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的特殊清洗、消毒及保养方法进行整体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行腔镜手术的12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行腔镜手术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对手术室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进行特殊的清洗、消毒及保养,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及保养,对比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和医源性感染率。结果:研究组内镜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源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进行特殊有效的清洗、消毒及保养,有利于提高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质量,有效地延长内镜器械的使用寿命,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促使手术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内镜器械;辅助设备;清洗;消毒;保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327-02
器械的清洗与保养质量关乎着手术的开展和治疗效果,特别是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且造价昂贵的各类内镜[1],如若清洗、消毒质量不过关,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甚至会引发医源性感染;同时,内镜器械的保养工作也极为关键,保养到位的器械寿命将会大大延长,进而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对行腔镜手术的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给予不同的清洗、消毒及保养方式,对比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源性感染率,并进行以下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行腔镜手术的12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行腔镜手术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及保养,在进行清洗过程中先将管道中的血液、黏液及其他残留物清除干净,再将管道洗净并吹干;应用0.5%过氧乙酸溶液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水进行冲洗。
1.2.2研究组 对手术室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进行特殊清洗、消毒及保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内镜的清洗:①初洗:手术完成后将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及时放到冲洗槽内利用流动水进行全面地清洗,管腔清洗可选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对于可以拆卸的器械,需进行拆分,将器械的小部件冲洗干净后,将各个阀门打开,用毛刷刷洗钳夹部位,最后用纯水涮洗全部器械。②酶洗:将初步清洗后的器械及辅助设备放入浓度为1:100~1:150多酶液的超声机中,管腔内灌满酶液,清洗5~10min,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器械中残留血液、黏液及其他组织残留物彻底溶解、清除;发挥超声振动作用,将被溶解的血液、黏液等污垢松解、粉碎成小颗粒;同时将水阀开启用流动水冲洗器械,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吸取蒸馏水冲洗干净各管道,洗去器械表面多余的酶液及脱落的污物。③上油:将器械烘干后,在其表面均匀擦拭润滑油进行保养,与人体组织相容的水溶性润滑油最佳,确保器械表面的光泽度,使其关节部位活动自如,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捞起后甩尽表面液体,用高压气枪吹干器械表面以及管腔,用烘干箱干燥30min,将器械安装好后方可进行消毒、灭菌。(2)内镜的消毒:相关研究表明,应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法对内镜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是最为安全且灭菌效果最佳的方法;首先将腔镜器械所有关节完全浸泡在0.5%过氧乙酸溶液中30min,并在管腔内注入足够的消毒液;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一切微生物[2];根据内镜器械的内部结构来选择灭菌方案。对于耐高温的金属器械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所附带的说明书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耐高压灭菌的器械可以选用环氧乙烷气体进行灭菌,内镜器械附件要用清水及75°酒精进行擦洗,擦洗完成后要及时给予干燥处理,应用低温灭菌器进行灭菌。(3)内镜的保养:在移动内镜器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出现碰撞、强烈摩擦、受压等情况的发生;定期检查医用的各类钳子并清点数目,检查钳端是否存在闭合不严或其他质量问题,关节活动是否灵敏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为关节处上油保养,用无水酒精脱脂棉球擦拭镜面,避免镜面出现摩擦刮伤,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度;为器械的尖端或锐利处装置橡皮保护套,防止误伤医护人员;定期对器械阀门进行拆卸、清洁、上油等处理,保持阀门灵活性;手术完成后需先将器械开关关闭,断开电源,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3 评价指标
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源性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源性感染率,见表1。
3.讨论
3.1 内镜器械清洗的重要性
由于内镜器械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材料特殊[3],手术过程中常常会伴有血液、黏液及其他组织残留物附着在器械管腔内部及表面的现象发生,若清洗不彻底,不仅会影响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医源性感染。
3.2 强化硬件及软件功能
清洗工作要仔细,切不可因消毒、灭菌环节而忽视清洗的重要性。对可拆卸的医疗器械,要先将小部件拆卸后进行全面清洗,再进行烘干、消毒;对于管道细长、难以清洗的内镜可通过加酶的方式进行分解、松化,并用流动水进行冲洗;手术器械及其他接触患者的辅助用品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定期开展器械清洗保养的知识培训,更新工作人员对新器械的认识层面,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保养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内镜器械及辅助设备进行特殊有效的清洗、消毒及保养,有利于提高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质量,有效地延长内镜器械的使用寿命,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促使手术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兰.内镜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6,12(35):126.
[2]熊亚芳,刘雅琴.硬式内镜器械按照规范化流程清洗的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17,20(05):204.
[3]冯小丽.内镜消毒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6,11(17):166.
论文作者:程金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器械论文; 手术论文; 辅助设备论文; 感染率论文; 上油论文; 方法论文; 医源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3期论文;