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汪虎

关于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汪虎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是一项施工难度很强的施工技术。做好建筑工程的防水,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保障人居环境舒适、建筑物的实用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是施工中一个相当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建筑日益向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1.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必要性

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层建筑地下室处于水中,很有可能出现地下室墙体脱落、渗透等现象,对地下室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地下室不仅承载着自身的荷载,还要承受来自地上建筑物的荷载。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就会降低地下室承载能力,这不仅对地下室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对地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控制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是十分有必要的。

2.某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高层建筑,建筑层数地上为29层,地下为三层,地下室底板施工处标高为-14.40m,地下室每层面积为9122m2,采用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地质勘察后,结果表明本地雨季时地下水位要高于地下室底部,因而该工程要严控防水施工,初步将设防级别定为二级,并针对该工程现场情况研究制定了地下室防水设计及施工方案,务必控制地下室的湿渍面积。

2.2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刚柔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混凝土加JS2防水涂料的防水结构方案,在混凝土制备中加入了防水剂及水泥膨胀剂,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了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

2.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因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高度,故应先对地下水进行降水及排水措施,在挡土墙外侧设置低于垫层的排水沟,沿底板均匀设置降水井,该工程共设置了20个直径为300的降水井,使降低后的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最低高程0.5m,然后进行防水工程的开展,该工程在地下室垫层及水泥砂浆找平层所取厚度为100mm,并确保无裂缝的出现,在电梯井及桩承台井周边的砖模墙,对其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进行封抹,抹圆锐利的砖模墙等的转角,使之成弧线过渡,对于地下室的外墙面,直接涂抹JS2型防水涂料,保证防水层与外墙之间的紧密结合,

2.4防水层施工

先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随后在基层面表涂刷水泥胶,该工程所采用涂料中粉与液料的比例为2:1,在机械搅拌五分种后均匀的涂刷在基层表面,整个过程在1个小时内完成,在进行涂抹时,先用滚子打底层,随后由下至上依次完成各防水层的涂抹,在涂抹过程中应保障涂料无沉积现象及各层之间无气泡现象出现,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水保护层,整个防水层施工的流程为:清理基层表面—反复涂刷JS2型复合防水涂料—撒粗砂—检查复核—防水保护层。

2.5其余部位防水施工

对地下室底板、侧墙、承台底及后浇带也应进行防水作业施工,对底板及侧墙,应先在其表面涂刷0.4mm的水泥胶,随后反复涂刷JS2型防水涂料直至设计厚度,每次涂刷均应横竖交错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承台底及桩头的防水施工作业,应先在桩头涂抹结晶型防水涂料,再加设一条止水条,这样就可以将底板防水层密闭起来,这里结果型防水涂料所起的作用就是渗透至混凝土内部并将其内部的孔隙填塞。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及防水性。在完成JS2型复合涂料的涂刷后,应增设沥青防水卷材层,待完成防水保护层后,将砂垫层回填,这样可以避免后期清理后浇带时破坏防水层。另外,在整个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2.5.1采用的JS2型复合防水涂料不可以零度以下或在雨雪天气施工,施工环境若是过于潮湿,则会严重影响到JS2型复合防水涂料的成膜效果。

2.5.2JS2型复合防水涂料在配制之后应做到随配随用,若在配制后两个小时内仍然不用,则该涂料会失去粘结成膜的应有效果,此时应重新配制所需涂料。

3.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渗水问题的防治措施

3.1防水砼蜂窝、麻面、孔洞渗水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出现麻面、孔洞及蜂窝现象。如出现麻面、孔洞及蜂窝现象,需要根据麻面、孔洞及蜂窝的渗漏水与水压大小,找出渗漏水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堵漏及修补处理工作。可以采用集水井、促凝灰浆、氰凝灌浆等方式进行堵漏;针对麻面、蜂窝现象不严重的,可以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针对较深的孔洞、麻面,可以通过水泥砂浆捻实法进行处理;对于孔洞、蜂窝十分严重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水泥压浆等方法进行治理。

3.2防水砼施工逢及裂缝渗漏

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松散石子剔除,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对于地下室裂缝的渗漏,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3.3防水卷材空鼓或预埋件部位漏水的防治

3.3.1对防水卷材层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

3.3.2而对预埋件部位的漏水处理,应先将周边剔成环形裂缝,后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方法处理;严重的需将预埋件拆除,制成预制块,其表面抹好防水层,并剔凿出凹槽供埋设预制块用。埋设前在凹槽内先嵌入快凝砂浆,再迅速埋入预制块。待快凝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周边用胶浆堵塞,并用素浆嵌实,然后分层抹防水层补平。

3.4管道穿墙或穿地部位渗水的处理

热水管道穿透内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可剔大穿管孔眼,采用预制半圆砼套管理设法处理。即热力管道带填料可埋在半圆形砼套管内,两个半圆砼套管包住势力管道。半圆砼套管外表是粗糙的,在半圆砼套管与原砼之间再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塞处理。热力管道穿透外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需将地下水位降低至管道标高以下,用设置橡胶止水套的方法处理。

3.5埋件部位漏水。

先将周边剔成环形裂缝,后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方法处理。严重的需将预埋件拆除,制成预制块,其表面抹好防水层,并剔凿出凹槽供埋设预制块用。如果埋件密集,可用水泥压浆法灌入快凝水泥浆,待凝固后,漏水量明显下降时,再进行处理。

结束语

当前,人们对地下室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了,但利用好地下室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地下室的防水抗渗功能。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毛病,都可能导致渗漏水。因此,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相关工艺进行施工,并针对地下室出现的渗水问题采取防水防渗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地下室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刘乃华.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展望.2014.

[2]佘海波.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探讨[J].现代物业.2014.

[3]侯志华.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论文作者:汪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汪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