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固定与浮动汇率体系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浮动汇率论文,有效性论文,体系论文,宏观经济政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受汇率体制与资本流动性影响。在蒙代尔和弗来明的研究中,他们将标准封闭经济中IS-LM模型中的总需求加以延伸以涵盖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反映的国际资本流动。在开放经济中,要达到完全的均衡除了需要满足产品及货币市场均衡所需的条件之外,还需要满足国际收支平衡所需的条件。假设总体国际收支与汇率e,国外经济活动水平Y*以及国内利率i为恒量,我们就可以得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图形,即BP曲线。IS、LM和BP曲线分别反映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及国际收支达到均衡时的国内利率i和国内产品的供给Y的组合。在固定汇率体制下,假若资本流动率高,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是极为有效的。反之,假若资本流动率低,则货币与财政政策皆无效;在浮动汇率体制下,若资本流动率高,货币与财政政策皆有效且财政政策更显著。反之,假若资本流动率低,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财政政策无效。目前中国人民币采用名义上的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但实质上是钉住美元。如果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体系,并为资本流动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是否能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呢?本文的目的是比较货币和财政政策在不同汇率体制下的有效性,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固定汇率体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
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不是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优先于货币当局为控制货币供给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如果货币当局无法控制货币供给,就会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在任何国际资本流动性情况下都无法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经济的开放性保证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即使在没有资本流动情况下,贸易项下的不平衡也能为跨国界的外汇储备转移提供条件。资本流动加速了外汇储备转移及货币调节的过程。
当国内货币扩张时,任何对消费的刺激都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这种贸易赤字会消耗外汇储备,从而抵消货币当局先前所采取的扩张政策所产生的效用。如果资本是可流动的,那么货币扩张的流动效应,即国内利率的下降压力,将会促使资本外流。资本项下的赤字和贸易赤字相加,就需要消耗更多的外汇储备来弥补赤字。资本流动性越高,资本项目收支对一定利率下降的反应就越大,从而导致更多的外汇储备流失,并使国内货币市场更快地恢复均衡。在固定汇率下,不论国际资本流动性如何,货币政策都无法影响名义国民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无论是扩张还是紧缩,由货币政策而导致的国际储备的变动都会对货币政策的刺激产生冲抵作用。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增量公众消费的资金来源,即增量政府支出的资金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如国内工资及价格水平不变,那么政府支出的作用就在于造成需求过剩并以此通过传统乘数途径来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在开放经济中,过剩的需求会波及国外产品,并使得国内消费通过进口向国外渗漏,从而导致经常项目收支的恶化。财政支出造成总需求增加程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来源。如果增量政府支出不得不以国内资金为来源,那么这种支出将会抬高国内利率,并降低在较高利率环境下无利可图的民间(投资性)支出。这就减弱了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如果由于资本的不可流动性使得造成财政赤字的增量政府支出必须完全依靠于国内资金来源;那么只要需求过剩依然存在,这种政府支出将会持续对国内利率造成上升的压力。这意味着只有当民间支出的减少把增量财政支出(所造成的需求过剩)完全抵消后,供需双方才能重新达到平衡。基本结果是:在资本不可流动的情况下,开放经济中固定利率下的财政政策无法改变国民收入。
在没有跨国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外部的平衡并不表示利率弹性。在图1(a)中,BP曲线是垂直的。它的位置取决于进了口完全相等时的收入水平Y[,0]。初始平衡点E[,o]与利率i[,0]有关。扩张性政府支出使得IS曲线右移动至IS[,1],并与LM[,0]相交于不均衡点D。D点的收入水平意味着贸易赤字和货币需求过剩,这会推动国内利率上升。两者(收入和利率)的调整都会使总需求减少。在没有民间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贸易赤字必须以国际储备来弥补。国际储备的流失会减少货币供给,并使得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一调整过程是沿着IS[,1]曲线向左上方进行的。只要有外部赤字造成货币紧缩,这种调整将持续进行直至经济到达E[,1]点。在新的平衡中,国民收入恢复到初始水平,即贸易(外部)平衡水平。这时,国内利率已被推升至i[,0]。正是由于这种利率上升才造成了民间开支的减少。这意味着开支的构成已经由民间开支转向了公共开支。财政政策无法影响国内产量。
在资本流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图1(b)中BP曲线是平的,只要外国投资者愿意在现行利率下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就能够实现完全消费乘数。在无限弹性情况下,境外资金供给能使得国内利率没有任何上升。这时,国内利率实际上是与国外利率相联系的。(收入的)调整涉及国际储备的逐步积累。这种积累能扩大国内货币供给,直至货币市场在Y[,1]收入水平上恢复均衡。在从E[,0]到E[,1]的调整过程中会产生贸易赤字,但这些赤字将被民间资本流入所弥补。暂时不平衡点D位于BP曲线上方表示存在外部剩余。只要货币供给的增长不足以满足在较高收入水平上的货币需求,国内利率的上升压力将会一直存在。因此,暂时性资本流入会超过贸易赤字,从而使储备增加以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的实际途径就会取决于国内经济供给(对财政政策)的反应。
图1 财政政策及国际资本流动性
如果资本的流动性介于完全无弹性和无限弹性之间,那么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大小就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强弱:资本流动性越强,增量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只要资本是流动的,财政扩张所需的部分资金就会由外国投资者提供,从而使国内消费的下降幅度减少。在开放经济中,只要资本不是完全不可流动的,财政政策就会产生效用。经济的开放对于财政政策一种为管理需求而进行的投资有效性影响的大小关键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弱强。
三、浮动汇率体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
灵活的汇率恢复了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有效性。即使没有任何距国国际储备流动,国内货币当局也能强制改变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的失衡会在民间诱发旨在恢复均衡的调整行为。由于民间交易者无法减少存量货币供给,他们的行为会使得对货币的存量需求增加至外源性存量供给的水平。简单模型中,有两种“典型”的方法可以增加货币供给:(1)由收入增加而导致的交易要求上升,以及(2)由于机会成本降低而引起的货币闲置持有增加。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用的关键在于为达到货币市场均衡而引发的两种(市场要素的)反应都会使外部收支产生赤字;收入的提高使得贸易收支恶化;而利率下降则会使资本项目收支恶化。因为,当为恢复货币市场均衡而采取的措施取得成功时,利率和收入的变化会迫使外部收支产生赤字。外部赤字所造成的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并刺激总需求,并进而巩固开放市场中的货币政策在任何资本流动性情况下的有效性。
图2是对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证。初始均衡处在相关轨迹的共同交点E[,0]。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至LM[,1]。产品及货市场在D点达到短期均衡。不论资本流动性如何,D点都位于左上象限的右下方。图中的四个象限是由两种极端情况下,即资本完全不可流动(BP[,inel])和资本完全流动(BP[,el]),BP曲线的相交而勾勒出来的。因此,D点的短期均衡必然会伴随着外部赤字和货币贬值。赤字和货币贬值会使得IS和BP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新的均衡一定会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Y[,1]>Y[,0])得到实现。因此,在浮动汇率下,无论国际资本流动性如何,货币政策对调节国民收入都是有效的。
图2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决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关键问题在于汇率变动的方向。货币升值会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货币贬值则会加强财政扩张的作用。汇率变动的方向关键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性的高低。在低资本流动性情况下,由增量政府支出而导致的国内信贷紧缩会吸引相对适量的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这时,贸易赤字大于资本项目盈余,并形成对外汇的需求过剩。这就要求汇率贬值。汇率贬值能将政府支出转化为国内产品,从而加强财政扩张的作用。在高资本流动性情况下,国内信贷紧缩会吸引大量资本流入。这时,“有计划的”资本项目盈余大于贸易赤字。这就要求汇率升值以维持外汇市场平衡,从而抵消财政扩张的作用。
图3显示了资本完全不可流动(BP[,inel])及资本完全流动(BP[,el])两种极端情况。因为汇率是浮动的,所以LM曲线固定不动。初始均衡点位于IS[,0]上的E[,0](Y[,0],i[,0])。财政扩张使IS曲线移动至IS[,1]。假设资本如BP[,el]曲线所示,是完全流动的。这时,国内产品及货币市场的暂时均衡点D位于BP[,el]曲线上方,这表示存在外部盈余。由国内利率的上升压力而造成的资本项下的巨大盈余能轻而易举地抵消由总需求增加而导致的贸易赤字。任何外汇供给过剩都会被汇率升值抵消。汇率升值使贸易收支恶化,国内总需求减少,并使得IS曲线向E[,0]方向回移。调整是沿着固定的LM曲线和向回移动的IS曲线的一系列交点(D)进行的。这一过程将持续进行,直至经济在初始均衡点E[,0]重新达到均衡。一旦调整完成,Y[,0]回归到初始水平。财政扩张的整体效用仅在于它提高了公共部门产品在国内产量中的比重,即财政政策的完全挤出。这种挤出通过汇率升值的收缩效应来实现。
图3(b)也显示了另一种极端情况,即资本完全不可流动(BP[,inel]曲线)。这时,国内产品及货币市场的暂时均衡点D位于外部平衡曲线的右下方。这表示存在外部赤字。如果没有因国内利率上升而导致的资本流入,那入外部平衡之前的情形就表现为贸易赤字。对外汇的需求过剩使得汇率贬值,并同时改善贸易收支,进而增加国内总需求。由净出口增加而产生的二级扩张性刺激会使BP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种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两条曲线相交于固定的LM曲线上以形成新的均衡E[,1]。在这种情况下,由贬值诱导性贸易收支改善而产生的二级扩张性刺激加强了财政扩张的作用。因此,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对调节国民收入是有效的。
图3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
1.固定及浮动汇率体系下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概要
资本流动性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完全不可流动
无效
无效有效
十分有效
中等
无效
有效有效
有效
完全流动无效
十分有效
十分有效
无效
四、对中国现行汇率体系下政策制定的启示
2.中国汇率体系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涵义
中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管理浮动外汇体系。实际上人民币浮动的区间是很窄的,在技术上人民币是钉住美元的。目前,中国仍然实行对资本项下交易的外汇管制。因此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可归集到固定汇率制度下低国际资本流动这一情况中。在这些前提下,就可以解释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什么会有持续的降息,为什么商业银行会放宽信贷控制以增加货币供给,以及为什么不断增加的公共开支并没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太大的帮助。
鉴于中国目前的紧缩经济,为了确定货币及财政政策两者之间哪一种政策工具较之另一种更有利于促进实现限制通货膨胀或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蒙代尔(于1962年)提出了一种简单但十分有效的架构来针对特定的经济目标分配货币及财政政策。最佳的分配方案是真实政策工具被分配于实现真实目标,而货币政策工具被分配于实现货币目标。货币政策应该比财政政策更能够促进价格的稳定;而财政政策则应该比货币政策更给够促进充分就业。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应该是扩张性的;而为了促进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则应该是紧缩性的。一国所采取的货币及财政政策的特定组合会对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定政策组合在低资本流动性情况下可能导致货币升值;相同的政策组合在高资本流动性情况下则又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因此,如何评价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中,以及现行低资本流动的固定汇率体系下,货币及财政政策的适当组合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实施的宏观政策应该能针对性地解决下述在中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
(1)政府赤字导致财政政策实施范围的有限性。中国政府没有充足的公共收入来源,从而限制了它增加公共开支以推动总需求增长的能力。中国政府只能通过增发国债来为公共开支的增长提供资金。这使得总需求没有实质性增长。再者,在当前伴以有限公共开支及低资本流动的汇率体系下,现行放宽银根及降息的货币政策无法促进经济增长及提高就业率。
(2)暂时性总供给过剩以及对某些行业的结构性供给不足。这是一个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加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结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伴以政府补贴及税收措施的财政政策来加以解决。
(3)长期资本短缺以及暂时性资本过剩。一方面中国有许多投资机会,并需要来自国内外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投资机会在短期内不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出现了暂时性资本过剩。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要在对工业及服务业的投资之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资金巨大,而且主要依赖于政府开支。而资金正是中国政府在现阶段所缺乏的。因而其他投资只能等到剩余的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因此,暂时性资本过剩和长期资本短缺在现阶段同时存在。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于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4)当前的通货紧缩需要货币政策的刺激但又害怕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趋势。以增发国债为资金来源的增量政府开支不能促进总需求的增长,也不能扭转通货紧缩的趋势。因为害怕引发通货膨胀趋势而要维持高利率。维持高利率和增加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也不会对扭转当前的通货紧缩有所帮助。维持高利率会减少对货币供给的需求。这对增加货币供给起了抵消作用。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汇率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 国民收入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总需求曲线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货币流动性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