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方非均衡理论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写在西部大开发四周年之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写在论文,理论论文,西部论文,四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C0024(2003)03-016-04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从此,拉开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帷幕,揭开了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再次来到西安主持召开六省区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他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党和全国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打好基础、提高水平,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举措,是应对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确保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东西联动的整体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西部大开发要走出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路子。
(一)
西方非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古典均衡理论的神话,为西方非均衡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美国学者罗伯特、克洛尔是西方非均衡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1960年发表的《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一种动态看法》和1965年发表的《凯恩斯的对抗革命:一种理论评价》两篇论文中,着重考察了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与古典学派体系之间的分歧,对古典学派的均衡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剖析,重新解释了凯恩斯经济学,并以独到的见解开创了非均衡理论的分析,被称为“现代非均衡理论之父”。
西方非均衡理论认为,发展就是一系列连锁着的不平衡,经济发展往往采取踩跷跷板的形式前进,从一种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有限,首先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周期长、见效慢,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先向生产部门即工农业部门投资,投资少、见效快,等直接生产部门发展起来并产生出较大收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向基础设施部门,并带动其增长,这种投资政策才符合最优化的原则。西方非均衡理论还认为,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而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而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弹性和价值弹性最大的产业。
西方“发展极”理论把非均衡发展战略、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关于人力与资本流动的看法融合在一起,形成地理空间上的概念。通过“发展极”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时至今日,“发展极”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国家依据这一理论来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投资布局和工业布局,建立优势互补的经济区域。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发展极”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认为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的“回波效应”。但这种“回波效应”的作用不是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因而发达地区不仅具有“回波效应”,还可能产生“扩散效应”。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发达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减少,从而减弱经济增长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发达地区再扩大生产规模、快速增长已变得相对不经济,因而就会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有意向其它地区转移,这种扩散都带动或帮助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对不发达地区的产品、资源等需求增加,从而刺激它们的发展。其结果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减少,甚至达到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弥补了“发展极”对经济落后地区所带来的消极作用这一缺陷,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发展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某些先起步的地区已经积累起来发展的优势时,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重点投资,有限发展这些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一理论,受到了发展经济学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看,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性规律。在整个经济发展史上,还找不到一个不同的群体和地区曾经经历了相似的、平衡的、分布均匀的这样增长的特例,也找不到一个不同的群体和地区曾经经历了均匀的持续增长这样的特例。区域经济为什么会遵循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本质上就是一种非平衡态系统,由于某些地区在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方面存在着禀赋的优越条件,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起点就是不平衡的。而发展的不平衡又会促成发展速度的不平衡,由于某些地区的禀赋优势和具备了特有的发展机遇,投资的回报率比较高,容易成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流动相对密集的地方,发展速度就会比较快。这样,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就会造成彼此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反过来又会造成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始终是在这种动态的加速与减速和动态的高水平与低水平两类状态之间进行着排列组合,并由此形成了不同区域经济彼此之间在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之间的不断变化。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但它的发展之初则仅限于东海岸的繁荣,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之后,才形成了今天美国西海岸强劲的经济带,从而也把美国带入了整体的繁荣与富强之中。象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强国,都曾经遵循着非均衡的发展规律,并在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基础上,将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转化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和带领其它地区、其它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们现在所强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一是均衡和非均衡发展论需要不断创新。非均衡发展论讲究效率和重点突破,但是不重视整体协调;均衡发展论注重整体协调,但是忽略重点突破。它们都不能全面反映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进程,又具有不少合理因素,完全应该和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融合成非均衡协调发展论。
二是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是既有重点突破又有整体推进的过程。没有重点突破就没有整体发展,而没有整体发展,重点突破就难以持续。要依据整体发展要求,分阶段确定发展重点,用重点带动整体,用整体保证重点,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区域经济在“适度差别”的区间运行,致力创造更高的整体效益。
三是正确把握区域发展中的“差别度”。判断差别是否适度的基本标准是:非均衡发展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力而导致严重不稳定,均衡不能导致低效率和无动力。为此要把握两类界限,即:非均衡导致的差距不能超过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引起发达地区同落后地区的严重社会冲突和分隔,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不能低于当时经济条件下的最低社会认可标准,落后地区的发展不能严重拖住发达地区的后腿;均衡发展不能抑制优势区域发展的积极性,不能削弱优势区域的发展能力,不能不顾优势区域承受力搞命令式的“抽肥补瘦”。总之,非均衡协调发展论是一种理论思维,更是一种政策主张。西部大开发要重点把握好新时期东西互动的关系、西部地区内部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的关系,开拓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区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性问题,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布严重不足。从国土资源的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12个省市,面积为129.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5%,其中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1%;西部地区为545.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78%,其中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耕地的23%。从人口资源的分布密度看,在全国人口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且劳动力素质较高,科技实力较强;西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25%,人口稀少,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从居民城市化水平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平均36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42%左右,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平均206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城镇,与东部地区差距达56倍,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8%。
2、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30年间,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之比是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而1979-2001年的20多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8%,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比为12.8∶9.3∶8.7,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个百分点。这种增长速度差的积累,使建国后一度缩小的地区差距重新扩大,而且有加速的趋势。
3、产业结构差距明显。从全国近几年来就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由1985年的62.4%下降到1994年的54.3%,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9%和16.7%上升到22.7%和23%,其中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46.28%,西部地区高达66.32%,前者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后者高出12个百分点。
4、地区储蓄差距也在扩大。据统计,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储蓄之比为4.44∶1.97∶1,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4.44倍。
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东斜,极大地刺激了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是区位优势的不同,使工业化由沿海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三是价格扭曲,加剧了区域差异;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五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异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经济基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尤为重要。一种模式是“超特区”模式。即在选定的区域内,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开发的资源项目、新上项目和现有企业改造项目,建立经济特区,给予比当年沿海特区更优惠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内资、外资来西部投资。另一种模式是非主体模式。即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采取优惠政策扶持私营经济的发展,鼓励建立私营企业集团,以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快增长,带动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的活跃。还有一种模式是主体模式。即在西部地区,制定宽松的政策,促进西部国有企业的改革,如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公开拍卖国有小企业等等。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但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要体现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精神,都是为了尽快在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尽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西部地区早日摆脱落后面貌,跟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
(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解决两个层次上的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一是如何缩小过去在工业化初中期所拉大的东西差距,另一个是如何缩小今天东西部在知识化、生态化发展方面正在形成和拉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知识化和生态化,与西部加速实现跟进式工业化、知识化、生态化这一态势下,东西两大发展板块如何协调一致又互动共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按非均衡协调发展论,树立“三大功能互动”即东部发挥率先带动功能、中部发挥支撑联动功能、西部发挥加速跟进功能的区域发展观,抓住东西互动发展中的“两个结合点”,为西部大开发构建良好发展框架。
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重点发展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带动整体现代化,是21世纪前期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必须服从的大局。西部积极跟进加速推进现代化,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样是必须服从的大局。东部率先现代化,需要西部支持;加速推进西部现代化,更要靠东部带动。西部对东部要提供清洁能源和原材料支持、生态环境支持、市场需求支持和特色产业支持;东部对西部要发挥资本带动、知识带动、人才带动、产业带动和新市场带动等带动作用。抓住并有效体现了这种相互支持,就会实现新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东西互动离不开中部支撑联动。东部、中部与西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地理上具有自然联接性,经济上具有密切相关性,文化上具有传统的统一性。地理位置承东启西,中部是东西互动的中轴;自然生态和流域相联,中部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交通通讯一脉相承,中部是东西大流通的中枢;产业经济密切相关,中部是东西的战略伙伴。在全国现代化的总进程中,东部要率先现代化,西部要加速现代化,都要求形成坚实的中部支撑。中部凹陷,东西必然失衡;中部梗阻,东西必然割裂。只有中部坚挺畅通,东西才能良性互动。与东西部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部要实施工业高级化、知识化、生态化建设“三化并举”的发展战略,为东西互动撑起强大支点并实现自身的大发展,进而实现东中西部三路推进式现代化大格局。
(五)
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怎样实现非均衡协调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方式,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就是在两个根本转变中走新路,在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化发展中走新路,在文化继承与创新中走新路。走新路的关键,就是以非均衡协调发展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重点产业项目与基础建设的关系。
重点产业项目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具有强大带动作用,会有力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应该集中必要力量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有效益的产品和产业,培育品牌产品和名牌企业,逐步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础建设既可有力支持重点产业项目,更能够为整个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具有基础支撑作用,也必须努力搞好。应该继续加快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者不可偏废,不可顾此失彼,要尽量合理地分配资源,使两者协调推进,有序进行。
二是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知识化、生态化发展的关系。加速工业化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推进工业化,再走初级化粗放化的老路不行了,必须坚持高起点,实现工业高级化,重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也要看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高起点工业化又必须适应知识化生态化的要求并得到后者的支持。因此,就要在重点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坚决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及时启动知识化生态化发展进程,使它们互动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培养和吸引人才,激励各类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要年复一年地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认真搞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努力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三是正确处理好发挥比较优势与创造竞争优势的关系。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加快西部发展的现实选择。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注意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从长远来看,只有培育和发展具有水平分工性质的新型产业,才能够全面提升西部竞争力,实现现代化。西部地区在重点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还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创造竞争的新优势,有重点地发展新型经济,走出一条的自己特点的发展路子。
四是正确处理好培育壮大先富群体与扶贫脱贫的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壮大先富群体,使大多数人过上小康和富裕生活,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标。因此,要贯彻国家制定的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更多有条件能先富起来的人加快富起来的步伐。同时,又要高度关注贫困人口的脱贫,下力气搞好扶贫脱贫工作。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要采取得力措施,重点解决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山区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对那些居住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方的群众,应有计划地逐步实行生态移民,使西部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五是正确处理好加快增长极发展与落后地区整体跟进的关系。西部大开发是在68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区进行的,涉及3.5亿人口,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差,难度很大。西部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大开发中不可能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必须有重点地进行突破。在现有开发能力诸如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使有条件先发展的中心城市和流域、区域加快发展,成为增长极,为周边地区加快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当然,重点突破也不能单兵突进,造成西部各地区之间的过大差距,必须有力带动整体发展。
六是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西部大开发,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开发。只有把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西部大开发才能最终成功。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西部地区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奋斗中形成了自己优秀文化,要大力加以弘扬,调动其中一切积极因素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要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注意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逐步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抓紧解决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还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使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善。
西部大开发,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既要有抢抓机遇、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阶段性发展与长远目标结合进来,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件事,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就能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就能走出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