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论文_张爱珠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 福建三明 3654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内科住院治疗的263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查阅患者病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率17.49%,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口腔感染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年龄,病程,住院天数,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控制血糖,加强对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口腔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77-02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加之长期血糖高,病程长,使之成为院感的易感人群。现对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院糖尿病患者263例中46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对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有263例糖尿病患者在我院内科治疗,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23例。年龄22~89岁,<65岁有155例,≥65岁有108例。住院天数2~33天,≥20天有70例,<20天有193例。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卫生部制定的标准[2]。无明确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结合病人临床症状、阳性体征、血常规、细菌学培养、肺部X线、CT检查等确诊。

1.3 研究方法

对26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原始资料整合成表格。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感染部位、住院时间、病程、侵入性操作、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26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率17.49%,发生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60.87%、胃肠道感染17.39%、泌尿道感染13.04%、口腔感染6.52%、其他2.17%。见表1。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7.49%,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8%[3]。超过10%,明显高于一般医院感染,由此显示糖尿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胃肠道、泌尿道、口腔。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与重症、昏迷、长期卧床、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住院时间长,免疫能力差等有关。糖尿病病人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心肺功能差,尤其是高龄患者气道纤毛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差,肺组织弹性减退致排痰功能下降以及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细菌的入侵和繁殖,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另外内科的侵入性操如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均能破坏呼吸道的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还有本院内科住院病种较多,以呼吸系统病人最多,隔离不到位,易发生交叉感染这也是内科糖尿病住院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胃肠道感染与高血糖状态下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及菌群失调有关。泌尿道的感染在内科主要是与留置导尿有关,在高血糖状态下病人的泌尿道组织更适宜细菌繁殖。而导尿管的插入与留置也会引起尿道黏膜充血和水肿或损伤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口腔感染也是与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导致菌群失调,禁食,口腔护理不到位等有关。医院感染不仅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而且影响患者治疗,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医疗费用增加,因此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3.1 感染部位分析

我院内科发生糖尿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肺部感染多见(下呼吸道)占60.87%,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17.39%,泌尿道感染占13.04%,口腔感染占6.52%。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学者报道相仿[4]。

3.2 危险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1)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感染率越高。调查显示大于等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108例中,感染病例达35例,远高于65岁以下者。这是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理防御免疫功能均降低,同时合并各种基础疾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5]。(2)住院时间长短与发生医院感染有关。26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大于等于20天有70例,发生医院感染占24例。因为住院时间越长,交叉感染机会越多。所以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成正比。(3)26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有进行侵入性操作的4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就占16例,内科的侵入性操作一般是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留置导尿等。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均能破坏呼吸道的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而导尿管的插入与留置也会引起尿道黏膜充血和水肿或损伤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4)由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与血糖水平高低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病程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率越高。高血糖既损害机体的免疫能力,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血糖控制不佳亦会发生医院感染。(5)糖尿病常合并感染,因此需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滥用会导致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菌株继而发生医院感染。

3.3 护理对策

3.3.1严格控制血糖以及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降糖药。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根据病人的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每日主食的分配应定时定量,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变换饮食,以保持饮食均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式,时间以及采用的运动量。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3.3.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尽量安排同病种的病人在同一病室。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手卫生依从性。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如必须实施应严格无菌技术及消毒措施,并做好管道的护理,尽量缩短留置时间。

3.3.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执行医嘱、正确配置和输入抗菌药物,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有感染的患者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6]。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和产生耐药性。

3.3.4夯实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避免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和空气新鲜。严格探视制度。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泌尿道的护理等。

糖尿病患者因病程漫长、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长期高血糖而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安全。

【参考文献】

[1]姜小鹰.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2012版.福建省护理学会,2012: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李武平,郭明华,刘冰.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第1版.西安:第四军医出版社,2008:106-109.

[4]杨杰,亓文波.1698例糖尿病患者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29-631.

[5]穆丽焕,王红韶,周景杰,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71-671.

[6]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适用指南[M].第1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81-182.

论文作者:张爱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论文_张爱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