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儿 甘飞儿
(富阳市妇幼保健医院 ?浙江 富阳 3114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在流产后服务(PA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实施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自行设计如何避孕相关知识调查表,并评价病人入住一日病房前、后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满意度100%,降低非意愿妊娠率。结论:流产后服务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人工流产;PAC;规范化;避孕;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063-0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我国不受法律限制,我国每年约有1 300万例人工流产者[1],每年平均流产率高达29.3%[2],我院门诊小手术室每年进行 2310例人工流产手术,且逐年增长。尤其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的应用,解决了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妇女欢迎。而无痛人工流产虽可相对轻松地解决流产问题,却易导致妇女对重复流产的忽视,使半年内重复流产率增高[3]。在我国高人工流产率,特别是高重复流产率和高危流产率,已经严重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及身心健康[4]。因此,在我国全面开展流产后服务(PAC)是势在必行。而我院为了更好地和有效开展规范的PAC使流产妇女获得及时、优质的服务,对人工流产病人采用了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配备专门的护士和医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3 年12月到富阳市妇幼保健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210例,均为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流产,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23±3.11)岁;文化程度:小学35例,初中65例,高中38例,大专56例,本科及以上26例。
1.2 方法
1.2.1 PAC一日病房干预方法 规范化的PAC模式:①妇科门诊就诊,完善各项常规检查。②对无痛人工流产病人提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约定手术当天8:00办住院手术,手术日9:00由当班护士进行术前准备。为减少病人对手术疼痛,术中知晓及并发症的担心,应对病人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做好解释工作。手术当天禁食8h,禁饮4 h,或适当应用术前药:如阿托品等。准备完毕由护士陪同一起去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护士陪伴在旁,术毕再由护士一起护送回病房。③同时对病人及其伴侣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包括流产的危害、流产前后注意事项、流产后避孕药具的优缺点、如何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预防再次流产等。④手术医生与病人谈话后知情签字,落实流产后首次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IuD)或口服避孕药,并详细交待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副作用。⑤围麻醉期要做好呼吸、循环如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氧饱和度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⑥术后病人在复苏室苏醒回PAC一日病房后,由护士告知如何避免和早期发现流产并发症,再次强化人工流产术后自我护理、避孕知识及口服避孕药的服药方法。⑦提供咨询电话,并预约随访时间。⑧术后允许离院的标准是:(1)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正常,下肢感觉和肌力恢复正常;(2)呼吸,循环体征稳定 (3)坐起与走动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闭眼站立无摇晃不稳定现象。
1.2.2 医护人员的培训 PAC一日病房所有医护人员均分层次进行针对性培训,医护人员共6人,其中护士为3人,主管护师1人,主治医生2人。负责一对一咨询人员均为本科室资深护士。培训以专题讲座、录像教学及面对面咨询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PAC知识、避孕知识、避孕方法的选择、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危害、咨询护士交流沟通技巧等。
1.2.3评价内容 护士对210例人工流产者在入住PAC一日病房前、后进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对所有的病人在流产后2周、4周后以复诊或电话方式了解本次流产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避孕方法使用情况。流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了解避孕措施采用情况、非意愿妊娠及重复流产情况。
1.2.4数据处理与分析 干预前后避孕措施、避孕知识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 表1
2.2 非意愿妊娠情况
干预后1年内非意愿妊娠率占9.05%(19/210),1年内再次人工流产率为2.85%(6/210),比左焕荣[3] 研究调查的无痛人工流产组随访1年内重复流产率为31.7%;传统人工流产组重复流产率19.8%要明显下降。
3.讨论
3.1 本文资料显示,流产后服务的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使开展人群避孕知识得分显著提高。表明在一日病房规范化管理中,制定一日不同时间段的干预内容,利用面对面的授课和咨询,让病人和家属更好的掌握避孕知识,提高正确避孕观念,掌握技能,知情选择适合于他们的长效或常规避孕方法,并能坚持和正确使用。病人对流产后服务(PAC)一日病房规范化干预满意度为100%。
3.2 门诊条件局限,仅能使病人在行无痛人工流产后,在医院留院观察30min,同时对无痛人工流产病人也不能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和观察。事实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使用了异丙酚、芬太尼等麻醉镇痛药,使病人定向力及运动协调性受到影响,如术后立刻自行行走,存在跌倒摔伤的危险。受术者术后普遍有疲乏感,部分甚至嗜睡,安全意识下降,不适合过早离开医院。因此无痛人工流产术后,观察30min并不适合所有受术者,应根据受术者对手术和麻醉的反应差异、是否有人陪伴等情况,个体化确定留观时间。而开设一日病房规范化管理就弥补了这种门诊条件局限引起的不足。因专人专病房管理,对病人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仔细,确保了受术者的医疗安全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4:2838—2862.
[2] 李颖,程怡民,黄娜,等.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43—245.
[3] 左焕荣.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2012,,20(1):25.
[4] 孙广范,林 霞,等.医院内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2012,20(7) :470.
论文作者:朱萍儿,甘飞儿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7
标签:人工流产论文; 病房论文; 病人论文; 流产后论文; 护士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