应用防火墙技术、权限控制工具、入侵检测技术等。
2 当前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拥有50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公司在对变电站进行管理时,仍然使用的是传统工作模式,每个变电站约15至18名工作人员进行轮流值班。但是以其相比,220kV变电站则通常是采用的集中控制管理模式。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所需的人力资源较少,而且稳定性较高。集控站除了监测产业链的整合经营模式以外,还可以集中控制变电站日常值班员的磁盘操作,检查和处理事故的调节模式。然而,现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运行人员工作繁杂
虽然使用一个集控模式,但只是对值班人员进行了实行,与单个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有根本上的区别。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出现,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实际上,工作人员的努力均用在非生产性的工作上,无法集中精力处理生产类的工作。导致变电站实行自动化管理模式以后,工作人员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2)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困难
由于现在变电站的数量增长较快,必须同步建立相当数量的集中控制中心,而且集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也将同比例增加。这将增加超高压电力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和培训费用,使精细化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预料,而且如今电网的大力扩张,与集控管理的理念背道而驰[2]。
3)紧急状态下的响应速度较慢
由于集控站基本都是相互隔离的,信息的不共享导致大量信息无法顺利流通。再加上超高压电力公司运行管理水平有限。一旦异常或意外的情况变生,就主要依赖于人工的方式传输信息,信息的传递和集成缺乏自动化,使其难以快速分析和应对紧急情况。
3构建有效的数据关联
在变电站运行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中,采用纯手工数据输入经常出现不匹配这种情况,然而如今的自动化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入和处理信息能够自动化实现;2)公共信息可以与其它应用程序共享,其中主要包括设备和相关部门的人员信息;3)能够根据图纸或文件的要求,能够尽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
4.1 生产指挥中心构建
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级管理和区域控制,提高异常事故的反应能力是必要的,应建立一个能够快速处理问题的高级指挥中心。这是生产调度和应急处置决的核心内容。对于拥有一定独立性的集控站,要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的操作。通常情况下,能独立的运行和生产信息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需实现的任务,而且一旦意外出现,生产指挥中心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协调处理。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建立集控站的通信通道,保证信息能够完美的传递。结合公司电网变展的现状和特点,生产指挥中心应该注重集控站的试点建设,并结合新技术,使生产指挥中心成立,这将进一步提高变电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而且生产指挥中心将成为负责监督和执行变电站的遥控器,对变电站的应急事故进行处理,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的力度。
4.2 专业内部结构调整
对自动化技术的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提高专业操作和管理的综合效率。具体而言可以分为5个子系统:
1)巡视
巡视就是指将变电站设备检查工作集中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严格执行设备检查作业,指导和辅助巡逻,通过配备高科技设备,如超声波检测仪,将变电站设备的检查效果大大提高。
2)操作
操作指利用专业的集中控制技术完成所有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和维护计划。这个设置还能通过远程操作完成对设备事故事件的处理,可以及时隔离故障设备。
3)工程管理
变电站的检修计划是根据作业指导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及时安排项目管理、工作许可和设备验收工作[4]。
4)基础性技术管理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是指建立和维护变电站的基本文件,提高审计和其它技术的管理力度。采用专属权限范围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基本数据具有规律性的传递,能够将综合管理平台优化。
5)技术性留守
技术性留守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完成和处理临时事故,方便后续的现场检查处理,能够将变电站的异常事故处理时间缩短。根据变电站的异常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期限。
4.3 自动化功能应用水平提升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操作对象应该扩大,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修订,提高设备的运行能力,让变电站设备能够适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包括:加快自动化网络通信设备,优化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网络传输通道进行增容和改造;优化的自动化信息资源的筛选,优先将自动化信息上传到集控站,并进行分层分类,以方便集控站操作人员作出迅速反应;提高故障录像机的遥控功能,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速度;扩大自动化遥控功能,如加强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等)控制,提高信息的传出速度。
5 结论
由上可见,在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与应用的背景下,采取集中监控与分点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支持变电所的无人值班过程,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结合电网运行的侧重点,综合考虑装备技术、运行标准等,优化调整调度方式、值班方式及操作方式等,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电网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政民,姜桂民,刘健.橡胶坝自动化补水系统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4).
[2]杨俊,陈峰.微机控制自动化混凝土搅拌站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8).
[3]陈加敏,薛士龙,张宁,曹金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系统设计[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
论文作者:宋志祥,丁磊,邵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变电站论文; 操作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设备论文; 方式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