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语文教材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_语文学习论文

推进语文教材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_语文学习论文

切实推进语文教材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把握语文新教材的几个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几个论文,维度论文,提高学生论文,切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开人教版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新编语文教材),扑面而来的是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和大语文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语文教育的整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首先,新编语文教材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丰赡学生的人支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精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美文,通过“研讨与练习”等语文活动来加强对语文中的文化内涵的整体感悟和体验。新编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方面不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按题材和内容相对集中,大体按“人生(2个单元)、自然、科学、家庭、想象”来编排单元,这就在整体构架上为加强人文教育作了新的尝试;在“研讨与练习”设计方面,每课基本上都安排有旨在整体感悟和体会,既充溢着人文教育内涵,又着眼于语文素质养成的活动或练习。以第二单元《短文两篇》课后“研讨与统习”第二题为例: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你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2.每人讲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设计在新编语文教科书中贯穿始终,它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既是语文的,又是人文的,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便成了人文修养、教养的过程。

其次,追求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合。学有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往往比学习结果更有价值。这一点受到新编语文教材的关注。在新编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中,“问题”与“答案”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问题情境、活动场景、活动方式,在活动的开展、展开和相互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作为一项活动的结果——“写作”,既是对活动的反思和总结,又是对活动的检验。

第三,建立语文学科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之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新编语文教材除了在选文和“研讨与练习”上作跨学科的引入或联络,还集中安排了“探索月球奥秘”和“追寻人类起源”两次科学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跨领域学习”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当然,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与法、哲、史结合,可与数、理、化、生、地结合,等等。仅就语言学习而言,可从法律中学习语言的严密性,可从哲学中学习语言的深邃性,可从历史中学习语言的描述性,可从数学中学习语言的逻辑性,可从物理中学习语言的精确性等。这些还有待开发和研究。

第四,努力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整合。“综合性学习”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也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而是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论辩中学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在“研讨与练习”设计上也有新的特色,单纯的“练习”已被“研讨与练习”所取代,这不仅拓展了课文的语文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为语文学习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练习”不仅偏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操作,而且一般是各自独立完成的,虽有交流、合作,也是偶尔为之或在师生之间“单线联系”。而新编语文教材把探究性学习(研)、合作性学习(讨)引进课堂。以第二单元《理想》课后“研讨与练习”为例:

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l.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2.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里涉及到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教师可相机指导,重点加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引导语文教学联系生活体验,开展语文活动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严格地说,语文实践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主要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高效地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1.联系生活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和学习的语文,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连相融,就能互补共效,获得双倍的意义。上文所举两例,均是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入,学生可以从这样的问题中享受“生活的唤醒”,接受语文的历练。再看《风筝》课后一道“研讨与练习”: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难忘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凭借课文的“触媒”,通过问题的激发,加之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儿时的生活趣事又活跃在学生心头。这样,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生活在语文学习中,课堂也能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人生的美好时光。

2.开展活动。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实现。活动不仅具有建构能力的功能,还能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熔为一炉,冶炼出综合素质的“合金”。新编语文教材把“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定位在“活动”上,这就有利于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此外,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也结合课文相应地安排了语文学习活动。如,第四单元18课《绿色蝈蝈》一课有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

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这样的学习活动能使多种思维能力培养并举,同时又能收到情感陶冶之效。

三、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新编语文教材为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开辟了多样化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编语文教材中,“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律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它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目中有人”,学生作为“你”而突显出来,至于问题倒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新编语文教材与学生构成了“我—你”或“我们”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感”和“亲历感”。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2.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新编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余地,学习内容设置了选学内容,习题提供了选做习题,在“综合性学习”里,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形式,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虽然教材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和支持,但关键还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师教学的启发、诱导下会得到深化和升华。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需要教师提供咨询和导向,以确保学生学习优势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

优秀教材必须通过优秀教学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功能,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和枢纽作用的是教师。为此,结合新编语文教材特点,提出几点教学参考建议。

1.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朗读,多美读。大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新编语文教材彻底破除了“知识排点”“训练布线”的编排方式,减化了头绪,强化了阅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更多地品味原汁的语文。

2.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课堂要有情趣,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感情。选文绝大多数都可称得上文质兼美、文情并茂。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就会有兴趣。新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体可以归纳为“导语”引“趣”。在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前都有一段话,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问题激“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些具有理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活动生“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激发、强化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3.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多动口、多动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这是教改的成功经验,也是这套教材着力体现的特色。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积极健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课堂上要采用多种形式给学生创设说话机会,师生课堂上的对话,也应少用“问答式”,多用“交谈式”“讨论式”。一方面,要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思考和想象等。

总之,教材给教师的不是缰绳,而是魔杖,教师可用它去演绎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

标签:;  

推进语文教材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_语文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