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模式靠拢,BIM 在建筑设计管理中具有很多优势,它使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变得可视化、高效化,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建设设计管理的发展性需求。本文将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工程设计;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质量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IM 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用BIM 技术,也是当下信息时代的一大主流,良好地应用BIM 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
1 BIM 技术的概念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BIM 的英文全称,该项技术是由美国流入中国,在中国也被称作是建筑信息模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中的各项工作也逐渐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明显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CAD 革命和BIM 革命是我国建筑行业所经历的两次意义重大的技术革命,CAD 技术革命主要是针对于建筑行业的工程设计师,利用CAD 技术,工程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绘制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避免了传统的手绘图纸的现象,在提高了绘图效率的同时也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使设计图纸更加清晰。BIM 技术革命相对于CAD 技术革命而言意义更为重大,BIM 技术的进步使工程设计的图纸由二维转向了三维,使设计图纸充满了立体感,给人以更强的立体感受,同时也更方便了设计人员对于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
2设计管理总体概况
设计管理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联动配合,主要可涉及到的部门包括:项目总经理、设计中心、项目营销中心、成本控制中心、项目工程部、项目设计部等。因此在设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驻地的自然条件等,进行项目设计管理的初步规划。
其次,设计管理的主要流程中首先应确定各部门在执行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明确施工要求,熟悉设计管理各个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而开展初步设计管理、项目深化定位分析、初步设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设计方案任务书、细化设计成果、阶段化的成本预算(概预算)、设计成果交底等环节。
从设计管理的概念上分析,其是结合组织、计划、管理和协调为主的各职能的统一配合,将各个职能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其包含的基本职能进行分解,形成基于决策、领导、调控为主的相关设计管理模式。
3BIM技术的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3.1 建筑综合协同设计
工程建筑设计初期主要采用CAD图像技术应用,该项技术虽然基础功能较为全面,但技术分析主要采用二维成像,无法对建筑设计的细节进行控制,以致在工程施工后期,仍需对工程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同时,建筑设计合理性也相对较低。建筑设计的BIM技术应用主要基于三维图像成像技术,该项技术能将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运用于模型建模,使建筑模型的呈现更为立体化及细节化,同时,可根据工程设计及使用环境对相关的建筑模型设计数据进行更改,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及灵活性,所有BIM技术应用可有效协调不符合工程设计环境要求的相关工程项目,并采取结构分析、数据运算及主体结构优化等技术,为技术人员提供建筑设计技术预警,确保各个工程项目设计在施工阶段的步调一致。BIM技术不仅作为模型设计及控制模版应用于建筑设计,同时具备较高的时效性,可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执行远程控制优化,进一步提升工程建筑设计效率,保障建筑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筑效果图及动画演示设计
建筑效果图及动画演示的目的在于模拟建筑设计可靠性,保证各个工程设计细节的科学化及合理化,并针对相关的建筑设计问题做出调整。二维技术的动画渲染并不直观,相关的基础构架演示不完善,导致后续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难度加大,相关的预算项目及工程设计项目未能在二维动画技术方面得以全面呈现。而BIM技术则包括多种三维立体成像优势,使图像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过渡,结合数据分析功能可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技术的做出反馈,提示工程设计人员对部分建筑设计细节做出修正,且建筑效果图演示及制作时间较短,仅需录入建筑参数信息与采用一体化建筑模版即可实现对建筑效果演示应用,从根本上降低人力资源及时间资源成本,提高建筑设计的可靠性与经济效益,为后续阶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3.3 建筑可施工性设计
建筑可施工性设计优势是降低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错误率,从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对相关建筑设计漏洞做出弥补。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通讯系统虽较为完善,但工程师及施工人员间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工程建筑设计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BIM技术应用主要针对不同的工程作业内容,对其施工可靠性及方案设计可行性进行分析,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并为工程师及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提供良好信息交流平台,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有关建筑设计问题进行协同解决,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及使用要求,在最基础的环节上杜绝建筑设计隐患,帮助工程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方面建立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以此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建筑设计管理优势,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完善的建筑施工参考依据。
3.4 建筑施工流程设计
建筑施工流程设计并非是单一的建筑设计项目,而是囊括多方面工程管理内容,工程建筑用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设备的维护及施工细节的控制等均需要在工程施工前期阶段做好规划,从而确保后续工程施工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BIM技术拥有多套完善的建筑设计施工控制模版,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及建筑设计方案提供多个建筑施工流程设计内容,并由技术人员选择最为适宜的工程施工流程方案开展施工作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流程设计的实际效益,并提高了建筑施工流程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其符合当地政府及行业建筑管理标准,避免其出现工程施工流程繁琐及施工作业方向不统一等相关问题,使现阶段的工程施工流程设计更符合当地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
3.5 建筑模型设计
建筑设计三维图像成像技术主要用于建筑主体结构模型设计,由于现代建筑对于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及美观度要求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建筑设计方面不仅要考虑建筑的质量及使用安全问题,同时要确保建筑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及功能应用效果,因而相关的建筑设计内部构成便愈发复杂,对此BIM技术应用主要针对建筑设计的细节性优化做出调整,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如绿色节能设计、室内温度调节设计及室内生态控制设计等进行全面性设计资源整合,可将建筑设计细节精化至50毫米以下的工程构件,使工程功能性设计更为合理,为未来阶段建筑的正常及安全使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建筑设计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对解决诸多工程管理及设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工程建设发展的主要构成。BIM技术集成多种数据分析与模拟内核,且能提示工程安全、管理及质量问题,将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做集中化整合,简化繁琐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管理流程,为我国建筑设计、建筑管理应用及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诸多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毅鹏.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及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2).
[2]李鹏.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7):285.
[3]罗静.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8,(14):108-109
[4]王建红.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初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888.
论文作者:仝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设计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流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